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成长的隐喻:解读罗伯特·潘·沃伦《春寒》
2018-11-28郁宝华
郁宝华
罗伯特·潘·沃伦(Robert Penn Warren,1905-1989),是美国著名小说家、诗人和评论家(新批评派)。他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是《国王的人马》(All the King’s Men,1946),获得普利策奖。1958和1979年两次获得普利策诗歌奖,1986年成为美国第一位桂冠诗人。他还曾协助创办和编辑《南方评论》(Southern Review,1935-1942),是当时美国文学杂志界最有影响力的刊物。
他于1905年4月24日生于美国南方肯塔基州格思里,后来虽然离开故乡,但小说中始终带有浓厚的美国南方小说特点,偏爱描写自然、土地和乡村生活。从历史、地理、文化上来看,南方曾是美国一块分立而独特的地区,南北战争虽然在政治上结束了美国南北分立的状态,但南方的独特环境、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始终是一些美国作家的精神故乡和创作灵感来源。
《春寒》(Blackberry Winter,又译“黑莓之冬”)是罗伯特·潘·沃伦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写于1946年,收于短篇小说集《阁楼马戏团》(The Circus in the Attic,1948)。小说叙述者是44岁的赛斯(Seth),他回忆自己9岁时在一个“春寒”时节(Blackberry Winter,指美国南部和中部地区,每年春末黑莓花盛开时的一段低温的时期),在短短的一个早晨,在故乡农场上的所见所感,是一篇典型的关于回忆、乡愁和变化无常的成长小说。
一.“春寒”——关于成长的隐喻
“成长小说”起始于18世纪末期的德国,是西方近代文学中颇重要也常见的一个类型。这一概念源于德语单词“Bildungsroman”,按照维基百科的解释:Bildungsroman:In literary criticism, aBildungsroman ("bildung", meaning"education",and "roman", meaning "novel";English:"novel of formation, education, culture";"coming-of-age story")is a literary genre that focuses on the psychological and moral growth of the protagonist from youth to adulthood (coming of age),in which character change is extremely important.(From Wikipedia,the free encyclopedia)。也就是说,成长小说,也可以称为“教育小说”,是关于主人公从儿童到成年的过程中发生的心理、道德的变化、成长的小说,性格、个性的变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春寒》就是这样一篇描写主人公赛斯 (Seth)的成长历程的小说。从这篇小说的时间跨度来说,有35年之久,但只分为两个时间段来叙述,即35年前6月的“那天早上”发生的故事,用9岁儿童赛斯的视角来讲述,和“那天早上以后发生的事”,也就是故事中主要人物的结局,用44岁成年赛斯的视角来讲述。对于成年赛斯来讲,为什么要讲述9岁时那个早上发生的故事,第一个原因,当然是因为9岁,是回忆中能够记事的最早的年龄:“当你到了9岁,你记得的东西就好像都是一辈子忘不了的。因为你记得每一件事,每一件事都又粗又大,填满了时间,扎扎实实的,你简直可以把它当棵树,绕着它走了又走,还可以对着它看。”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9岁时那个早上发生的事,从心理上开启了小赛斯成人化的历程,以至于这些人和事,在35年之后,仍能够清晰地呈现在回忆之中。