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子》的为人处世之道及其当代价值

2018-11-28

文学教育 2018年26期
关键词:私欲世人圣人

孙 琪

《老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智慧的精华,亦是先民哲学经验的深刻总结。历代讨论《老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学术背景的人可以从中体味到不同的智慧。本文立足于《老子》传世文本,从中吸取其有益的人生哲理,拟从“寡欲养德”、“知足”、“包容心”、“辩证地看待人生”、“适当示弱”、“不断学习”六个方面为当代社会文化视野下的人们提供可供借鉴的先民最高智慧的为人处世之道。

一.寡欲养德

在当今社会人本思潮的涌动下,过于强调人的本能的动物性而不同程度的忽视了人的社会性。这样,强调《老子》的寡欲思想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老子》认为人类必须“少私寡欲”,要做“致虚守静”的功夫,“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所谓的“虚”即是一种心灵空明,无私无欲的本真状态;而“静”则是一种波澜不惊,外物不扰的至真境界。“致虚守静”无非就是去私欲,做到心灵空明宁静,不受外物干扰,如此才能“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除此之外,还必须得做“塞兑闭门”的功夫。“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只有把自己的欲望之“兑”、之“门”塞闭住,才能终身不劳苦;一旦开启欲望之“兑”、之“门”,则会终身不救。因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圣人之所以谓之“圣人”,无非就是其行为欲望顺应人的本性,没有过分之欲望,圣人也需穿衣吃饭,然而圣人的私欲仅限于此而已。过分追求一种绝对的无私无欲不也是一种最大的欲望吗?所以圣人都是顺应自然的合理的非人为的无私无欲。

人类做到了去除人为的私欲,回到本真状态,就能够达到“宠辱不惊”的境界。《老子》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夹杂着个人私欲的“宠辱”,无论是得宠还是受辱,自己都会受到“惊”的。一个夹杂着私欲,一心只想着自己前途命运的人,一旦得到上级的宠爱信任,他会尽其所能巴结逢迎这赋予他所谓的“宠爱信任”荣誉的赋予者,也就失去了被宠者自身的尊严和人格独立性,同时他的内心也不会安宁的,他会时时担心这既来之的“宠爱信任”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被其赋予者夺走,使得自己的人格加速丧失,进入恶性循环,始终处于“惊”之状态中。然而一旦此人“受辱”,其心理上便更难接受这既成的事实,其“惊”也不在“得宠”之下。故为“宠辱若惊”,“宠为下”。而想做到“宠辱不惊”,保持独立的人格,就必须除去心中人为的私欲,去培养人的本真的“德”。“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蛰,攫鸟猛兽不搏”,做到有“德”之人,外物都难以伤到自己,“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二.知足

《老子》要求人类应该去欲而培德,去除人为的私欲,培养本真的本我之“德”,其对内途径便是“知足”。

《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其意思便是告诫世人应该学会知足。《老子》认为,拿一个器皿盛东西,贪婪的人们总想多往里面盛,于是不断往里面加东西;然而器皿的容量是有限的,一旦盛放的东西超过其容量,多余的东西就会溢出来。《尚书》中亦有此意,“满招损,谦受益”。同样,一把宝剑要想让它长久的保存下去,正确的做法不是要让它变得刀口锋利,那样只会让它很快变钝,最终消磨殆尽;只有保持其钝的形态,才可“长保”。所以,“持”东西未必非得“盈之”,学会知足,知道“已”之,才会使既得的不会成为将失的。所以《老子》又说“知足者富”,只有学会了知足,才会“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才能做到“知足之足,常足矣”。而“祸莫大于不知足”,人一旦拥有了无止境的贪婪之心,一旦不知足,灾祸必将降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惟有“知足”、“知止”,才“可以长久”。

