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本特质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转变
2018-11-28陈瑞芳
陈瑞芳
(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小学,江苏南京 210000)
引 言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文本特质进行分析,尤其注重对体裁题材、语言特色、艺术手法等内容的分析,促使学生对文本展开多元化的解读。
一、关于语文文本特质的思考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专务,包括听、说、读、写的训练。[1]”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科性质和地位的阐述有:“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2]”语文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程,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程。既然如此,无论是面对什么类型的课文,语文教学都不应该只是“雾里看花”“越教越难”了。
二、把不简单的课文变简单
怎样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呢?在语文教学这个庞大的系统中,既有字词句,也有篇章结构;既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也要进行读写训练。如何把不简单的课文变简单呢?
(一)提炼简约的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中要教给学生的东西太多,可是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因而教学一篇课文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需要老师深入研读教材和内容,发现那些学生需要的、有用的东西,有所“取”,有所“舍”,把教材的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
例如,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时,笔者提出问题:“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你从哪里感受到的?”紧紧围绕这一中心问题,让学生展开读读、画画、想想、议议、再读读等学习过程,在不断的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教师的点拨、启发和引导下,学生边阅读边体会,从而使学生对人物的理解和认识不断完善、提升,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教师要抓住教学重点,直奔主题,集中时间引导学生学透彻、学到位。这种化繁为简、大胆舍弃,凭借教材中的“核心内容”训练学生感悟语言文字、提升语文素养的做法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只有“简简单单的教学内容”才会使教学效果更明显。
(二)设计简化的教学环节
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灵活设计一两个能支撑起整个教学进程的主干问题,来带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避免环节转换中的混乱和无效消耗。
例如,在学习《庐山的云雾》时,笔者设计的第一个教学环节是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二节的内容,并围绕“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提出问题:“庐山的云雾有哪些姿态?文章都写了哪些地方的云雾?”从而引导学生体会“总分”的结构方式,以及体会如何通过想象用打比方的修辞手法将云雾的样子写具体。笔者设计的第二个教学环节是学法迁移:让学生自读课文第三节的内容,找出中心句,让学生在理解云雾的瞬息万变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庐山云雾的迷人景象。笔者设计的第三个教学环节是练笔运用:让学生利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写自己熟悉的一个地方。整个教学流程简单而流畅,课堂脉络清晰,板块设计简单。
一节课如果没有简洁的教学环节,学生的思维就会在环节的切换中应接不暇,精力和智慧就会白白耗费在教师不停的问题转换中。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环节能让学生自读自悟,静下心来读书与思考。
(三)运用简便的教学方法
在一些观摩课、评比课上,各种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总是层出不穷。从课件展示到小组合作,从花样朗读到表演课本,从体会感悟到自由辩论。似乎不这样做,就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就不能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其实不然,过多花哨的方法剥夺了学生与文本的直面接触,取得的只是表面的热闹和精彩,缺失的是实实在在的语文训练。课堂不需要“作秀”式的表演,而是要以学生为中心,把课堂还给学生,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有效构建。课件简单实用,才能真正做到辅助教学而又不喧宾夺主。
三、让简单的课文不简单
教材中也有一些文章篇幅短小、内容浅显,教师常常觉得没什么要讲的,学生都能够理解,因而提不起教学热情来。教师教得枯燥,学生也学得索然无味。那么,如何让这类简单的课文变得不简单呢?
(一)潜心钻研教材,丰富课文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教学要凭借教材,但不能囿于教材,处理教材要有创意,对教材作适当的组合、拓展和延伸,把文路、教路和学路三者和谐地统一起来,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要想让简单的教材不简单,教师就要借助教材,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效地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充分挖掘教材内在、外在的资源,恰到好处地设计课程训练。例如,在教学古诗《望月》时,可以借由文本延伸到品味“写月”的诗句,感受借月抒情的表达方式。这样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国诗词文化的境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愉快、轻松、高效率地学习,接受文化的熏陶。
(二)挖掘教材留白,深入课文内涵
“留白”是指课文中某些内容有意不写,或写得简略,叙述描写留有发挥余地的地方,以达到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作为教师,要善于开发教材的留白空间。例如,《爱之链》中,作者抓住了人物的表情、语言、动作,通过环境描写刻画了一幅幅生动感人的画面。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借鉴后,可以设计乔依和老妇的告别场面,让学生猜猜他们会说什么、表情怎么样、有什么样的动作,等等。
补充留白不仅是对课文中心的理解和升华,也是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进行考查的一个契机,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拓展空间。
(三)链接生活实际,超越课文内容
长期以来,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将学生定格在一个狭小的天地里,把教科书当成了语文教学的唯一。简单的课文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时机,让语文学习从课内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生活,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丰富了语文学习的内容。例如,在学习了《给孩子们的一封信》后,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冰心的《寄小读者》。在学习了《最后的姿势》后,让学生搜集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抗震救灾英雄的动人事迹,组织开展英雄故事演讲会,设计一期防震小报,组织学生了解地震知识,增强抗震自救能力。
结 语
综上所述,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改变教学方法,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课文的“语文味”,让学生理解不同的文本特质。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提高,思维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综合性学习能力才能比过去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