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浅析
2018-11-28辽宁阜新高等专科学校马立强
辽宁阜新高等专科学校 马立强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一元在职业学校,另一元在企业完成的。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学校接受理论学习的同时,又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而“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我国在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推出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指以实践能力为本位,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思路,实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融合贯通的职业教学模式。
“理实一体化”教学与传统职业教学模式相比有两个明显本质特征:一是将职业理论教学和职业实践教学融为一体;二是在职业理论和职业实践融为一体的教学过程中,始终突出职业技能培养。“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在特定的场所,通过企业老师和学校老师与学生共同完成某一教学课题和教学任务。企业老师的教学更接近企业实际生产,凭借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与职业理论教学、职业实践教学、技术服务融合于一体,使学生的职业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得到大幅提高。
1 汽修“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课程体系构建
汽修“理实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包括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就汽修专业而言,传统的专业课程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有配套的“教材+实训指导书”,教学实行的是理论老师讲理论,实训指导老师讲操作的“先讲后做”的教学方法。而“理实一体化”的课程结构是理论课和实践课一体;“理实一体化”的课程内容是教材一体化,把理论知识与技能性知识融为一体。汽修“理实一体化”教学课程和教材的开发,依据汽车维修岗位能力和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注重实用性和有效性。实用性即课程标准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专业技能为目标,以行业标准为标准,结合汽车维修行业和企业生产实际。有效性即课程内容要与实际生产对接,要准确把握汽修课程间相互衔接、内容递进等。
2 汽修“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课程组织和实施
2.1 汽修“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训设施的建立
(1)改建模块实训室。为了更好地适应当今汽修教学要求,尽最大可能地节约教学资源和优化教学设备,根据汽车专业模块的划分要求改造现有的汽车职业技能实训场,建立“理实一体化”教室。开发“汽车模块系统配套教具”满足汽车实训教学。同时实训场所大力引进数字化和信息化教学手段,使虚拟仿真教学设施日益完善,使汽修教学化管理与现代社会信息化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2)校企合作,实现“双赢”。依靠学校单方投资很难满足“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要求,引企入校是实现实训条件一体化的有效途径。学校提供汽车维修场地,企业在校内建厂联合生产,从而实现企业资源为学生所用,学生为企业提供用工支撑。“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最大优点是经济发展、市场变化和学生就业联系更为紧密;但不足之处是学校和企业各自经营目标和理念不同,“教学”和“生产”往往不能完全合拍,这需要学校和企业更好的沟通,实现“双赢”。
2.2 汽修“理实一体化”教学师资队伍的建立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中,对汽修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理论到实操,不仅要求专业教师具备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具备汽车维修技师的操作水平,才能在授课过程中进行规范、准确的操作演示。这是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关键。
虽然,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目前还没官方的统一标准。但是,职业院校应当把“双师型”教师培养做为重点任务来抓,职业院校应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去挂职锻炼;职业院校应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工厂生产管理,把专业教师培养成为师傅和老师共同体;专业教师还应主动参加相关专业的技能考证,获取高等级技能证书;政府也应出台相关政策和激励措施,组织教师参加新技术培训,及时充电,调动专业教师学习的积极性。
2.3 汽修“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建立
汽修“理实一体化”教学即“教、学、做”一体化。在教学管理等诸要素得到满足时,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成了必然。汽修“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通常是“先讲后练”或“边讲边练”,即教学和实习过程中,针对学习的项目和模块,教师先进行原理和操作方法的知识讲解及演示操作,使学生对专业知识有一个“理性”认识,对汽修过程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为实际操作打下“理论”基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练习,用“理论”指导“实践”,把“理性”转换为“感性”,从而掌握实际技能。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围着“实践”和“技术”做文章,教师以实践的口吻、技术的角度“教”或“讲”,达到“讲以致用”,学生则认真去“学”和“做”,从而“学有所获”。
大量实践证明,汽修“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满足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的最佳途径,符合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围绕汽车维修专项技能,将“讲、练、考”集于一体,在真实汽修实训环境或仿真条件下,将讲授与实践环节交互进行,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练就技能,陶冶情操。
3 汽修“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考核与鉴定
汽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一个有机整体,建立有效的考核原则和方法,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形成一体化考核体系。教学质量评价分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应遵循能力本位、过程为主、主体多元等原则。“理实一体化”教学打破原有的学科教学体系,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变化,导致考核环节随之发生了相应变化。
应重视职业技能考核,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是一项国家级考试,是由第三方参与的考核评价,更能检查出教学质量的好坏。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是检验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也是一体化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4 汽修“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操作流程
汽修“理实一体化”教学应当按照一定的操作流程进行,尽管课程知识和要求不同,在操作细节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他具有一定的共性,即具备基本通用操作流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流程:课前准备→学业传授→综合训练。
4.1 汽修“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课前准备
汽修“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核心就是强调以现场教学为重点,突出工作本位学习,将理论与实验、实习、以及技能训练融为一体,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丰富的学习环境,模拟工作环境现场,以教学内容和现场条件为依据,进行精心的课前准备,在备课时要做到“三备”:即备教案、备教学清单、备教学现场。
4.2 汽修“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学业传授
汽修“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将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的学知长技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保持“理实一体化”的思维,始终遵循“讲练结合”原则,在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上必须兼顾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有机统一,注重强化技能、技巧的形成。对于每一次“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应遵循以下教学环节:组织教学→入门指导→巡回指导→课程回顾。
4.3 汽修“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综合训练
汽修“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综合训练是一体化教学课程的多个课题或所有课题结束后,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回顾,对操作技能进行综合化训练,提高理论及技能水平,形成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综合训练阶段既是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拔高阶段,又是为学生职业技能鉴定打好基础,同时也是和企业实践过度连接的关键阶段。
(1)教师要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穿针引线,找出重点、难点,把相关知识有机联系起来。操作技能方面应选择最为典型,最有代表性、综合性的工作任务进行训练。
(2)学校要贯彻“产教结合”与“工学结合”原则,实现学生实训项目与企业工作任务合二为一。这样,不仅使学生在综合训练的过程中增加成就感和自豪感,而且降低了实训成本,实现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3)实训教学的综合训练过程,虽是学生的独立操作阶段,但教师必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不可粗心大意。这一阶段学生的习惯性错误将更加凸显,需要教师加大矫正、指导的力度。此外,这一阶段也是安全事故多发阶段,因此,教师必须按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做好检查与指导,及时纠错,杜绝事故隐患。
5 汽修“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效果
(1)汽修职业技能操作训练与专业理论相对应,紧密衔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理性与感性的同步提升。汽修“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一段教学时间内,只把一个总成部件结构作为重点的教学对象。从构造到修理工艺再到故障排除,从汽车理论到实践反复认知的过程只有这一个,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对该总成部件结构系统的完整知识。
(2)汽修“理实一体化”教学增加了汽修师生直接接触机会,教师能观察到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有利于教师切合实际地从不同视角,用不同手段加以指导,因材施教,以满足职业院校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3)职业院校汽修学生在专业技术理论指导下掌握了总成的解体、零件的检修、组装及调整,既保证汽修实习教学的质量,又保证教学设备的完好,职业素养和职业责任心也得到了培养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