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古诗词审美阅读中培植传统文化之“根”

2018-11-28徐红梅

名师在线 2018年16期
关键词:渔翁意象古诗词

徐红梅

(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新联小学,江苏南通 226363)

引 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语文教学要带领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古诗词的教学,应在把脉意象建构中回归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追求,交融携带着传统文化印记的思想情愫、审美体验、奇思妙想和义理情趣等[1]。在致力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中,将一种耐人寻味又源远流长的文化意蕴植入每个学生的心田,进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一、多样朗读,悦耳悦目意味生

现代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指出:“情感最直接的表现是声音,而文字意义反在其次。文字意义所不能表现的情调,可以用声音节奏表现出来[2]。”此种“声情并茂,及于耳畔,达于心田”的方式即为朗读。朗读和吟咏应该成为诗歌教学的制胜法宝。

诗歌作为一种具有鲜明特点的体裁样式,它平仄相间、音律和谐、节奏明朗和意蕴丰富。学生在反反复复和形式多样的朗读中,有助于理解诗意、身临诗境、体验诗情和感悟诗味。这种实效是任何方式的讲解分析都无法达到的。引导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关注声音的平仄、色彩、响度和亮度,关注语言的抑扬顿挫和轻重缓急,才能积极有效地触摸到诗句内涵,感悟传统文化的意蕴和趣味。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用的是“安”韵,寄情山水,豪迈旷达。要诵读出这种感觉,就要把诗中的“翻、山、跳、乱、船、来、忽、散、下、天”等字的读音拖长,表达诗人对西子湖雨前雨后美景的喜爱,进而把握“醉”的文化意象,体会苏轼诗作的超然情怀。

课堂教学中,老师提出“读文字”“品文学”“悟心灵”这三个不同层面的梯度朗读目标(即读得字正腔圆、读出节奏和韵味;读出画面美;读出情怀美)后,适时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朗读方法,如一人吟诵他人评说、小组花样朗读展示、师生激情赛诗和一人领全班,或打着节奏读,或配着音乐诵,或入情入境咏。学生由最开始单纯地有声语言呈现,到后来声情并茂、手舞足蹈、抑扬有度、韵味十足,既读出了阴云压近和急雨骤降的壮阔,读出了烟消云散后雨过天晴的豁然开朗;又读出了诗人徜徉于西子湖畔、醉心于山水之间的旷达洒脱。此时此刻,无须老师多言,民族文化的妙趣尽在声声悦耳动听的朗读中。

二、“链接”生活,古今穿越意悠长

传统古诗词遣词造句时往往考究一字传神的精妙,这便让它充溢着“未尽意”“弦外音”的含蓄之美,令人回味无穷的同时,也给学生的文学审美之路带来一定难度[3]。但这些流传千古的名篇名作,大都源自诗人的真实体验和感悟,承载着他们的心路历程。古诗中选取的事物或景物,是诗人精挑细选后,文学化、艺术化地点缀在简短精悍的篇幅中,成了一个个独具魅力的“生命体”。学生学诗,既是积累,又是活化。如果在阅读和品味中,引导学生巧妙地“链接”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诗中景和诗中情转化成种种意象,融入他们的血液,让复杂、难解和隐秘的文学语言和童心完美对接,就会催生和唤醒一个个独立的“生命体”沿着诗的意象之路,由生根发芽渐渐枝繁叶茂。

王安石的《元日》选取了极具春节特色的“爆竹”“屠苏”“曈曈日”“桃符”等意象,描绘了四幅祥和欢乐的场景。如何让学生以这些精练、典型和概括力强的事物为切入点,对“意义空白”处施以独具特色的填白?如何引导他们在文学审美中将文字幻化成可观可感的画面,入情入境呢?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合理而生动的想象,不失为一锦囊妙法。

课堂教学中,老师启发学生回忆自家过年时的真实生活场景,兴致来了,话题有了,眼睛就亮了。再以“诗人笔下,宋朝百姓是怎样过春节的?”一问,鼓励学生结合自己过春节的情景在小组交流中展开生动精彩和趣味盎然的想象;同时,辅以栩栩如生的画面呈现、扣人心弦的音乐刺激和热闹非凡的场景描摹,从听觉、视觉、嗅觉和触觉等不同方面调动兴趣,激发热情,丰富感知,一幅幅欢腾热烈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便通过学生争先恐后的描述,一一呈现出来。“‘噼里啪啦’,田间地头竞相放起鞭炮”,“端起温热的屠苏酒,大家互相送上心中的祝福”,“人们张开双臂拥抱红日,就像拥抱了新一年中的新希望”,“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贴上了崭新的春联,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心里也对美好的未来充满期待”……这些生动有趣的画面,不正是等待过年时的情景再现吗?享受着这些年味十足的画面,大家似乎穿越时空,融入宋朝百姓们欢度春节的行列,每个学生的嘴角都荡漾着微笑,每一个声音都洋溢着欢乐。

将经典诗文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对接,学生反复欣赏、反复品味和反复诵读,从传统文化中找寻生命的落脚点,在传统文化中发展语言、训练思维和熏陶情感,实现“人”的生长。

