APP下载

以创造性意象结尾而让诗美闪亮
——李强诗歌写作的艺术选择

2018-11-28邹建军屈伶萤

写作 2018年5期
关键词:山高水长长江文艺出版社诗作

邹建军 屈伶萤

李强的诗集《山高水长》①李强:《山高水长》,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里的许多诗作,都让人有所感动,有所启发,有所思考。这是一本自然、朴实、自由、开阔的诗歌作品,从2017年初开始创作的“来了”系列,诗人找到了诗歌的形式与语言,找到了自我的感觉与表达方式。特别是以鲜活的、具有创造性的意象方式结尾,成为其诗歌美学建构的核心。中国古代的文论家,特别重视文学作品的结尾艺术,大都主张为文要“卒章显其志”,杰出的作品都在结尾点题,直接地表达思想与情感。其实,这样的主张对于文学作品是不适合的,既不适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实际,也不符合优秀作品艺术表达的要求。文学不同于以建议为主的政论,也不同于报社的社论,更不同于调研报告,因为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审美的产物,表达的都是审美的情感,表现的都是审美的过程。文学作品的思想是不可说破的,文学作品的主题也是不可揭示的。所有的文学作品的艺术力量,正在于含蕴,在于暗示,在于比喻,在于象征,而绝对不是在于点题,甚至不在于所谓的“画龙点睛”。如果表达过于直接和明白,绝对不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为。李强诗作之所以受到好评,原因当然很多,但总是以意象特别是以创造性的意象结尾而让诗美闪亮,将全诗的情感、思想、主题与美学以意象的方式进行定格,产生了余音绕梁而三日不绝之效,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根本的原因。

不过同样是以意象的方式结尾,李强的诗中也存在多种多样的呈现类型,成为其诗歌艺术形态的基本样式。

第一,有的诗作是以动态的意象结尾:“再一次滚回上街/小伙伴全都傻眼了/刘铜匠的女儿刘八斤/滚着闪闪发光的大铜环/轰隆隆地开过来了。”②李强:《惊喜来了》,《山高水长》,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第12页。“刘八斤”名字的由来,多半是出生的时候有八斤之重;一个女孩能有如此之重,可见其来历并不一般;她居然与一般的小男孩不同,而一个人在街上滚大铜环,可见更不一般。一个小女子滚动闪闪发光的大铜环,轰隆隆地开过来,这个意象让人惊异,并且让我们读了以后,永远也不可能忘掉。这是一个复合型的动态意象,家庭出身、自我出生、小伙伴们的眼光、上街等种种意思,复合到一个意象里来了,所以很有意味。“一朵一朵小小的浪花/闪着萤火虫的微光/舞动着柳棣的翅膀。”①李强:《浪花来了》,《山高水长》,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第93页。这里的“浪花”意象与“萤火虫”“柳树”意象联系起来之后,其意义就完全不一样,能够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闪着微光的海浪舞动翅膀,这个意象是诗人综合了湖边的浪花、湖边的柳树、湖上的萤火虫和湖上的阳光或月光等因素而创造出来的,所以并不是那么简单;以动态的方式呈现出来,引起读者的特别关注。“不管我活着/还是我死去/我都是一只牛虻/快乐地飞来飞去。”②李强:《寒春来了》,《山高水长》,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第102页。“牛虻”意象当然只是一种比喻,然而诗人本有的好动、好思、敏锐、灵动的天性,却通过这个意象表现得强大而有力。诗人的生命力、情绪化、创造性,在这一只快乐地飞来飞去的“牛虻”身上,得到了全方位的表现。意象本身是多种多样的,然而所有的意象都是诗人创造出来的,世界上并不存在现成的意象,因为如果没有诗人的意,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不会变成意象,进入文学作品里的意象都是通过诗人而创造出来的。这里的种种动态意象同样是如此,诗人之所以创造出动态的意象,与他的好动多思的性格有关,也与他独到的诗人眼光存在直接关系。如果诗人发现不了动态的东西,如声音、动作、速度、移动、变化等,动态的意象就不会产生。