同时,做到“知足”还必须得有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不图回报,不居功自伟。“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只有做到这样,方能“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从来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当然不会失去,因为它本来就不是自己的,自己偶然得到,又偶然丢掉,何谈真正的失去呢?自己应该努力去做,为“万物作焉”奉献自己微薄的力所能及的力量,去“生”、去“为”、去“功成”,一旦这一切都做完了,剩下的就是静待天命而已。所以,人应该学会“知足”,不要去过度地追求最后的不可得的名利,即使追求到了,一时轰轰烈烈的,名利也终将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任何事物达到其巅峰状态,再发展下去,必然是往下的,甚至是质变性的惨痛,“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除此之外,学会知足还应学会不过分追求完美,过分追求完美就是最大的不完美,“大成若缺”,“大辩若讷”。

三.包容心

《老子》去欲培德对内为“知足”,其对外则为“包容心”。《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人们在评价某一事物是“善”的同时,在人们的观念里或者说潜意识里,“恶”同时也就存在了。与其说是世间本有“善恶”之分,不如说是人们意识里的两个同源异流的分支。事物或者人本无善恶之分,所谓的“善恶”不过是人们根据其对人类自身需求的满足程度而做出的主观能动性的选择。人们认为“善”的东西从某些方面来说未必一定就是善的,认为“恶”的也非绝对的不可饶恕,“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所以,《老子》要求人们不要拘泥于具体的可见的善恶之分,“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人们需要有一颗包容之心,对人对事,切不可过于苛刻,事不可做绝。《老子》说“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老子》这里明确要求人们学会“和光同尘”的本领,包容一切的勇气和智慧。

当然,《老子》所谓的不分“善恶”不是说不要“善恶”,也不是说没有“善恶”,相反,《老子》是支持“善恶”之分的,它说“上善若水”。只不过是《老子》说的“善恶”不是绝对的,它认为“善恶”是相对的,“恶”的东西通过“道”的作用可以转化为“善”的东西,而“善”的东西失去了“道”的化生同样会堕落为“恶”的东西。《老子》能够看到“善恶”的相对性,从而可以以包容万物的心胸囊括人世百态。

四.辩证地看待人生

整部《老子》充斥着辩证法思想,《老子》善于从世人看不到的相反的方面来论述人生,在人们大力追求“有用”的时候,《老子》则大呼“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盖个房子,房子的内部必然是中空的,唯其空,方能住人。“空”在世人看来是“无用”的,正是因为“无用”,所以才能住人,正是房子的大用。所以“无之以为用”。然而,《老子》在大力强调“无用”的同时,并没有否定“有用”的作用,《老子》说“有之以为利”,只有“有”,才能完成后续的工作,谈“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所以“有之以为利”。

《老子》说“曲则全,枉则直,漥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任何事物都有其正反两面性,看起来似乎是不好的未必如同所见。可能正是因为自己知道的东西少,所以烦恼也少,一个傻子永远不会为高深的人生哲学或者社会经济学等而费脑劳心,傻子的天性就永远是傻呵呵的自娱自乐。这在外人看来是一种可悲,然而换种角度来看,傻子的无忧无虑不正是众人孜孜追求而无法获得的特殊的待遇么?傻子少了人人都有的基本的甚至平庸的智慧,却得到了众人求之而难得的天真与无忧,不正是“少则得”吗?众人多了智慧,各种人生的烦恼接踵而至,也正是“多则惑”!所以,对待人生的任何问题都不要绝对化,有失必有得。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故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刽,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圣人处世亦是做到不极端,“方而不割”,这与儒家所谓“中庸”之道又有不谋而合之意。