三、品词析句,细微之处显神韵

“品”和“析”之妙,在于学生凝神观照,在反复感受和揣摩中鉴赏诗歌语言文字之美,丰盈诗歌意象、感悟文化内涵和发展审美意趣,激发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4]。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足见古人斟酌字词的用心良苦。正所谓“一词一句总关情”,许多诗作之所以能名垂千古,往往因一个字的锤炼,一句话的妙用使整首诗的意境得以升华。阅读古诗词,学习古诗词的遣词造句,其实就是在学习传统文化。

很多诗人在诗歌中将普通的事物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如墨梅的洁身自好、石灰的凛然正气和菊花的傲霜风骨……每一种审美意象都是一道特殊的风景。如何领着学生走到语言深处,感触语言文字内在的神韵?品词析句,是探寻课堂文化意蕴的重要途径。

例如,一位老师执教《清平乐·村居》一课时,让学生通读课文想象画面时提出:“你能将这首词描绘的情景用一个字提炼出来吗?”学生很快从课文中找到一个“醉”字。老师再以“醉”字为切入口,启发学生思考:“什么让老夫妻沉醉?”循着一个“醉”字,在品读课文和凝神静思中,学生又逐一找寻到一幕幕令人心驰神往的画面:老夫妻俩的相敬如宾、小村生活的宁静平和、大儿和中儿的勤劳能干,以及小儿的顽皮可爱。如此美景,醉了画中的一家老小、醉了壮志难酬的词人,也醉了一颗颗激情跳跃的童心。牢牢把握住点睛之笔——一个“醉”字,此时再来审视正值人生低谷的词人的情感世界,那种洗雪国耻和收复失地,让天下太平和百姓安康的爱国之情就渐渐浸染了每一个幼小的灵魂。此时,音乐渐起,纯净的童声伴着优美婉转的旋律,萦萦绕绕在耳畔,一种无以言表的美也渐渐沁入每个听课者的心中。这不正应了王安石所说的“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吗?

诗道贵在品鉴。古诗词作品中,一个关键的字、一个传神的词,甚至是一个特殊的标点符号,都值得我们细细咀嚼。在咬文嚼字、感悟内蕴中,浓浓的诗意才能潺潺流入学生的心田,传统文化字斟句酌的神韵之美也会在潜移默化中,让语文课堂散发出芬芳的文化气息。

四、对比整合,融会贯通悟情怀

每一首诗都孕育着诗人的思想情怀,学习古诗,仿佛就在与古人交流、融入一种生活、经历一段历程和感悟一种文化[5]。老师不断强调发掘儿童诗歌审美阅读的文化资源,让学生沉浸于浓浓的文化氛围中,被熏陶、被触动。就要善于对不同作品中特定的文化意象进行有效整合,在同类拓展或异类对比中区别、筛选和提炼,揭示不同诗歌的外在现象,使学生更加清晰诗歌斟酌字词、调配韵律和渲染情境等方面的独到之处,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诗歌在表达深情妙理中“天人合一”之美。

在我国传统古诗词中,“钓”是一种文化现象。随“钓”而生的“渔翁”形象,就成了历代文人墨客倾情勾勒的文化意象。张志和在《渔歌子》中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和充满勃勃生机的春景图,也塑造了一位悠然自得的渔翁形象。老师从“烟波钓徒”这一名号入手,带着学生走进春光无限的大自然,走近这位寄情山水的渔翁,体会诗歌的创作背景,探秘诗人的心路历程。由浅入深的解析、生动形象的情景再现和形式多样的诵读,作者笔下的渔翁意象映射出的隐居山野、悠闲自在的情怀渐渐丰满而耐人寻味。这时,老师话题突转:“唐代还有一位有名的‘渔翁’,同样官场失意、寄情山水,他又会再现一种怎样的情感世界呢?”柳宗元的《江雪》一呈现,学生立刻从原本春意盎然的氛围穿越到一个寒冷孤寂的世界。一“暖”一“冷”,两种不同色调,经过对比、品析和感悟,学生结交了两位完全不同的渔翁形象——一个看破红尘,追求无拘无束的人生境界;一个集“万千孤独”于一身,愁苦于无法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老师又推荐学生品读范仲淹的《江上渔者》、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和孟浩然的《临洞庭上张丞相》等,以此串编成以“渔翁”为题旨的组诗。透过这些“渔翁”形象,品味不同的情怀,或针砭时弊,或情趣逍遥,抑或失意孤愤,进而整合成一种特殊的文化意象。在不同“渔翁”意象的熏陶感染下,学生就像品味着一道文化大餐,意蕴久远,奇妙无穷。

结 语

在古诗词审美阅读中培植传统文化之根,让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滋润幼小的心灵,这是语文老师应该心存的文化情怀,是语文教学应该固守的文化追求。古诗词教学只有站立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下,学生才能将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发挥得酣畅淋漓。

猜你喜欢

渔翁意象古诗词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我爱古诗词
意象、形神
天宫院
神秘的“渔翁”
最会打鱼的渔翁
渔翁收藏:李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