第二,有的诗作是以静态的意象而结尾的。然而,无论是动态的意象还是静态的意象,都是诗人自灵感出发而创造出来的,在艺术效果上几乎是一样的。“这是大山深处的灵异事件/孩子后来肯定地说/这是真的/那一天稻穗小心唱起了歌/唱着唱着/还浮现出金色的光芒。”③李强:《稻穗小声唱起了歌》,《山高水长》,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第38~39页。虽然有唱歌的动作,并且有“浮现”这样的词语,然而我个人认为还是以静态为主,并且是以“金色的光芒”为精神指向的。这里的意象是有关精神的,并不是有关物质的。“德里克·沃尔科特先生/也复活了/他在绿色的夜里/重返熟悉的人间/捧着圣卢西亚的海葡萄。”④李强:《春天来了》,《山高水长》,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第51页。这位沃尔科特先生显然已经过世,然而在诗人看来他却醒来了,并在月色如水的夜晩,坚守着自己的信仰。“捧着圣卢西亚的海葡萄”也许只是诗人的一种感觉,或者是诗人的一种想象,就像是一幅油画,也如一幅静态的写生,然而,以这样的意象结尾,似乎也是很有深意的。“六月呀!六月/离大海那么远/离雪山那么近。”⑤李强:《六月来了》,《山高水长》,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第57页这是诗人对于六月武汉的印象,因为梅雨季节,空气沉闷,所以说离大海那么远;六月的天气,天上万里皆云,在诗人看来就如同山上的雪,所以说离雪山那么近。当然,这里的六月意象是复杂的,没有大海的波涛,却有着雪山一样的云彩,显然有着深厚的感觉于其间。虽然是静态的,却是复杂而丰厚的意象,所以还是给人一种相当深远的印象。世界上诸多形象是静态的,从大的方面来说,一座山、一棵树、一条大道、一座城、一片小区、一个水塘,我们很难看出它们的动态,如果水塘里的水没有流动,如果大道上的车辆没有奔跑;所以,诗中的静态意象的出现也是有所本的。诗人以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进行观察,同样可以以静态的方式进入诗作,同样富有表现力与感染力。诗人用在结尾处,同样可以让他发现与创造的诗美闪亮,并给读者带来灼伤,带来惊喜!

第三,有的诗以色彩感很强的意象结尾。“陈早香住在官庄/她有点水灵灵/有点胖乎乎/刚上小学四年级/脸上就有了桃花的颜色。”①李强:《炊烟四起》,《山高水长》,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第42~43页。“陈早香”是诗人小时候所喜欢的女孩子们的综合体,然而每一首诗中的“陈早香”都并不一样,这里的“陈早香”是安静的,却是色彩丰富的,刚上小学四年级,也就是只有十来岁的时候,诗人的眼光真是独到,一个活脱脱的美少女,就这样来到了我们的面前。以这样的色彩意象结尾,自然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脸上就有了桃花的颜色。”“桃花”是中国古代传统诗词中的原型意象,总是给人以青春与活力,给人以深厚与梦幻。“一棵树倒了/一幕剧完了/化成了一阵灰/一块煤/一枚钻石/一枚无言/不朽的钻石/在无数代人的梦中来去/停留 熠熠生辉。”②李强:《一棵树倒了》,《山高水长》,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第64页。“一棵树”成了一个复合化的意象,成了“一阵灰”“一块煤”“一枚钻石”,并且是在无数代人梦中来去并停留的“一枚钻石”,它总是那样“熠熠生辉”,表现了诗人对于一棵树的原始感觉,以及他所认识的生命永恒与生命转化过程,一棵树虽然就此倒下了,然而其价值却是永远的。这里的色彩虽然并不明显,然而其光芒与陈早香的“桃花”没有什么区别。“何时何地,何情何景/最后旅途丢下所有/一粒流萤微弱闪过/丢下蔚蓝色星球。”③李强:《每次旅行都丢东西》,《山高水长》,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第72~73页。“丢下蔚蓝色星球”这个意象相当特别,“流萤”是如此之小,而“星球”是如此之大,在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不论流萤还是星球,在读者看来都是色彩鲜明的,内涵是深厚的,情意是深重的,只不过我们不易觉察而已。与此相似的,还有这首诗的结尾:“你害怕,还是不害怕/46亿年了/地球游走在黑洞、白洞、虫洞嘴边/就像磷虾游走在抹香鲸嘴边。”④李强:《引力波引发脑瘫》,《山高水长》,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第173页。引力波自然是存在的,然而它是不是可以引发脑瘫,多半只是诗人的一种想象。诗人以从前诗作里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意象,来表现地球与宇宙之间的关系,一只磷虾游走在抹香鲸嘴边,不仅是贴切的,同时也是相当大胆的,具有高度的创造性。世上万物皆有色彩,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环境,当然就会有不同的色彩,然而并不是每一位诗人都有眼光去发现,也并不是每一位诗人都有这样的幸运。李强虽然不是画家,然而他对于色彩是敏感的,创造出了许多色彩斑斓的意象,并且在诗的结尾处进行呈现,让本有的诗美不断闪亮,给我们以十分强烈的印象,并引起我们的想象,从而获得更加丰富的诗美享受。

