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多元对话,启迪学生思维

2018-11-28江苏省响水县运河中心小学刘红梅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32期
关键词:师恩想象文本

江苏省响水县运河中心小学 刘红梅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将语文教学延伸到学生的思维领域,引领学生想象、判断、推理、综合等思维过程,从而获得语言能力的提升。思维具有广阔性,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能突破思维的局限性,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引发学习的积极性;思维具有深刻性,能透过表面现象,深入思考问题,寻找突破口,发现本质规律;思维具有灵敏性,学生能用多种方法思考,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思维具有独创性,学生敢于标新立异,能提出不同的见解,寻求多样的解决方法;思维具有批判性,让学生不盲从、不轻信,要学会反思,敢于挑战权威,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一、开展多元对话,发展抽象思维

1.与文本对话,发展思维品质

文字是连接读者与作者的桥梁,教师要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让他们去理解作品、感悟人生。阅读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是“情”与“思”的融合,学生沉浸在文本中,以对话开发大脑,实现情智的共振。学生在阅读时要“披情入文”,要走进作者的心灵,体会作品的内涵,要在理性的参与下,才能真正体会作品中的情感。教师要带领学生整体感知文本,通过分析、综合再造理性的形象。如在《司马光》一课教学中,教者引领学生从“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中,感受他的沉着、冷静与机智,想想:自己想对司马光说些什么?喜欢司马光吗?并用一句话夸夸司马光。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文本的思路,学习作者的布局谋篇,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学生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将枯燥的语言转化为生动的画面。教师要以图片、情节等引人遐想,让学生能从图片上的景物联想到其他关联的事物,体会文本的精妙之处。

2.与他人对话,发展语言

教师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开启学生的思维。教师要思考课堂教学上有哪些问题,用什么方式提出来,何时提出?教师要关注学情,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可以通过有梯度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当学生的思维缺乏深度时,教师要借助于追问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从而促进学生的深入理解。思维从问题开始,学生在阅读中有所发现,有所关注,有所提升。学生在讨论中各抒己见,在多维表达中拓展思路,提升交际能力。教师的提问要有价值,能引发学生的热烈讨论,让学生置身于争辩中,他们情绪会变得高涨,思维会变得活跃。

教师要引导学生与教师、作者、教材进行对话,进行有价值的探讨,使学生对研读更有兴趣,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如在《师恩难忘》一课教学中,教者提出问题:“师恩”是什么意思?学生融入自己的理解,学生表达自己对师恩的不同理解:“师恩是指老师的恩情”“师恩是老师对我的关心和爱护”“师恩是老师对我的教育”。教者让学生阅读第一至九自然段,让他们说说:爱编故事对“我”有什么影响?学生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说田老师的故事让“我”开窍,丰富了“我”的想象;有的说田老师的故事培育了“我”文学的幼芽,让“我”想成为一名作家;从他的故事中,“我”明白了怎样学习语文。学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与文本内容进行对话,让学生的情感与文本进行交融、碰撞。学生有了质疑,才能深入理解文本,让学生去探究、创新,借问题开展对话。教师要鼓励学生敢问,让他们在“问”中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思维只有在碰撞中才能得到激活,思维在对话中得到互补。教师要善于抓住有争议、有矛盾之处,引导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针锋相对的争辩,让他们的思维得到分享、情感得到交流、心灵得到感应、思维得到共振。课堂中有诸多“节外生枝”,在教学中会有诸多意外之处,教师要提高捕捉信息的能力,要抓住学生互动交流的火花,让意外的信息变成宝贵的资源。课堂的知识不是源于文本,只有深入思考,将文本内容内化为自己的内容,才能使思维得到激活,从而形成富有活力的“学堂”,让学生迈向成功的道路。

二、创设教学情境,发展形象思维

想象是学生感知教材、联系过去经验对文本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教师要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诱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的情感得以激活,体会其无穷的魅力。教师要关注文本的空白点,引导学生以想象去填补,促进对文本的深刻领悟。教师要运用音响、图片、音乐等媒体手段,让学生得到充分的感知,融入文本的意境之中。教师要让学生深入文本,与故事中的人物对话,让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多处抓“点”,发展创新思维

1.抓住“隐点”,拓展阅读

课文中常有一些省略的内容,教师要抓住这些“画外音”,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造性地阅读。教师要针对“留白”之处进行补充,或由前因推测后果,激发学生的想象意识,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2.抓住“精点”,品味阅读

语文教材中有诸多文质兼美的内容,教者要带领学生去欣赏文本,体会这些佳词妙句,学生要通过变序、添加、删除、替换等方法进行创造性思考,感受文本的情感。

3.抓住“异点”,发散阅读

教师要针对文本的点睛之笔进行重点训练,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向外拓展延伸,促进对文本的感悟。学生通过类比、换位、假设、推测、怀疑、逆思等方法,拓展自己的思路,激发阅读的兴趣。

4.抓住“论点”,辩证阅读

文本中有诸多引人入胜的情节,有感人的人物形象,教师要利用学生思维的“论点”引发学生辩论,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提升他们的思辨能力。教师要拓展学生的思路,促进他们从不同方位进行思考,探讨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

5.抓住“终点”,探究阅读

教材中的一些内容,或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或因时代变异,会令学生产生怀疑、困惑,教师要利用这些“疑点”创设情境,组织学生研读文本,探讨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与文本、他人、自我进行对话,激活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让他们的情感得到交流、思维得到碰撞。

猜你喜欢

师恩想象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快乐的想象
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师恩
共叙友情 重温师恩2018“释德扬法师”首届海内外弟子联谊会隆重举行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