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018-11-28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开发区国际学校王合群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开发区国际学校 王合群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和改善,小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性教育备受关注。小学基础教育中,大部分教师注重对重点学科,尤其是数学、语文知识内容的教学,而大部分忽视了其他素养的教育。在这些被忽视的素养中,审美能力尤其突出。过去的审美教育主要是告诉学生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这有失偏颇。我们应立足课程教学,引导小学生对于美的接触、理解、感受与拓展。
一、增加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当代的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改革不断开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逐渐列为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学校应当对审美教育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重视。审美教育不仅仅是告诉学生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这样简单的问题,而是在拥有良好品德的基础上传授和掌握知识,除了掌握一定的简单知识,小学生还必须懂得基本的审美,虽然无需明白“自己从哪儿来,想要去哪儿?将要过什么样的生活?”这样比较深远的问题,但是也该逐渐培养在生活学习中如何做事、如何立足于现实社会的现实问题。审美教育就是包括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去生活,去面对生活中即将到来的困难与麻烦,是乐观积极还是自怨自艾,教育人主动享受生活,掌握生活的节奏,立足于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对人的全方位的教育教导。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不能认为小学生还小,不能够自己做决定,这种做法只会让学生不会长大,不会承担自己该承担的责任,有可能让学生拒绝成长。教师应该适当将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只有充分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创造出新事物,改善旧事物。教师的观念不能对学生的想法产生影响,应该尊重学生的不同,接受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避免教学中出现以偏概全和形式主义。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引导学生进行对美的体验,比如早读时间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在脑海中绘制书中所描述的画面,让学生充分感受书中的人物形象或者美丽景色与人文精神。
二、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美
有人说,审美教育应该是在美术、音乐课堂上进行教学,语文学好文字就好,审美教育应该交给美术或音乐教师教授。但其实不然,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文字可以涵盖政治、历史、自然科学等各个方面,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关键,是语文的文字可以书写出各种各样的文章,绘制出不同的画卷,表达出丰富的情感。语文涵盖了天地物事人,语文学科拥有丰富多彩的世界。比如语文中的文章题材有很多,说明文、小说、童话、寓言、诗歌等等,语文教师可以在古诗中引导学生如何在语文学习中发现美,如在讲授北宋时期的哲学家邵雍所作的《山村咏怀》一诗时,教师可让学生先熟读课文,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于此首诗的理解,觉得这首诗形容的是什么一张画卷。教师再向学生讲解本诗的白话文意思,通过白话文让学生将这样的景色画在纸上。语文学科本身就是具有艺术性的学科,文字是艺术的缩影,通过不断地学习,让小学生逐渐领略文字中所描述的美学。
三、帮助学生乐于创造美
师生关系是建立在互相尊重基础上的友好合作,教学就是师生之间的交流过程,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小学生十分容易模仿的,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时刻保持自己谦虚谨慎的态度,保持对事物的好奇与热情,鼓励学生保持自己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帮助学生能够自己创造美。创造美最好应用于小学高年级阶段,基于一定的知识基础,学生对写作有了一定的练习,语文教师可以每周抽出一节课,或者对阅读进行练习,或者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训练。教师可以规定一个题材,让学生在两节课中进行写作,写完后,教师用一周的时间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在文章后边写上对此篇文章的建议与鼓励,好的文章还可以在每次上课前进行分享。有了教师的鼓励,小学生更倾向于自己多积累知识,主动创造美的文字,或是通过语文学科发挥自己的绘画与音乐特长,这更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目前的小学语文大部分仅仅是对词句的学习,而且语文课也越来越不受重视,学生大部分死记硬背,没有学习语言文字的积极性,一些优美的文章让学生读出来反而生硬无比。审美教育应该是一个拥有良好氛围,让学生享受其中的过程,满足学生和谐发展的需要,启发学生思维模式,培养正确的审美观,让学生喜爱文化,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美学教育,也反过来促进语文教育的改革,避免僵硬的幻灯片教学,让小学生真正初步感受到美的熏陶,领悟美的内涵,懂得语文也很美,最终发展成新时代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