五.适当示弱

学会了《老子》辩证地看待人生,就学会了人生在适当的时候还应该示弱。《老子》着重剖析常理后面相反的一面,这并不是《老子》反世,而是《老子》用其睿智的眼光寻找被常人忽略了的事物的另一面。《老子》一书中强调了许多次级性的东西,例如“弱”的概念。世人都喜欢“强”,这样才符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本质,《周易》也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是世人意识里的正级性的东西,与之相对,“弱”则属于相对概念中的次级性概念。《老子》一书正是喜欢强调容易被世人所忽略的次级性的概念。《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人刚出生的时候,即婴儿,身体是十分柔软的,是“柔”的;而人去世的时候身体则是僵硬的,是“强”的。草木刚出生时随风摇摆,柔弱无比,“春风吹又生”,等到枯萎的时候,僵挺挺的。所以,有时候“弱”并非全是坏的,草木正是因为其弱,所以当暴风雨来临时它能够随风摇摆,低头折腰,故能保存全生;而坚强的树木不肯随风摇摆,非要和不可抗拒的力量对衡,结果只能是“木强则折”,被风齐腰折断,毁生灭性。“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是至柔的,随物赋形,从无自己的固定的“坚强”的形态;然而水却是无坚不摧的,看似坚强无比的巨石,实则不堪一击。再坚硬的巨石也抵不过柔弱水流一天天的不断冲刷与撞击,随着时间的流逝,巨石慢慢变小,最终消失在茫茫水流之中,然而水流依旧,毫无损益。所以,适当的时候学会适当的示弱其实是在保护自己,而不是懦弱,进退伸缩才是“圣人”之道,才是安生保性之法。圣人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圣人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外其身而身存,后其身而身先”。

《老子》讲“示弱”的人生哲学,也要求人们学会“不争”的处世之道。圣人“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正是因为圣人“不争”,所以圣人在世人所争夺的事情上不存有私心,能够公平公正且以人为先。圣人既然都不去争夺了,不参与其中了,那么世人还怎么能和圣人争呢?“夫唯不争,故无尤。”所谓的圣人之道,是“为而不争”的,这正和前面所说的要有包容心,要有无私奉献之精神相吻合,“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六.不断学习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学习需要一天天的积累,为人处世之道与日俱增;而大量学习的同时却要“道”与日俱损。《老子》的“为学日益”是好理解的,其“为道日损”理解起来则稍需用力。这里《老子》所要表达的意思并不是说学习一天天的增加,道就一天天的减损,并不是否定学习的功用;相反,《老子》在此极力推荐学习的功用,它认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事物只有经过不断的学习积累才有可能达到想要达到的高度,追求“道”也是一样的,学习是通过一天天的有形的知识载体的量的积累来慢慢完成的,阅览的知识载体越多,知识面越广,学习就越成功;“道”的追求则是一个从有到无的过程,想要追求“道”,必须时时修炼,去除自己内心的人为的私欲,达到心灵的宁静空明。所以,“为道日损”,修炼“道”每天都要减损自己内心的人为私欲,久而久之,人为私欲不断减少,“道”也就慢慢形成。但是,“道”的日损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减损的,它需要通过不断的外部学习来达到认识到减损的必要性的目的,即“为学日益”。通过每天不断的学习达到学问和人生的高度,只有这样才有更广阔的知识和人生视野,才能用自身修养的高度从“有”到“无”的修养“道”。

也就是说,“为学日益”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从刚出生的一无所知到与日俱增的无所不知,是一个一天天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通过不断的外界学习达到;而“为道日损”则是一个从“有”到“无”的过程,从刚出生时的最初的合理的本质的欲望到成长后的过度的欲望膨胀,是一个“有”达到高峰的过程,而追求“道”就是把这种欲望无穷的“有”通过高度的人生修养渐渐“日损”为“无”的过程。可知,“为学日益”和“为道日损”是一个相反相进的过程,随着学问的增高,必然意识到“损”去过度欲望的必要,必然要追求“道”;而“为道日损”也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意识到和有能力“损”去人为的私欲。所以,人生需要不断学习和静思,尤其是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里,学习能力更是重要。“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完成“道”的最终追求。

总之,《老子》一书充满了各种人生的哲理和处世的哲学,以上六条只是其书的冰山一角,虽不至于成为人人遵守之至理,亦足以资世俗孜孜名利、案牍劳形之人之振聩。

猜你喜欢

私欲世人圣人
无私无畏世人尊
回声
唐寅:世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探讨王阳明借用“树”与“根”对“致良知”的阐释
希腊神话的内在文化精神
官场圣人范仲淹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官场圣人范仲淹
世人谓我念长安
世人谓我恋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