成年赛斯在以9岁儿童的视角呈现这段回忆的时候,尽可能避免对事件进行价值判断或道德评价,但既然是一段回忆,无可避免要经过成年赛斯的选择和加工,这种选择和加工,当然是建立在意义建构和价值判断的基础之上的,在35年的人生历程中,主人公越来越清楚地理解了“那天早上”发生的事情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意义。因此,当读者将9岁赛斯讲述的那天早上发生的故事和44岁赛斯讲述的结局进行对照,不难发现作者对于何为“成长”的理解。
什么是成长?成长意味着什么?成长带来了什么变化?这不就是每一个人在童年到成年的过程中,都要面对和回答的问题吗?在《春寒》这篇小说中,主人公(或者说作者)对这些问题的答案,其实都包含在“春寒”(Blackberry Winter)这个隐喻中了。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黑莓之冬”,来得似乎比往常要晚,小说一开始就暗示了这种不同寻常:“已经是6月了,早上过了8点,但是起居室的石砌大壁炉的炉底上还生着火——虽然火堆不大,只是几块木头。”因为妈妈阻止小赛斯光脚出门,小赛斯所想到的:“从我记事起,还没有人在6月里阻拦过我”,也进一步加强了这种暗示。这种冬天般的寒冷贯穿整篇小说,所有的人和事,没有一件是带来温暖的,所以一开始不以为意,光着脚跑出去看热闹的小赛斯很快就觉得冷,而且越来越冷了。老黑人约伯(在小说中一个充满智慧的人物)的一段话,则暗示了这种寒冷也许会一直持续下去,给世人带来灾难和死亡:“因为这里的大地非常累了。它累了,不肯再生产了。有一次上帝让老天下了40昼夜的雨,因为他对罪孽深重的人感到厌烦了。也许今年大地对上帝说,上帝,我非常累了。上帝,让我休息吧。上帝说,大地,你尽了自己的力量了。你给他们玉米,你给他们土豆,而他们所想的只是要收获。大地,你可以休息一下了。……所有的人和东西都死光,会是这样的。”对于一个儿童来讲,成人世界意味着什么?这里没有了童年的温暖与爱,有的是灾害、贫穷、饥饿、死亡、仇恨、冷漠、人性的黑暗和无法掌握的命运,成人世界的种种残酷在那天早上面对着小赛斯揭开了面纱的一角。在结局中,充满不确定的人生、无法掌握的命运,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英雄般的、强壮的父亲不久后就因为一件偶然的小事而死了:被一架收割机的刀片切伤,死于破伤风;勇敢而又好心的母亲,在一个小男孩心目中“从来没想到过她是会死的”母亲,在父亲死后不到3年就死了;童年的玩伴小约伯,长大后成了一个下流粗野的人,在打架时杀死另外一个黑人,被关进监狱;老约伯倒一直活着,10年前“我”看见他时,差不多100多岁了,样子没多大变化。至于“我”,成年后的赛斯成了一个怎样的人呢?小说中没有说,但暗示了“我”像那天早上遇见的那个“流浪汉”一样,走上了一条离乡背井、颠沛流浪的道路。
作者为什么要用“春寒”来隐喻成长,这当然和作者本人的思想、经历有关。虽然作者在他的一篇创作谈《春寒:一段回忆》中明确否认了这是一篇自传小说,但同时也说:“小说中的每个具体的人物我都不认识,不过我认识和他们相似的人,也了解和他们的世界相似的世界。”也就是说,一些具体的事件和描写可以出于想象的虚构,但小说中的情感和感受,则是真实的。在作者写作这篇小说的1946年,他正处于思想消沉、情感空虚的阶段:“当时是1945-1946年的秋天,也可能是冬天,大战刚结束,那时即使没有参与过血腥活动的人也都有一种感觉,觉得整个世界连同他本人的生活都不可能再是老样子了”。刚结束的二次大战,对作者来讲,就是揭开了这个世界的“腐朽根基”,就像1910年6月的那天早上,小赛斯看到的那个寒冷的、混乱的世界。
二.矛盾与冲突——成长中必经的痛苦
