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课堂读写,探寻语文本真
2018-11-28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城南小学陈洁珣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城南小学 陈洁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依据这样的理念,我们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留出了充裕的时间让学生阅读、理解文本,关注师生互动、生生交流,然而,囿于认识偏差和传统阅读教学的方式,当前的阅读课堂教学仍存在着重朗读轻动笔的现象,致使阅读意义片面化,引起读、写的割裂。“不动笔墨不读书”,在引领学生“读”时,巧妙地融入“写”,这正是现代语文课堂的需要。我们要从读中描绘写的起点,点燃学生的情感,活跃学生的思维,做到“语”出成章,妙笔成“文”。
写,可以反馈学生的阅读实况;写,可以引领学生思维走向深刻有序。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关注对学生动笔的指导,可以襄助其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那么,我们如何找准写的契合口,写出语文的精彩呢?
一、扣词写,充实词语的要义
佳词妙句常常是情感的着力点,思想的灿烂处,更是敲击学生思维火花的最佳契合点。而有些词语是抽象的,怎样使学生化抽象为具象呢?我们要关注这个“化”字,引领学生在理解个别词语意思的基础上动笔写一写,是“化”的一种途径,既巩固学生对词语内涵的理解,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在我们的课文中这样的词语有很多,如沈石溪的《生命桥》中,老斑羚牺牲自己,让年轻斑羚借助自己的身体跳到对面山崖,“猎人们个个目瞪口呆。”我鼓励学生动笔,把“目瞪口呆”的样子写具体些,通过这个词语,更深刻地感受斑羚的伟大。还有《东方之珠》中的“琳琅满目”,《美丽的丹顶鹤》中的“引吭高歌”,《荷花》中的“翩翩起舞”等词语,我们都可以借助它们训练学生写的能力,又能充实读的效果。
二、依句写,揣摩句子的意境
文本中有很多精练的语句,有直抒胸臆的,有含蓄深邃的;有运用修辞生动形象的,有句式工整启人深思的;有开门见山的,有卒章显志的。这些句子是文章的战略据点,是文章的阵地,也是我们当堂练笔的突破口。教学时老师可以列举重要句子,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找出这些句子,合作交流,发现句子的亮点,揣摩句子的意境,明确句子的作用,动笔书写自己的感悟。如:《最大的麦穗》中“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饱含人生哲理。赏读课文后,我让学生依据这句话,结合自身实际,动笔写写自己曾经抓住机遇或者错失良机的事。《落花生》中,“我们姐弟几个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其中,“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每一个词就是一篇文章,我们可以让学生任选一个来写。古诗词中的好句子更多,可以说,每一句都可以写出精彩的片段。
三、据段写,吸收表达方式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而创造的前提是模仿,我们有了好范例,就可以依据好教材美段落,我们可以模山范水,我们可以写人记事,我们也可以抒怀议论。面对优美段落,反复吟咏后,提供有效的摹写指导。采用多种渠道,可以改写个别词句,感受遣词造句的魅力;可以整体摹写,吸收文本的表达方式;可以续写故事,激活学生的思维想象。老师引领学生吟诵,学生手随心动,积累语汇,培养语感,提高驾驭文字的能力。如学习《东方之珠》第二、三、四段后,由于三段的构段方式是一样的,我提供给学生类似的题目《迷人的家乡》,让学生按“总——分”的方式进行说写训练;学习了《埃及的金字塔》第三自然段,我让学生尝试从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几种说明方法中选择一种介绍某样设施。由仿到创,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有效结合,读写能力相互转化,上出了语文课的精彩。
四、循文写,增强对教材的感悟
能入选教材的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这些文章往往别具匠心,都是读写训练的好平台。有的情节曲折,吸引学生潜心阅读;有的内涵丰盈,激起学生的静思熟虑;有的抒情浓烈,荡起学生的情感涟漪;有的结构奇巧,架设学生写作的桥梁。故而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找准文章的闪光点,或布局谋篇,或遣词造句,或表情达意。遵循学生的审美情趣,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确定一两个主题,指导几种写作技法,我手写我心。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中释疑、理解、感悟、摹写,进行拓展延伸性动笔训练,诱发学生崇德尚能、知行合一、写出真我。学生在自由自在的书面表达中,闪耀着悦读的光芒,迸射出畅写的潜力。
五、补白写,展开想象的翅膀
留白是中国书画艺术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我们的语文教材中也常有留白现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些留白看似“无”实“有”,为读者留下了无垠的思维空间。所以,我们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留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无中生有,让学生的手笔起来,刻写独特感受,畅享读写的快乐。老师指导学生“补白写”,依据已有印象和生活体验,筛选、重组、想象、创造、修缮、完善,把作者的“疏漏”之处矫正弥补,老师还可以营造氛围,指引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展开想象的翅膀,使语文课变得更加充盈有趣。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写彭德怀在战士们没有食物的情况下,他狠心把和他出生入死的大黑骡子杀掉充饥时,课文中写道:“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这儿的省略号是一个难得的训练点,因此我让学生接着写下去。因为读了前面的课文已经知道,大黑骡子与彭总一起爬雪山、过草地,彭总已经把它当作朋友、战友、亲人,所以这个时候学生有话可说,有情要抒,我顺势给了他们一个表达的机会。学生洋洋洒洒,一会儿就写了很多。思想在这里灵活自如地穿梭,个性在这里如鱼得水地张扬。练在刀刃上,练在火候时,效果很好。
语文素养只有在灵动的语文课堂中才能得到有效提升,“写”与“读”相辅相成、水乳交融。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时刻铭记,“写”是语文教学的中流砥柱,我们要善于开掘教材的宝藏,“读”有法,“写”有据,“读”“写”有机融合,上出精彩高效的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