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先锋小说对儒家文化的反叛
2018-11-28温欣星
温欣星
1985年开始,文坛上出现一批先锋小说,这些小说具有现代派小说和后现代主义的特点,以马原、洪峰、余华、格非等等为代表。余华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创作了大量中短篇小说,并以其极致的先锋符号迅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他的小说大量描写了暴力、苦难,整个基调都是充满死亡气息的。他不仅关注域外的文学形式,更重要的是他的写作触及到先锋的精神,将人物置于暴力、死亡之下,去感受这个世界的荒诞。
对余华小说与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众多,因为不同时期的作品都有自己的特点。先锋时期的写作,以及后来转向民间的写作,余华表达的东西不同,由此可见余华是一个发展的作家。而本文将讨论余华先锋小说与儒家文化的关系。余华的先锋小说文学观念上颠覆了传统的真实观;从小说形式上看,他的叙述游戏话,结构破碎,人物不再具体;从文化影响上看,余华学习了丰富的外国文学,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外国文学的影响。综合而言,从写作形式到内容,余华不再是传统的作家类型,从而谈到余华先锋小说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反叛的存在。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论述余华先锋小说对儒家文化的反叛,极致的暴力环境、充满暴力因子的人物与儒家宣扬的“中庸之道”背离,也通过这种暴力本能来警惕人类;先锋小说里呈现的伦理关系是冷漠的,表明了作家对传统伦理关系的态度;对“礼”的挣脱描写了无序的世界,体现了作者对集体无意识的思考。余华曾说:我觉得最大的误解是把先锋文学变成了理论的,而不再是把它当成真正的作品。本文在研究先锋小说与儒家文化关系时,将深入文本,不将小说符号化,从实际的文本出发。
一.以极致反“中庸”
余华写道:“写《现实一种》的时候,是我写作生涯最残酷的时候,我印象很深,那里面杀了好几个人,还有《河边的错误》、《一九八六年》。我印象中那个时候写了一堆的中短篇小说里杀了十多个还是三十几个,那个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就不能摆脱自己一写小说就要杀人,必定里边有人死亡,最后是我自己都受不了了,晚上尽做这种梦,不是我在杀人就是别人来杀我,有一个梦里我在被公安局通缉,我东躲西藏,醒来是一身冷汗,心想还好是梦。”【1】其实在余华的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见暴力描写,暴力的语言,暴力的行为,构成一个个暴力环境。《十八岁出门远行》里“我”的父亲给了“我”一个红色的背包,告诉“我”,你应该去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了。行走在未知的路途,一开始的“我”很快乐,看见许多美丽的山和云,而渐渐地“我”开始害怕了,当“我”学着大人模样与人交往,却被村民殴打,丢弃在半道,这样的世界让“我”感到恐惧,浑身冰冷。余华通过初入社会的孩子的眼睛,描写了我们生活环境的冷漠与暴力。《西北风呼啸的中午》中,在家休息的“我”被一个陌生人打扰,他踢开“我”家的门,怒气冲冲地讲话,把“我”从被窝提出来,扔到地上,逼迫“我”去见一个并不认识的要死之人。这一系列行为是在“我”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它在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生活在这个世上,积极面对也好,躲避也好,暴力会在不经意间找上你,我们生活在暴力之下,它似乎无处不在。而另一方面,典型的暴力环境还塑造了许多暴力的人物形象。《朋友》中,一开场就是昆山拿着把菜刀要去宰石刚,两人在澡堂前用菜刀和毛巾开始了漫长的打架。《往事与刑罚》的刑法专家将自己置于暴力的空间,实验着不同的刑罚,最后死于自己创造的刑罚。《黄昏里的男孩》里的孙福抓住偷苹果的男孩,把他提起来,卡住他的脖子,让男孩把嘴里的苹果吐出来,吐到连唾沫都没有,孙福才罢休。而后将男孩右手中指扭断,把他绑在水果摊前,对着行人喊:我是小偷。男孩一开始是祈求孙福给自己一点吃的,不过孙福用暴力的语言和动作拒绝了男孩,无奈之下男孩才偷了一个苹果,这就让孙福用更加暴力的语言和动作教训了男孩。暴力充斥着余华的小说,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场景似乎都在不同程度地遭受暴力的毒害。暴力不止是工具,它还是情绪的发酵剂,暴力会刺激到人们的大脑,让人处于一种情感的极端,失去理智,导致很多事情失去控制。在余华的小说中,一部分人是在情感的冲击下去伤害别人,同时还有一些人,在暴力情境下,他是清醒的,理智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余华先锋时期的作品中,暴力是不可避免的一个话题,暴力环境下的人们试图用暴力来解决问题,从极致的体验中获得满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与我们儒家文化宣扬的“中庸之道”是有背的。