第四,有的诗作是以声音意象结尾的。“有的小动物胆怯/躲开一箭之地/海鸥低飞又疾走/无数杨坤高高低低地唱/无所谓,我无所谓。”⑤李强:《车过邦德湾》,《山高水长》,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第74页。诗人在这里写了三种动物:一种是胆小的小动物,一种是低飞的海鸥,一种是杨坤们的低唱。诗人见到了这三种动物,前面两种都是写实,而第三种“无所谓,我无所谓”的声音,显然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诗人的一种理解。如此形象而有趣的结尾,让我们不禁想起某类人的生命,而这样很有个性的歌唱,其实就是诗人自己的心声,简直是传神极了。“不吭气了吧/再淬淬火/扑哧一声/白烟腾空而起/你灵魂肉体就此分离。”⑥李强:《打铁》,《山高水长》,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第126页。打铁的最后一个环节,把打过的铁放在水里,腾起的烟雾似乎是铁的灵魂,打过的铁本身似乎只是肉体,其实这只是诗人的一种感觉,然而却是一种重要的发现,很符合中国古代关于人有灵魂的传说,诗人把它给写活了,这样的意象在中国新诗中似乎是没有出现过的。这样的意象放在结尾,让我们惊喜,同时也让我们想象,而进入一种精神,步入一种境界。“李不白听懂了/酒也醒了/躲在暗处/嚎啕大哭起来。”⑦李强:《诗人来了》,《山高水长》,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第145页。李白是唐代伟大的诗人,而“李不白”可能是一位诗人身边的诗人,他写不出好诗就只好喝醉,并且总是大哭不止,这里的声音的意象,带有一种温和的嘲笑。哪里来的一个“李不白”,也许只是诗人的一种想象而已,“李不白”这个名字本身就体现了诗人的一种少有的幽默,只是他没有说破而已。“沙子温情爱抚穷途末路的驼鸟/沙子不说话/鸵鸟不说话/鸵鸟在心里不停地喊着妈妈。”①李强:《鸵鸟》,《山高水长》,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第162页。诗人对于驼鸟的感觉,自然只是诗人的想象,却是相当独特而深刻。“沙子”不说话,“驼鸟”也不说话,“沙子”温情地爱抚,让它感到了“妈妈”的存在,所以它才在心里“不停地喊着妈妈”。这是多么温暖的意象,是一种人性与人格的表现。诗人以声音意象放在诗尾,当然是有深意的,人间的冷暖如此,世上的亲情如此,而那些心硬如铁的所谓知识分子,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呢?