这篇小说的主体部分,是以9岁儿童的视角来呈现,必然展现了一个儿童的世界。比如,小赛斯看到从河边那方向,穿过林子走来的一个陌生男人,他脑子里想象这个人走在林子里的情景:“在绿色的曙光中,在大树下,他悄然无声地在长满青草的小路上走着。不时有一大滴水像屋檐的滴水似的从树叶上或枝丫上落下,水滴落在一片硬邦邦的橡树叶上,发出轻轻的重浊的声音,像是打在铅皮上。在静悄悄的树林里,这种声响就很有意义了。”这就是儿童的世界,关注的不是陌生人的身份,而是行走在自然中的感觉。这是成人世界所缺失的感受世界的方式,一个成人不会像孩子那样去想象:“你站在沉寂的树林里,周围是那么安静,你的心几乎要停止跳动,你简直就想在绿色的曙光里这么站下去,一直站到你感到自己的脚丫像树根那样扎进土里,紧紧抓住了泥土,你的躯体也像树叶那样通过微孔在慢慢地呼吸——你站在那儿,等着下一滴水滴到下面的树叶上,发出轻轻的单调的声音。”
但是,小说在展现儿童世界的同时,必然也会有一个成人的世界展现出来,尽管很多时候,儿童对这个成人的世界还不很理解。比如昨晚暴雨之后,妈妈的养鸡场里许多小鸡都被淹死了,在孩子的眼里只看到淹死的小鸡可怜的样子:“小鸡的躯体不是胖乎乎的,毛茸茸的,而全是一条条筋,毫无生气,绒毛全贴在上面,鸡脖子长长的,软软的,像一条条破布条,眼睛上有层浅蓝色的薄膜,使你联想起一个个病得奄奄一息的很老的老人。”至于暴雨以及洪水,给自家农场造成的巨大损失和带来的额外工作,孩子是想不到的,小说中是通过好心的妈妈给那个陌生男人提供了一个打扫农场的临时工作,在对他讲述工作内容时透露出来。还有黑人厨娘黛里的那个原本干净整洁的小木屋,暴风雨之后,房子下面的许多垃圾和脏东西都被冲出来,把干干净净的院子搞得臭气冲天,这就是一个极富象征性的场景,隐喻着作者所说的这个世界的“腐朽根基”。
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区别,在于儿童世界大多充满温暖和爱、天真和自然,而成人世界要直面现实的残酷,如饥饿、死亡、痛苦、丑恶、不可测的命运等等。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某个阶段,因为有父母的保护,他可以不用去理会成人世界的痛苦,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可以互不干扰地并存。就像小赛斯、父亲以及半个县的人一起在桥边看小河发大水的场景。小赛斯是去看热闹,是觉得有趣,而且他看到了自己父亲骑在高高的马上,感到非常骄傲,可见小赛斯的家庭应是较为富裕。但读者不难透过小赛斯的眼睛,看到这半个县的形形色色的人,有的富裕、有的贫穷,有的受着饥饿的折磨,有的被人歧视,这些人的不同身份、地位、家庭经济情况,一目了然。其中一个细节,有一头被淹死的干瘦、衰老的母牛,被认出属于米尔特·阿莱家的,即使是小赛斯这样一个9岁男孩,也知道他是一个穷白人,有许许多多儿女,这些孩子瘦瘦的,身上永远有股发馊的酸奶的味道——对他人的歧视,就是这样不经意间渗透进一个孩子的心灵。看着淹死的母牛,一个高高的,瘦得难看的15岁男孩,突然问道:“不知道有没有人吃淹死了的牛的肉?”而一个白胡子老头回答:“孩子,如果你活得时间长点,你就会发现一个人到时候什么都会吃。”饥饿的痛苦、死亡的威胁,就从这些简短的对话中显现出来。
儿童的成长,就意味着这两个世界的碰撞,也就是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产生了矛盾或冲突。这种矛盾或冲突,最终只能由儿童世界进入成人世界来解决,也就意味着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痛苦。在《春寒》中,小赛斯和母亲关于要不要穿鞋的矛盾,就是这个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的第一次碰撞。终于到了6月了,可以赤脚了,这是一个9岁孩子的渴盼:光着脚到外面去,在潮湿的、颤动的青草上面蹭蹭脚,在光滑的、奶油般的红色泥土上留下完整的脚印,然后对着它沉思……这是赤脚对一个孩子的重要意义,意味着一种自由,摆脱束缚,获得解放。沃伦曾经说过:“赤脚这件事本身是重要的,这是一篇独立宣言,表明你已经从冬天和学校甚至你的家庭的权威束缚下得到了解放。就像人类学家所说,这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但是母亲因为“春寒”,阻止小赛斯光脚出门,一定要他穿上鞋子。小赛斯终于趁着陌生人的出现,避开母亲的视线,光着脚出去了。但过不了多久,就在桥边看完热闹回去的路上,小赛斯就感到了冷,一面走一面打哆嗦,浑身起鸡皮疙瘩,“每走一步,冷得像冰碴儿的稀泥就往脚趾缝里钻”。事实证明,母亲的要求是对的,两个世界的第一次碰撞,给小赛斯带来的是肉体上的痛苦。但即使是这样,小赛斯还不想妥协,他要到黛里那里去,“那儿会生火的,她也不会强迫我穿上鞋袜”。