《论语》里记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2】孔子看来,过分与不足都是一样的。子思在《中庸》中进一步发展了祖父的中庸思想:“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3】可以说,个体情感与意志的恰切调控,决定这生命个体与群体、社会、自然的共生共荣。“中庸”是由“礼”转化而来,是礼的理论化和哲学化。这种礼不是制度规章繁文缛节,而是从人的心理结构中透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对人的基本要求。这意味着,中庸不是平庸和放纵,不是日常的放松和失度,而是用更高的合于“礼”的要求来约束自己,使人不要去追求过多的外在物质附加物。【4】余华先锋时期的创作,笔下的人物更多的是一种冷漠状态,对自己,对人生,对世界缺少一种自我意识,他们靠自己的第一直觉在活着,习惯性的使用暴力解决问题,以自我保护为出发点,可让人感受到的是他们对自己生存的状态的悲伤与绝望,余华也是通过暴力来反映人物的无意识状态,以及人性的恶,荒诞的人生。“它是余华凝视人的生存的镜子,通过描述特定境遇下人的内在暴力本能的迸发以致相互残杀与毁灭,余华让我们直面人类血淋淋的生存酷景,让人们认识到人的暴力本能这内在之魔时时刻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从而引起我们高度的反思与警醒”。【5】
二.伦理关系的颠覆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相处,总有一种特殊的关系,这种关系既不是自然的、盲目的关系,也不是由权威、律令强行规定的关系,而是一种由关系双方作为自觉主体本着“应当如此”的精神相互对待的关系。这种关系就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凡是经历过社会生活的人,都不能否认这种社会关系的存在及其重要意义。【6】它渗透于一切社会关系中,具体存在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整体以及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中。在古代,孔孟从人的角度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大厦,这种思想领导中国人几千年,有着重要意义。而谈到余华先锋小说与传统伦理关系,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颠覆的存在,本篇文章将重点讨论余华笔下的家庭关系和两性关系。
第一方面,家庭关系的消亡。家庭是人类道德生活的一个重要领域,就人类社会发展以及个人成长而言,家庭关系都是最初的道德关系。另外,中国是个农耕国家,这种生产方式深深影响中国人民的家庭观念,形成了厚重的家族文化,并且建立了一套以孝为价值评价标准的家庭伦理关系模式。然而余华在创作中却有意地消解这种关系,失去传统的上慈下孝,家庭关系是一种冷色调的呈现。《世事如烟》中,4的父亲6先后将自己6个女儿卖到天南海北,他意识到,长大的女儿已经不是一种累赘,而成为了财富。于是当一个陌生男子来到4的家时,4总是会做噩梦,4在被算命先生侮辱后不久就死了。小说中的人物家庭观念不再清晰,大家都是极致的利己主义,欲望的膨胀,人们迷失自己,充满着丑陋,从而余华小说中的家庭关系总是蒙上了一层灰层,冷漠的,没有生命。《现实一种》中母亲冷漠,兄弟相残,整个家庭分崩离析。母亲整天都在抱怨自己的骨头发霉了,孙子偷吃了一点她的咸菜,竟然眼泪汪汪,喋喋不休地说:“你今后吃的东西多着呢,我已经没有多少日子可以吃了。”【7】面对小孙子的死,只是吓了一跳,就赶紧走回自己的卧室,仿佛与自己无关。山岗和山峰打架,母亲也只是准时出现在餐桌旁,不会有任何举动,最后回到自己的屋子里,躺在床上,等待死亡。从母亲就可以窥见这个家庭情感的淡薄,暗示家庭的衰败。山峰踢死皮皮后,山岗默默地筹备杀死山峰的计划,他将山峰绑在树上,在脚底涂上烧烂的肉骨头,让捡来的小狗舔,最后山峰笑死了。兄弟之间没有了所谓的情义,平常的风平浪静一旦被打乱,整个人都是疯狂的。
