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改诗”的训练
2018-11-28
(浙江省桐乡市濮院小学教育集团翔云小学,浙江 桐乡314500)
人们常说阅读是一种创新,发现是一种创新,设计是一种创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文改诗”更是一种创新。现在的学生最怕动笔写,总觉得没有题材写,没有方法写,于是在写作的时候,心里会觉得很失落。而作为教师,在写作教学时,也很头疼怎么教的问题,往往也束手无策。那么“文改诗”这种写作方法,或许可以为学生创立一个有文本依托,有想象空间的平台;也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有写作指导,有写作评价的舞台。相信这样是有较大益处的,所以尝试了这种教学,以下是具体实践后的成效和感想。
一、 “文改诗” 训练的意义
诗歌,是我国的国粹。在语文教材中,也有大量的诗歌文本。在语文教学中,以诗改文的例子并不少见。然而以文改诗却很少有人尝试,很多人认为,“文改诗”太过高要求,太过理想化,感觉这都是老师在牵着学生走,这跟新课标提出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否矛盾?这样做是否可行?是否值得?大家往往众说纷纭。但本人认为这样的“文改诗”意义是重大的、显见的。
(一)老师牵着走,学生走得更快
孩子蹒跚学步的时候,总是需要妈妈牵着走,才能适时独自跑着走。同样,在教学领域,老师就扮演着妈妈的角色,我们要重视老师“牵”的作用,好比篮球运动员,没有教练严格的基础训练,怎么能在球场上叱咤风云?
在教学《晏子使楚》一课时,学生阅读完全文,理清课文思路的时候,说到了晏子和楚王有三次交锋。刚开始说得很啰嗦,后来试着跟他们一起用诗一样的语言来概括:“楚王城门预辱,晏子机智化解”,“楚王以貌取人,无奈自取其辱”,“楚王迂回战术,晏子重力反击”。记得在这节课上,学生的兴致很浓,后来都是自己组织语言来概括。在老师的引导下,大到一句话、一个成语,小到一个词、一个字,都在进行特殊而扎实的语言训练。
(二)借助诗境能提高语言表现力
诗歌的语言是简练的,是优美的,更是富有生命力的。在小学教材中,有很多这样的课文,比如《四季》、《假如》、《听听秋的声音》、《太阳是大家的》……学生在接触这些诗歌的同时,也耳濡目染地感受了诗歌的语言艺术,当然这感受肯定是初步的、简陋的,甚至是肤浅的,但绝对是有价值的。
如果要学生描写春天的景色,他们往往会这样写:春天到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小鸟飞回来了。甚至现在高段的学生,也会如此。再看古人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明显来得生动。当然,学生肯定不能达到作者高鼎的才情,但是借助诗境,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夸张的能力。比起之前直白、幼稚的语言,诗的语言更为精炼、更为优美。
二、“文改诗”训练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文改诗”就是让学生把课文浓缩成诗。在小学教材中有很多写得非常优美的散文,记得有人说过:散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在执教人教版第七册语文《鸟的天堂》的时候,就抓住了这个训练的教材,学生学完课文,纷纷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文改诗的写作。
又如学完了五年级下册《桥》,学生对老汉舍己为人,把生的希望给别人,自己扛起死的危险的高尚品质而深深感动。在课堂练笔的时候,原本安排的是:如果你是被救的村民,你会对老汉说些什么?学生无一例外,写的是对老汉的寥寥感谢,大同小异。后来,转念一想,何不给学生一次大胆创作的机会?请你们把对老汉的感悟,通过一首诗来表达。如此一来,你可以是被救的村民,你可以是老汉的妻子,你也可以是一个记者,你也可以是一个读者,你的视觉广了,你的角度多了,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于是,有了下面改编的小诗。
三、 “文改诗”训练中的注意点
在“文改诗”的尝试中,本人也在思索和反思,在什么情况下适合“文改诗”?是否每篇教材都适合“文改诗”?是否每个学生都适合“文改诗”?又是否每个老师都适合“文改诗”的教学?怎样做能让这样的诗意教学达到“因材施教”?
做任何事情,你都要在熟悉了,摸透了以后才会有新的创新。如果贝尔在发明电话前,没有对相关知识的了如指掌,可能也不会成为“电话之父”。如果建筑设计师在有新的设计前,没有对专业知识的滚瓜烂熟,可能也不会驰骋职场。相同的,“文改诗”也是学生对文本的再次创造。那么,这就要建立在熟读文本、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如果学生对课文只是囫囵吞枣,那么就没有余力再创作了。当然,在要求学生的同时,老师对文本的熟读和理解也很重要,如果老师只会纸上谈兵,没有真功夫,那么也不用谈指导学生在创作了。有了熟读、理解这两块基石,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想象,进行概括。
“文改诗”是一条艰苦的教学路,还需要我们一起摸索前进。有人曾说:“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拥有四大支柱——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教师的人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教师的灵性,宏阔的课程视野支撑起教师的活性,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教师的诗性。”但愿能和大家一起在平凡的教学坚守中创造精彩,在频繁工作的思考中塑造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