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当代文学经典教学策略研究

2018-11-28吴梦思

文学教育 2018年34期
关键词:萧红祖父黄瓜

吴梦思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

中国新文学通常被分为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两个阶段。“现代文学是指以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为开端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的文学,习惯上称之为新民主主义阶段的文学;而当代文学则是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包括港澳台地区)的文学。”[1]中国现当代文学包括在此期间发生的文学运动、文学论争、文艺思潮,以及在此期间出现的文艺社团、文学流派以及所有不同类型作家的创作。例如,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有老舍的《骆驼祥子》,曹禺的《雷雨》,萧红的《呼兰河传》等等,中国当代文学经典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陈忠实的《白鹿原》,老舍的《龙须沟》等等。

二.语文教学在解读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时的任务

语文教学在解读中国现当代作家经典作品时,就是要上出人文性和文学性,人文性培养的是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学性培养的是学生的文学素养。

1.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所谓“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即“人文精神”。可见,人文素养高度重视人的内在品质,关怀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人的内在品质”包含哪些内容呢?不外乎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人格的养成。说到道德品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必不可少;人格是个体特有的特质模式及行为倾向的统一体,又称个性,人格强调的是全体的人、持久的我、有特色的个人、社会化的客体。那么,在进行中国现当代作家经典作品解读时,需要渗透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思想,需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同时,语文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关注“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呼兰河传》写到了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写到了老百姓吃得瘟疫的死猪肉,写到了小团圆媳妇受到迷信的当地人折磨的遭遇,这些都是作者萧红对呼兰河人生存状况的思考与关怀。在《呼兰河传》第三章的第一篇中,提到倭瓜、黄瓜、玉米生长的自由自在,丝毫不受人类的干扰,这难道不是在写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吗?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感受《呼兰河传》中人与环境的和谐,认识到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美好,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文学素养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构成。一节完整意义的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为主题的语文课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语言的训练,二是文学的熏陶。语文课姓“语”,语文课应以学习语言、积累语言为主,另一方面,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讲出来的,也是写出来的。语文课,就是要通过训练,使学生学过的语言变成他们自己的语言。如何帮助学生获得文学的熏陶?叶圣陶先生曾说:“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拘泥于文字。必须驱谴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叶圣陶先生认为通过文字的想象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文学上的美感体验,他重视想象在解读文学中的作用。王崧舟先生对语文素养进行了排序,第一位是基础的语文情感,第二位是基础的语文习惯,第三位是基础的语文积累,第四位是基础的语文技能,第五位是基础的语文知识。王崧舟先生把基础的语文情感放在了首位,说明了语文情感在品读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就显得非常重要,也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得文学的熏陶。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节选——《祖父的园子》的教学策略

1.感受和谐,培养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即希望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具备关怀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在《祖父的园子》中体现出的人文性是园子内众植物的自由的生长,场面相当和谐,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蕴。例如,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的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2]p132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搜寻文中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带领学生感受和谐,培养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品味语言,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语言是文学的灵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3]p3。可见,新课标支持读写结合,鼓励读写结合。萧红以一位小女孩的视角写下《祖父的园子》,她在用女童的眼光看待世界,在作品中,萧红既是小女孩,也是作家,所以,《祖父的园子》的语言是烂漫的,是充满孩子气的,亮点是回环手法。烂漫的语言如,“黄瓜也许没有吃完,又看见了一个大蜻蜓从旁飞过,于是丢了黄瓜又去追蜻蜓去了。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一开初也没有存心一定追上,所以站起来,跟了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去了”[2]p132。回环的语言如,“祖父带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2]p131。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多读几遍此类句子,可以分男生读、女生读、个人读、小组读、师生合作读、全班读,品味的同时,还要给学生练笔的机会,指导学生模仿此种手法进行说话或写作,从而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3.解读“自由”,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通过文字的想象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文学上的美感体验,想象在解读文学中有重要作用。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指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3]p6可见,新课标也大力提倡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萧红追求自由,《祖父的园子》是一篇充满自由气息的课文,文中有多处体现“自由”的句段,例如,“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的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2]p132。那么,倭瓜究竟是爬上房了还是爬上架了?黄瓜究竟有没有开花,如果开了花,开的是谎花还是非谎花?玉米究竟长得多高,有没有真的长上天去?黄蝴蝶是从哪儿飞来的,白蝴蝶又飞去了哪儿?这一连串的空白,等待着师生慢慢去品味与想象。教学中,可以一边朗读一边展开想象,还可以重点关注这一段课文内容组织一次课本剧表演。

4.感悟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感性是文学的本质所在,文学作品创作、阅读的过程是人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生活情感和唤起情感共鸣的过程。没有人的情感参与,文学作品就不能获得生命。也正因为如此,王崧舟先生把基础的语文情感放在了语文素养的首位。每位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时,都会把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作为读者的师生,在阅读作品时需要做的是感悟文字中饱含的情感,也可以尝试与作者有一个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获得文学的熏陶。《祖父的园子》全文洋溢着祖父对“我”满满的宠爱和“我”对祖父的深深怀念以及“我”对童年时光的深切怀念。体现祖父宠爱作者的地方,例如,锄头太重,祖父就把锄头杆卸下来,让作者拿着锄头的“头”铲地,结果作者把韭菜当野草铲掉了,把狗尾巴草当谷穗留了下来,但是祖父的反应是“大笑起来”,还“慢慢地”教作者区分谷穗与狗尾巴草。又如,当祖父在浇菜时,作者跑过去乱闹一通,拿起水瓢,把水往天空扬。如果不是仗着祖父宠爱自己,作者怎么敢这样胡闹呢?萧红回忆的种种,最终表达的是对祖父深深的怀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的方式感悟文中表露出的对祖父的怀念,感受祖父对作者满满的宠爱与宽容。

四.总结

文学是灯,照亮成长的路程。学生的以语言、情感、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核心的生命就如同刚刚挺出地面的嫩芽,需要春雨的滋润,需要春雷的激发,通过品读经典文学,学生能走得更远。

猜你喜欢

萧红祖父黄瓜
祖父瓷
让萧红真正为人所知(创作谈)
我喜欢黄瓜
黄瓜
萧红亮 作品
我以我血荐轩辕——祖父的英烈事略
黄瓜黄瓜你是不是菜
凉拌黄瓜
论影像萧红的呈现与接受
与萧红分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