第二方面,两性关系。首先,无论是爱情关系,还是夫妻关系,在余华的小说中都模糊了界限。《世事如烟》中瞎子很喜欢4的声音,在4投江后,他在江边坐了三天,江水里传来4流动般的歌声,第四天,瞎子也走进了江中。3的孙儿是一个已经十七岁的粗壮男子,可依旧与祖母同床,最后还有了孩子,在3走后,她的孙儿常常坐在门槛上丧魂落魄地看着4的房门,整个人处于一种无意识的状态。小说中的两性关系,余华用一种暧昧的手法展现出来,荒诞又可悲。其次,儒家文化构建了“夫敬妇齐”、“琴瑟和鸣”的夫妇伦理规范,两性应该遵循的贤和礼,在余华小说中却显得很淡薄。《现实一种》中山峰面对孩子的死,他把自己的情绪发在自己的妻子身上,骂她,打她,在丈夫身边一直小心翼翼的。皮皮学着父亲打母亲那样,对准堂弟的脸打去一个耳光。在这个家庭夫妻关系充满暴力,没有丝毫的温情可言。传统文化中的夫妻关系,《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和焦仲卿是典型的,以礼相待,相濡以沫。然而在余华的笔下,两性关系变得模糊混乱,充满了暴力因子。
先锋时期,余华打破了儒家所宣扬的伦理关系,用这种方式让人们去思考我们正在经历的世界,然而作者在文中并未建造出新的伦理关系,只是发现了问题。九十年代开始,余华慢慢调整自己的创作,发表了《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三部小说,这三部小说对“人”以及生存问题投入更多的思考,也对传统的伦理关系做了进一步探讨。
三.对“礼”的挣脱
儒家强调克己复礼,就是一个人能够克制自己的情感,每件事都归于“礼”,人们不能为所欲为,从而达到“仁”。《礼记·经解》在说明礼的作用时指出:故以奉家庙则敬;以入朝廷,则贵贱有位;以处室家,则父子亲兄弟和;以处乡里,则长幼有序......。故制朝觐之礼,所以明君臣之义也;聘问之礼,所以使诸侯相尊敬也;丧祭之礼,所以明臣子之恩也;乡饮酒之礼,所以明长幼之序也;婚姻之礼,所以明男女之别也。【8】这说明,儒家礼学中的朝觐、聘问、丧祭、乡饮酒等礼,是一整套习俗和仪式,儒家的理想是通过这些仪式和习俗,养成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一定的关系观念和伦理观念,形成一种文明社会的理想秩序。【9】然而从余华的小说中,我们更多的感受到对“礼”的挣脱,大家处在一个没有秩序的世界。
《古典爱情》讲的是才子佳人的故事,贫寒书生柳生进京赶考,途径一座城,遇见绣楼一位女子,两人产生情愫之后的一系列故事。在后面的发展中,柳生再次上京赶考,却发现万物凋零,一路上尽是些行乞之人,偶然间,柳生发现菜人市场的存在,男人将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带到市场,幼女被拖入棚内,将手臂放在树桩上,店主拿起利斧猛劈下去,骨头被砍断,店主将砍下的手臂卖给行人,妇人忍受不了就一刀杀死了自己的女儿,然后看着女儿被肢解,一件一件卖给别人。柳生逃出这个地方,来到一个酒店,在这里他遇见了沦为菜人的小姐。一位顾客要吃新鲜的肉,伙计就去砍掉了小姐的腿,柳生跑到厨房看见了血肉模糊的绣女。余华的描写是残忍的,当大家都在期待美好的爱情发生,他却安排这样相逢,将人置于残酷空间,让人去思考。在作者笔下,这个世界是没有“礼”的,太平年代,每个人都彬彬有礼,柳生写的宋词绝句,画的无骨花卉被众人追捧,而一旦处于生死存亡时刻,人们会摘掉面具,展现人性最丑陋的地方。曾经的这里,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房屋稠密,人物富庶,人人有礼。灾难面前,一家之主可以为了活着,就把自己的妻子女儿送到菜人市场,任人宰割,人们也心安理得的买着人肉;为了吃新鲜的肉,伙计没有犹豫地砍下绣女的腿。有的时候,活着真的比死还痛苦。余华对“礼”的挣脱,把残酷的现实揭露出来,让人们直面现实,去思考我们的人性究竟是怎样的。
《古典爱情》体现的不止是个人的“失礼”,余华要谈的是集体、整个社会的“无礼”状态。鲁迅在自己作品中塑造了“看客”形象,鲁迅写了人们的冷漠,集体无意识的状态,《药》看行刑的人颈项伸很长,就像鸭被无形的手捏住,向上提着。华老栓的鲜血馒头,让“看”与“被看”的关系慢慢走向“吃”与“被吃”。多年之后,余华通过自己冷静地观察,描写人们对“礼”的挣脱,打破传统的仪式,探讨集体“无礼”的问题。
四.结语
《鲜血梅花》题材上是一部传统的武侠小说,以“复仇”为主线,然而作者不是要讲江湖恩怨、儿女情长,而是通过阮海阔的复仇之路,让他更加清楚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就是作者颠覆性的解读。先锋时期的余华没有按照传统的写作,注重小说的人物、情节描写,反而是忽略了这些因素,写作风格别具一格。余华小说对儒家文化一定程度上的反叛,一方面是与自己的生活环境有关,余华在医院长大,见过很多生离死别与血腥场面,这在先锋小说中都有所体现;接受的文化也深深影响着余华的视野与写作。另一方面是余华与这个世界的紧张对话关系,他一直用自己的眼审视着这个世界,撕破面具,一切都是那么丑陋,所以余华打破原有的圈子,走了出去,用更加自我的方式宣泄这个世界的荒诞,先锋小说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文学空间的可能性。作者不是传统的作家,对儒家文化所宣扬的东西有时更是背道而驰的,余华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知道自己要拿起什么,去击碎什么,彰显先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