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课堂发言的现状与分析

2018-11-28江苏省高邮市三垛镇司徒小学李小霞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16期
关键词:老师课堂孩子

江苏省高邮市三垛镇司徒小学 李小霞

一、小学生课堂发言的现状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尴尬的现象:低年级的课堂中学生发言很是积极,有的甚至离开座位,把手举到老师面前,想引起老师的注意;随着年级的增长,到了中高年级,课堂上死气沉沉,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大多数学生埋头不语,他们有的看书,有的拿笔,不敢与老师的目光对视。长此以往,不发言的学生容易被忽视,成绩越来越差,缺乏自信,就越来越不想发言,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而那些爱发言的学生平时交流的机会多,成绩自然就越来越好,自信心就有了,就越来越敢发言,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这种现象在农村学校尤为突出。

二、课堂发言的重要意义

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积极、认真的心态。一个孩子如果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至少说明两点:一是他在认真听老师讲课,二是他在积极思考问题。那么积极发言有哪些重要意义呢?笔者认为,首先是学生学会了用语言表达了自己的理解,其次能增强孩子的记忆力,再者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除此之外,积极发言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也是有好处的。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什么叫“全面”?我认为,所有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这才能叫“全面”。那么,那些不爱发言的学生是不是天生就这样呢?经过调查了解,笔者归纳总结了学生上课不爱发言的几个原因,并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策略,通过大胆实践,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三、学生不爱发言的原因

1.主观原因

(1)学生性格、心理等原因。一方面,部分学生性格内向,在众人面前羞于表现自己,另一方面,如果发言错误,生怕被其他同学嘲笑,老师批评,与其那样,不如闭口不说。

(2)学生知识储备、认知水平不足。很多学生也想积极踊跃地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但由于自身原因,或不能流畅地组织语言,或说起话来结结巴巴,有的甚至根本对问题无从下手,导致不爱发言。

2.客观原因

(1)从教师方面来说,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只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只要会书面答题就行,却忽视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课堂上,老师高高在上,学生只是扮演了一个个忠实的听众,老师讲得多,学生问得少,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2)从家长方面来说,现在很多家庭尤其是农村的孩子,家长与其沟通少,再加上教育孩子的方法简单粗暴,容易造成孩子性格上的孤僻、不合群。

农村孩子平时的兴趣爱好单一,可能看电视成了他们最大的乐趣,缺乏读书看报等良好的习惯,再加上缺少相应的家庭氛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他们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四、实践与对策尝试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平常一副“师者高高在上”的样子,怎么能与孩子打成一片呢? 孩子心中的想法怎么能跟你倾吐呢?平常与孩子的交往中,要把他们当作自己的朋友,尊重他们,关心他们。课堂上允许他们回答错误,允许他们发表不一样的看法,营造一种轻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2.发展和谐的同学关系

班上有这样一些学生,平时课间嘴巴说个不停,可一到上课发言,头恨不得钻到桌洞里去。经过细致了解,原来这些学生自尊心强,以前有过回答问题错误的经历,其他同学在下面窃窃私语,有的捂嘴嘲笑,所以他们感到在老师、同学面前失了面子,至此不再回答问题。基于这样一种情况,笔者除了在教学中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外,还不失时机地教育那些嘲笑别人的孩子,让他们懂得怎样做才是对别人的尊重,帮助那些有心理阴影的孩子克服障碍,消除紧张、畏惧心理。慢慢地,班级中的孩子们变得团结了,课堂上没有了嘲讽,多了很多自信、响亮的回答。

3.巧用激励的评价方式

对于那些成绩出色的学生,老师们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对于那些回答错误的孩子,不负责任地表扬当然不行,但也不能无情地否定,特别是教了多次还是不会的情况下,老师的耐性就没有了,什么“笨蛋,教了这么多遍还不会”“又错了”等措辞随之而来。当学生听到这样的评价,以后他还有胆量、有信心举手发言吗?我们可以从其他角度予以肯定,委婉而亲切地指出他们的不足,这样才能调动其积极性,比如:“你的想法很好,我们再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虽然你的回答有问题,但老师欣赏你的勇气和胆量。”

4.榜样示范,激发发言欲望

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培养了一些得力助手,比如发言声音响亮的学生、发言正确率高的学生、朗读好的学生。经常表扬他们,再加上语文课上,让这些“小老师们”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或示范读书,或领读生字,一个个“小老师们”就是学生身边实实在在的榜样。台上自信的目光,台下羡慕的表情,一个争优赶先的良性竞争就形成了。

5.在活动中丰富发言内容

教师要善于搭建多种平台,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可以布置学生看电视、听广播、参加社会实践等任务,此举目的在于丰富学生说话的源头,最后落实到一项项训练当中,比如想象说话、课本剧表演、讲故事、课文空白补充等。

综上所述,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踊跃发言,除了与其性格、年龄、心理状况有关外,教师的“导”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要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从自身做起,不断总结教学经验,课堂上学生讨论气氛热烈、发言踊跃一定会成为现实。

总之,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要不断总结,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因为课堂发言除了有助于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外,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得到提高,而这正是为人师者最希望看到的。

猜你喜欢

老师课堂孩子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嘻游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老师,节日快乐!
孩子的画
老师的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