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基于课内外阅读有效融合的教学
2018-11-28王轶
王 轶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真州小学,江苏扬州 225000)
引 言
关于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关系,叶圣陶先生早于1941年就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指出,要“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文章作辅佐。[1]”因此,对于整本书的阅读教学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笔者认为,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融合是落实整本书阅读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从“衔接”走向“融合”,着眼文本的独特处
每一本书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教师需要准确把握这本书的写作特色和作者的风格,采用针对性强的教学策略来提高阅读效率。《呼兰河传》的独特个性首先在于它不是儿童文学作品,其次它展现的是我国20世纪20年代旧社会一个北方小城人们的生与死,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远。
在上课之前,笔者对学生的阅读情况作了了解,发现自主学习能力强、热爱阅读的孩子早就读过这本书了。学生不缺乏阅读的兴趣,他们缺乏的是对于这类小说的阅读方法。基于此,笔者先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将“讲课文”变成阅读推进的过程,把对整本书的教学定位为交流指导课,从而真正促进了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融合,提高了阅读效率。
二、从“内容”走向“阅读方法”,教在学生困惑处
名家作品中的精彩内容不胜枚举,难以割舍,教学设计容易陷入内容的窠臼。因此,教师必须明确有效的阅读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读懂一本书,应由一本到一类,让学生学会阅读。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从环境、人物、情节、作者几个维度,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领悟小说的主旨,初步习得阅读小说的方法。
笔者发现,真正能让学生兴奋的是那些读不懂或读不出的东西,如小说的语言特色、主旨、阅读小说的方法等。于是,笔者决定在课前先讲解绘本故事《跟祖父学念诗》,将其作为两节课之间的过渡。本课可以分成三个层次:首先,了解环境,感受呼兰河小城的严寒和人们的迷信,体会茅盾对其的评价“叙事诗、风俗画”;其次,评价人物,梳理情节,感受呼兰河人民封建愚昧的思想,体会茅盾的评价“凄婉的歌谣”;最后,联系作者生平,深入领悟《呼兰河传》的主旨。笔者尝试在引领学生逐步理解整本书主旨的过程中,教给学生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
三、从“教学”走向“让学生学”,让学习真正发生
确定了教什么,接下来就要确定怎么教。余文森教授指出:“真正的好课,不是教师出彩,而是学生出彩。[2]”简言之,出彩要出在学生的学上。对于单篇课文的教学应注重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对整本书的教学同样如此。《呼兰河传》是一部小说,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笔者将教学的立足点定位在了“聊书”,并依据书的结构将三个学习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始终:(1)聊小城,初步感知环境;(2)聊人物,感受人的愚昧与封建;(3)聊作者,领悟写作目的。笔者以理解小说的主旨、习得阅读小说的方法为“球心”,以聊为“半径”,形成一个阅读的场,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循序渐进地走进书籍,走进萧红的世界。围绕三个主体活动,根据学生理解的难易程度设置了以下不同的学习活动:
(一)品语言猜风俗,走进不一样的小城
《呼兰河传》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让其了解书中故事的环境非常必要。开篇萧红便用独特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呼兰河的严冬图。笔者让学生速读并圈画出反复出现的“裂”字来感受小城的严寒,同时巩固课文中“反复”的写作手法,体会作品叙事的特点。由于《呼兰河传》所描写的社会距今已经将近一百年了,要想深刻理解作品,更要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笔者让学生根据书中的插图猜习俗,以此理解茅盾先生的评价——风俗画,再让他们找出这些习俗的共同点——都是为鬼而作,使他们感受呼兰河人的迷信思想。
(二)评人物理情节,感受不一样的社会
萧红深受鲁迅的影响,在作品中深刻地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和对人性的摧残,并对人们愚昧落后的思想给予了嘲讽与抨击。那么,如何让学生轻松走近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主旨呢?首先,笔者将第五章作为重点研读内容,创设了“设计人物名片”和“争当小侦探”两个既有趣又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为学生走进作品提供巧妙的入口,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笔者试图结合有二伯和冯歪嘴子的名片教给学生阅读的策略。其次,笔者让学生快速浏览第五章,同桌合作,用习得的方法为小团圆媳妇设计名片,使学生在认识人物的同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梳理情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再次,让学生争当小侦探,寻找杀害小团圆媳妇的凶手。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再次进入小说,使其进行深层次的阅读,并让他们交流寻找依据,并将自己对凶手的评价进行板书。最后,笔者通过学生的板书总结出了造成人物悲惨命运的原因——人们的迷信、残忍、愚昧、冷漠,他们害了小团圆媳妇,也害了自己。学生通过三个重点人物的名片寻找到了人物之间的共同点,感悟到了作品凄婉的基调。
(三)看名片识作者,体会不一样的作品
《呼兰河传》是一部自传体回忆性小说,要想更深入地理解它还需联系作者的生平。第一,笔者出示了作者的名片,并让学生抓住一连串的数字说说自己的发现。学生由“七岁丧母”认识到了萧红的童年并不幸福,唯一疼爱她的只有祖父。第二,笔者引读“祖父戴大草帽,我戴小草帽……”与课文形成呼应,同时深化了学生对萧红寂寞心境的感悟,使他们体会到萧红对祖父深切的怀念之情。第三,笔者联系萧红自十九岁逃婚离家后在外漂泊了十二年的坎坷经历,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记忆中的后花园不再是座普通的园子,而是能给她温暖的精神家园,是她永恒的梦想。第四,笔者让学生配乐朗读“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学生的声音变慢了、低沉了,他们的阅读感受不再是原本的那种自由、快乐了。第五,笔者扣住萧红是在三十一岁离世前一年完成的《呼兰河传》,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及板书归纳出作品的主旨。
四、从“一本”走向“一类”,致力于更广泛的阅读
课终,笔者向学生推荐了两本书,一本为《萧红小学生读本》,意在让学生由作者的一本书走向同一作者的更多作品,感受萧红独特的写作特色。萧红的很多作品写到了后花园和祖父,借此可以丰富学生对《呼兰河传》的理解。另一本为《城南旧事》,意在让学生由一本书走向一类作品,笔者试图引导学生运用本课习得的方法去理解这部作品。
结 语
实践证明,课内外阅读的融合能有效地促进对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是“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一条重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