动态的意象、静态的意象、色彩的意象、声音的意象,李强总是有他的选择与创造。什么时候以一种什么样的意象结尾,也是根据诗人的感觉,根据诗歌表现对象的需要。总体而言,李强的诗是一种高度自由的、随意赋形的诗,多半如行云流水,行于其所当行,止于其所当止,与宋代的大诗人苏轼的艺术观念具有相通性,与苏诗中存在的情况也具有一些相似性。李强正是在这样一种高度自由的诗中,创造出了一个独立的、新颖的世界,如果我们进入其间,就会发现它们奇妙无比,魅力无穷。意象是中国古代诗歌特有的表现方式,在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中处于最为突出的地位。由此看来,诗人对于中国古诗的艺术形态是相当了解的,因此,他有不少的诗作呈现的是一种总体意象,有不少的诗作是从意象出发而结构全诗,有一些诗作则总是以一种或几种意象的呈现而存在,特别是以多种多样形态的意象结束全诗,正是他在诗歌艺术上的一种全新创造。

并不是李强所有诗作的结尾,都是以如此突出的意象方式而呈现的。在他的诗作中,也有很平常的结尾,少有意象的创造与哲学的思考。“小李的姐姐/小周的姐姐/是特别要好的一对知青”。②李强:《富水来了》,《山高水长》,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第8页。似乎还没有写完就结束了,这样的诗作是残缺的、不完整的。“你读过大地上的《史记》吗/你见过樊建川吗。”③李强:《建川来了》,《山高水长》,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第105页。这样的诗句是可有可无的,因为它没有力量,诗人的“意”在前面已经表现得差不多了,这样的结尾并没有突出的意象。“如何在内心对自己说/一遍遍地/对自己说/看呐看呐/这就是延安/这就是延安。”④李强:《延安来了》,《山高水长》,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第111页。这样的结尾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显然不是太真实,也没有诗美的闪光。诗美总是与意象相关联的,大诗人李白的诗中几乎全是意象,苏轼的诗中基本上也是这样,所以总是存在着丰富的诗美、阔大的空间,让我们目不暇接。其实,意象的呈现正是诗美发现的表征,如果一首诗中没有意象,就表明诗人没有什么诗美发现。如果诗人有了大量的诗美发现,就必须以丰富多彩的意象进行表现,并且意象多半是象征性的。而如果诗中的意象都进入了象征的层次,那绝对不是一般的诗作。重要的意象放在何处,体现了诗人的艺术构思与艺术选择。具有创造性的意象,放在开头、中间或结尾都是可以的,然而,其艺术效果是不一样的。放在结尾,可以起到一种含蕴诗情、闪亮诗美、绾结诗思的作用,其产生的意义与生发的价值往往是巨大的。也就是说,李强的诗作有的是成功的,而有的不是那么成功的,虽然从总体而言思想艺术质量都相当高,然而也有一般化的作品,从其结尾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并不是说所有的好诗都要以意象结尾,然而只要是以创造性的意象结尾的诗作,就会有较大的含蕴量和阔大的空间,给我们留下的东西就会更多,思考的时间也就会更长久。

如果我们从理论上进行审视,李强诗集中的大部分诗作,总是以突出的、具有创造性的意象结尾,并不是一件小事,因为它给我们的自由诗写作提供了重要借鉴。现代的自由诗写作,在格律失去了之后,如果再不讲究意象,就会失去一些根本性的东西,有可能让我们的诗作无从立足,会让读者觉得似乎什么都可以是诗。诗美发现是指诗人在本质上的一种人生发现,是诗人在情感上、感觉上、思想上的种种新的发现,并且其表现形态和存在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我们的诗人没有自己的发现,那就不会有诗美的存在与表达。如果诗人选取的艺术方式比较得当,诗美就会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如果诗人没有自己的诗美发现,那就是无病呻吟,写出来的东西就不会有任何价值。意象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精华所在,李强的诗歌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他的许多诗作里不仅有大量的意象,并且总是把这些意象放在诗的结尾处,把所有的发现都展现出来,形成一种强大的诗美力量,给读者以巨大的心灵撞击。动态的、静态的、声音的、色彩的意象,就这样成为了我们了解李强诗作的一条通道,并且是一条五光十色的重要通道。

猜你喜欢

山高水长长江文艺出版社诗作
梁潮诗作《水里边》·源清书法
名家
山高水长
山高水长的跋涉
去学校上课的小馋鱼
상경란과 서영수합의 시작(诗作)비교 연구
我来了,再见
《我的孤独,只剩爱你》
远和近
天资聪颖,幼年诗作得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