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如何发挥教学语言的情感效应
2018-11-28张冬梅
张冬梅
众所周知,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映照心灵的一种工具,同样也展示人们的道德、显现其达到的境界。教师的语言除了具有一般的文明、简洁、流畅外,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情感。
情感是外界刺激所引起的种种心理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不断接受来自教师和其它方面的刺激,来完成学习内容,教师的语言是这种外界刺激的主体部分。情感的重要特征是它的感染性。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影响他人,使他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感。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在课堂上,教师是在用语言来推动教学的进程,用语言去不断地给学生以正刺激。在这种刺激下,将不断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兴趣和热情,掀起一个个课堂小高潮,进而不断引导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不断深入地思考,从而诱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从感性向理性转化,升华主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语言去揭示各类教材中的美:美的文字、美的意境、美的线条、美的结构、美的韵律、美的情操、美的哲理,等等,充满情感的语言时刻都在展现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美。用美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用美来陶冶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富有情感的语言能够推进学生的感知,加深学生的记忆,帮助学生的思维,它是一个强大的动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潜移默化地起着推动、促进的作用。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使教师的语言情感产生上述的效应呢?
一.热爱自己的职业和学生
“情是心灵的钥匙,爱是教育的基础”。只有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怀有一种无比的热爱之情时,才能不受世俗的影响,以主人翁的心态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倾注满腔的热情,抛撒全部的心血,千方百计地做好它,才有可能创造出伟大的成功。然而热爱教育事业,必须要先热爱自己教育的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用全身心的努力,关心他们的各个方面,包括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甚至朋友和家庭,用最大的耐心去指正他们的不足,引导他们走向健康快乐的成长之路。有了这样的情感投入,学生才能感受到了你的爱心,才会接受你的情感,才能被你的热情所感染,学生也才能信任你,敞开心扉和你沟通交流,师生才会感情融洽。只有这样,课堂才能充满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相融,师生之间情感的互动才能产生效应。教师的教学艺术才会被最大限度地接受并不断更新变化,充满旺盛的活力。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要热爱我们的教育事业,热爱我们的每一位学生。只有热爱了,我们的语言才会产生情感效应。“语言不是无情物”,“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二.情感投入要专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心猿意马,注意力一定要高度集中,否则,教学过程中就会出现思路开小差的现象,忘记课堂教学内容,或不能与学生进行很好的沟通交流。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老师不能及时调整,感觉无所谓,时间久了,学生会感觉自己被老师忽悠了,渐渐对老师失去了信任,学习成绩不断下降,这样就影响了老师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损害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经验丰富的教师大多是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回应学生的思考,及时调控学生的课堂反应。这样教师教学语言的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地投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目光能够引不能游离学生之外,要时刻关注学生,善于运用目光进行交流。因为教师的目光能够引起学生相关的心理效应,产生或亲近或疏远,或敬重或反感的情绪体验。但教师要给目光“定位”,既不能长久直视某个学生,使其坐立不安,也不能使学生有被遗忘的感觉;更不能东张西望,使学生觉得教师心绪不宁出现开小差的现象,合适的位置能将目光与全班学生的目光保持“对流”,变成课堂气氛和学生情绪的“控制枢纽”。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利用眼神鼓励或提醒学生,给学生以暗示,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因此在公开课或观摩课时,授课教师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丝毫不敢懈怠,所以教学效果一般都比平时好。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教学语言的情感才能绽放光彩。
三.情感投入要诚挚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住一切东西”。也就是说语言一旦饱含情感,就能产生“听语动容”、“受言激情”、“纳言暖心”的神奇效应。白居易也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只有真正地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改变过去那种视学生为被动的接受知识嚣的观点,把挚热的情感“投射”到学生心坎上,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成为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因此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必须富有真挚的情感。
凡是上得优秀的课,我们都能体会到教师在其中倾注的情感,也能从中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评价,教师的情感越浓越真挚,其感人的力量也就越深,同时它的教育作用和美育价值也就会得到充分的实现。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贵在心与心的碰撞。教师讲课时的语音、语调、眼神、表情和手势等都应该表现出真诚感人,你真诚了,学生才会愿意靠近你,信任你,才会积极主动地接纳你的情感,才会被你的情感所感染。“以心换心”,你坦诚真挚地对待学生,学生也会还你一份挚爱。“语言要传真情。‘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教师语言要能使学生真正有所感动,不能只追求语言的技巧,重要的在于有真实的感情。对学生丹心一片,教师的语言情感对学生就会产生感召作用,激励作用。”的确,课堂教学语言传递的应是真挚的感情,如果是虚情假意,那么就会苍白无力,诚如“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因此,教师教学语言投入的情感,应是真情的流露。实事求是地对待每一个细小的问题,不能说假话,切忌虚情假意,矫揉造作。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情感要真,真才感人,感人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让学生把学习当作自己的需要。这样,感情的运用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否则,只是在做无用功。教学语言离不开情感,有了情感的教学语言才是完美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文明最精细的表现在情感的文明里,学校里学习的许多东西,会随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但是人的思想接触的文化财富,会在我们的心灵里留下痕迹。”教师不管运用何种风格的教学语言情感都是为了让文化财富在学生的心里留下最美好的记忆!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在五年制师范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能使课堂教学大放异彩,能让教师的劳动换来可喜的成绩,能使教师在教书育人这块土地上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