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的方法
2018-11-28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赵琳博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 赵琳博
语文学习仅停留在教材上是远远不够的,要进行课外延伸,才能学到更多新知识。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所以教师要有效指导,帮助他们实现阅读。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完善的体系,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感受到文化的魅力,逐渐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一、营造阅读氛围
环境对人影响非常大,有着极强感染力,使人自觉参与进来。首先让他们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是提升自我的一个过程,在文化中受到良好熏陶。其次是在班级里面建立图书角,大家一起分享自己读物,有利于调动起积极性。最后留出足够时间给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去选择书籍,会起到事半功倍效果。在传统观念影响下,认为阅读是枯燥无聊的,根本没有心思投入进去。但是在浓厚氛围的影响下,观念就会发生改变,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在课外阅读中,通过和教材对比,就会发现不同,了解知识之间联系和规律,总结出丰富经验,不断提升阅读效率。
二、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让人对事情研究乐此不疲,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教师要抓住学生身心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读物,最好涉及感兴趣话题,这样能够拉近彼此距离,产生一种亲密的感觉。教师在阅读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的生动形象,将大篇幅理论讲述出来,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在兴趣指引下,阅读变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情,学生完全沉醉其中,理解中心思想和表达的情感,与作者内心深处产生共鸣。让兴趣成为打开阅读大门的钥匙,尽情领略其中风采,不断提升文化修养。在自主探究中会激发强烈求知欲望,学生会对课外阅读充满浓厚的兴趣。
三、合理选择读物
小学生由于认知水平不高,所以在选择课外读物的时候都是处于个人主观意志,通常是故事性比较强的内容,严重缺乏教育意义。表面上在认真阅读,实际上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浪费了大量时间。教师要发挥出指导的作用,对课外读物做出正确选择,包括难度、内容、类型等各方面,保证对学习有很好的帮助。要追求精而不是量,例如可以选择经典名著让学生去阅读,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促进自身健全人格形成。如果只是一味追求大量阅读,那么学生会感觉到厌烦,无形之中产生了压力,长此以往就丧失了兴趣,所以要合理地拿捏才对。
四、举办阅读比赛
现代社会竞争非常激烈,只有保持自身优势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所以要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在班级里面举办课外阅读比赛,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积极性,过程中学习他人身上优点,来弥补自身不足之处,有利于实现共同进步,从而提升整体阅读水平。小组比赛也是一种很好形式,将所有人按照性格、能力、爱好等分成不同小组,保证每组水平基本在相同层次,不会有太大的差距。比赛中可以培养他们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意识到集体的重要性。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而且要注重学生发展,培养成优秀的人才。
五、安排阅读时间
课外阅读是一种很好的习惯,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意识,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不是阅读时间越长,效果就会越好,有时反而会事与愿违。教师要指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例如阅读半小时要休息十分钟,在学习中要做到劳逸结合,才能实现知识的内化。《吃水不忘挖井人》讲的是在革命年代,为了让乡亲们喝上甘甜的净水,毛主席带领战士们挖了一口井,告诉学生要知道感恩。立足于教材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拓展,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材料,学生会进一步加深理解,构建出完整体系框架。合理安排阅读时间目的是提高效率,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
六、注重因材施教
在一个班级里面,每个人基本情况和学习能力都是不一样的,一刀切方式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为了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要采用因材施教方法,会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促进整体进步。每个人阅读方法不一样,有的人节奏比较快,全部通读完才能理解中心思想;有的人在阅读中会思考问题,在理解的前提下去阅读。由此可见,教师要对学生实际情况有全面了解,在课外阅读中有效指导,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找到适合自己方法,阅读起来会变得比较轻松,减少不利因素影响。要发挥出因材施教作用,综合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指导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
七、养成良好习惯
课外阅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坚持下来才能看到效果,必须保持良好阅读习惯才可以。习惯可以提高学生自律意识,使之形成严格的时间观念。制定出一份合理阅读计划,保证每天都有一小时的阅读时间,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书籍,在潜移默化之中实现进步。文章中会包含很多优秀精神品质,例如舍己为人、坚持不懈、爱国主义等,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讲了雷锋叔叔每时每刻都在奉献着自己,给别人带去温暖。鼓励学生向雷锋叔叔学习,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给他们带去帮助,自己也会感觉到快乐。
八、善于总结经验
课外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善于总结才能发现其中联系和规律,从而不断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对比发现,虽然两篇文章表述主题不一样,但是在结构、写法等方面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实现知识融会贯通,达到灵活运用的地步。在保持一段时间之后,看看自己在哪些方面有所提升,包括阅读方法、速度、节奏等,只有不断总结才能实现进步。发现自身存在不足之处,要进行针对性练习,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就会在原有基础上实现突破。当阅读中遇到不懂地方要及时向教师咨询,消除内心存在的困惑,思路会更加清晰。在不断改进中走向完善,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进一步加深对课外阅读的理解。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的方法探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大大改善学习效果。教师要采用多样化手段,这样才能满足不同需求,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提升自身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