厨娘黛里和丈夫约伯,是“这一带居民中有名的利索聪明的黑人”,被称为“白人的黑人”,他们的小屋整洁干净,日子过得挺像样,和租住在旁边的其他黑人完全不一样。他们的儿子小约伯是小赛斯的玩伴。到了黛里家,黛里病得很厉害,躺在床上,小赛斯发现她与往常有点不同,对小赛斯的到来也很冷淡。小赛斯和小约伯在一旁做开小火车的游戏,他们玩得很开心,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响,直至小约伯忘乎所以地大叫了一声。黛里把小约伯叫到床边,对小约伯说“对你说了要安静”,然后用尽全身力气打了他一个耳光。在小赛斯看来,“这是可怕的一巴掌,由于出自这种软弱的状态而集中了全部力气,因此就显得更为可怕”,“我以前见过她打约伯,但是只是随便打打,容易忍受,你可以料到,像黛里这样一个心地善良,爱发牢骚的黑女人就会这么打的。但是这次可不一样了。”黛里打完后,倒回床上,对着天花板说:“连生病都不行……你病了,他们连躺都不让你躺。他们在你身上践踏。连生病都做不到。”这是小说中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的第二次碰撞,也是最激烈的一次碰撞。小赛斯被震惊了,他完全没有做好准备就直面了人性中阴暗的一面,如果说光脚给他带来的是肉体上的寒冷,那么这一个耳光就好像打在他自己脸上,给他带来的是精神上的痛苦。他只有迅速逃走了。
可以预料的是,这些与成人世界的矛盾和冲突,将始终伴随着小赛斯的成长过程,直至他长大成人。
三.流浪汉——人类命运的象征
最后,谈谈小说最神秘的一个人物。一个陌生男子,在这天早上,从河边,穿过树林,沿着小路径直朝赛斯家走来,他的出现很奇怪,因为河边本应该没有人,他就这样从本不应该出现的地方出现了。这个陌生男人不懂得如何对付农场里养的狗,裤袋里装着一把刀,穿着打扮也和乡村里的人完全不一样,倒有点像大城市里来的:“他穿着旧咔叽裤和深色的毛料条纹外套,戴一顶灰色毡帽。他穿一件灰底蓝条衬衫,没结领带。但是我看见他口袋里塞了一条红蓝色相间的领带。”这个陌生男人脸上还带着伤,有两颗牙被打掉了。从他的言谈和洗手照镜,对着镜子仔细整理衣服的举动来看,他原来的生活应该挺优裕的。为了能吃顿饭,他接受了小赛斯母亲善意的接待,以及提供给他的一个临时性的工作,打扫大水淹过后的养鸡场。从小赛斯的叙述中,我们能发现,这个陌生男子,其实不大会做农活,也许以前就没做过。这个陌生男人对小赛斯说话时语言粗暴,当小赛斯的父亲回到农场,结算工钱给陌生男人,并拒绝给他一个长期工作时,陌生男人骂了一句脏话,似乎要从裤袋里拿出刀了,最后狞笑着朝地上吐了一口痰就离开了。小赛斯的父亲警惕地看着他离开,小赛斯却追了上去,跟着他走了一段路,问他:“你上哪儿去?”流浪汉则冷冷地看着小赛斯,恶狠狠地说:“不许跟着我。你再跟,我就宰了你,你这个小王八蛋。”
在小赛斯的世界中,这个陌生男人就这样奇怪地出现,又奇怪的消失了。但正因为这个流浪汉身上的神秘色彩,所以在小赛斯的成长历程中,这个流浪汉始终伴随着他。就像小说结尾,成年赛斯所说的:“这是他的话,叫我别跟着他,但是这些年我一直在跟着他。”因为这个流浪汉身上体现出来的迷惘、自卑、孤僻、愤激的精神特质,就是成年赛斯的精神特质,“我”最终成为了那个“流浪汉”。因此,这个“流浪汉”也可以作为神秘的、悲剧性的、变化无常的人类命运的象征。用沃伦的话来说,这是“一个迷惘又可怜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人类处境的一个阴郁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