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鹧鸪天·送人》情感态度的另一种可能
2018-11-28杨祖望
杨祖望
不少古代文学作品都有多个版本共同流行于世,各个版本间的差异,一般能在理解上殊途同归,并不造成太大出入;但辛弃疾《鹧鸪天·送人》这首词,它不同的版本间虽仅有一字之差,却造成了对作品原意、思想感情的不同理解。
先来看当今通行版,即《全宋词》中的《送人》: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而另一版本,来源于《四印斋所刻词》中的《送人》,则将下片“只应离合是悲欢”一句的前两字写作“只今”,于是,本词的理解在此产生了一定的分歧。
对于通行版的词作,一般的阐释是:从“阳关”曲、“努力加餐饭”的典故起笔,点明送别,随之描写周遭景物,衬出悲情;过片宕开一笔,追思古今,反问“难道只有离情才堪悲欢?”,从而揭示出,江头风浪还不算“风波恶”,人世之艰难更甚于此。
我们的探究重点,自然是在下片“只应”一句上。陈祥耀先生说:“这里的‘离合’和‘悲欢’是偏义复词。”,“离合是悲欢”表示由离别生出的悲情。因此,很自然地,“只应”二字表示一种反问的意味,他接着说:“下阕抒情本应该是以“别恨”为主调的,但是作者笔锋拗转,说今古恨事有几千般,岂只离别一事才是堪悲的?”言下之意,过片三句宕开一笔,从上片的感情中分离出来,词人想表明这种“离愁别恨”是不应该、不值得的,因为古往今来的“恨”实在还有许多。而邓广铭先生更是把这一问句,解释为意有所指的反讽,他说:“南宋的一般“骚人墨客”,只把一些离愁别恨作为抒写的主题。”辛弃疾看不惯这样的儿女情长,便“对于这等反常现象,也在歌词(按:即《送人》)中加以指摘和质问”了。
结合二家理解,我们可以明确,通行说法认为:辛弃疾先在上片抒发离恨,又在下片反说离恨是世俗“骚人墨客”的感情,是应该“指摘和质问”的;古往今来“几千般”恨事,以及将要面对的人世多种艰难,才堪让人多加思量。
虽然近年出版的辛弃疾诗词集中,在“只应”句末尾用了句号,但其编者阐释仍抱持“岂止离愁别恨”、“难道只有离合悲欢……”的观点,与上述反问、反讽意味是吻合的。
然而,我们不禁会有疑问:上片由“泪未干”所描绘的送别情感,是如此真挚浓烈;到了下片,却把这种情感撇开、抛弃了,这似乎有一点不合情理。虽然我们知道,辛弃疾的作品常在中间宕开一笔、别开生面,但在一首赠与友人的送别诗里,对“别情”的主题进行某种程度的贬低,未免显得怪异。
这样说来,是否还有另一种更合人情的解释呢?
近代俞陛云先生所读到的就是“只今”二字的版本,他所摘录的本词下片为:今古恨,几千般。只今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对此,俞氏在将“江树则尽随水远,好山则半被云埋”的景色概括后,即说:“人生欲望,安有满足之时”言下之意,即三句所谓的古往今来“人生欲望”,自然包含了“离愁别恨”的情绪,这些“欲望”都是难以得到满足的。因此,俞氏并不认为过片三句是宕开——这三句中的情感态度,仍继承了上片的“别情”,不但没有和上片分离,反而是以此为基础进一步作出了追思古今式的感叹。
的确,我们能够体会到,“只应”变作“只今”后,整句更接近于陈述意味,仿佛是辛弃疾一方面既感慨“今古恨”之多,另一方面也承认自己心中“只是今日因离别而动了悲情”,这样,便使得过片三句的情感和上片切合;紧接着,俞氏阐释末二句说:“况世途艰险,过于太行、孟门,江间波浪,未极其险也。”,这样,过片和末二句也得以连贯。
那么,这二者哪一种更合乎本词原意呢?
比较之下,四印斋版本的“只今”句,及由此生发的理解,和通行版相比,在情理上更近于古人临别赠友的态度,虽然缺少别开生面的表达,可能会在艺术性、思想性上稍弱一些。我们倘若设身处地为辛弃疾考虑,他在送别友人的时候,显然会更倾向于写出自己真挚热切的感情态度,因此可以认为这一版本比通行版更接近于原意。
不过,话说回来,我们并不是要以一种版本去否定另一种,毕竟,两个版本都有可靠的流传渊源,也都能在词作解释上自圆其说,我们就应该将之都视为合理的;而鉴于通行版的流传较广泛、阐释较全面,我们不妨将四印斋版的《送人》词,以及有其内容所产生的理解,作为另一种可能。
综上所述,本文将《送人》词的两种版本,以及各家由此生发出的不同理解进行了对比,并认定“只今”一句的理解,对于词作情感态度有独特的参考价值。至于两说是否还有更多可比较之处,其流传的过程又是否能提供更多的线索?这些,都要待更进一步的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