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语文课堂在情境中活起来
2018-11-28江苏省太仓市太仓港港口开发区第一小学王孟醒
江苏省太仓市太仓港港口开发区第一小学 王孟醒
情境就是“情”与“境”的交融,它包括情感与环境两方面的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教师通过创设各种情境,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绘的环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一、引入情境
1.设计导入语
在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导语还是内容的挖掘,只要教师能引发学生的兴趣,课堂上就会出现活泼愉快的氛围,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陶校长的演讲》,我是这样设计导入语的:“同学们,你们认识陶校长吗?知道他是谁吗?陶校长这节课要跟我们谈几个问题,同学们有没有兴趣?”我觉得这样的导入语能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共鸣,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带着兴趣去阅读课文。
2.设疑引入
在学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一课时,我首先创设这样的氛围:“在困难面前,有些同学是选择能逃则逃,而有的同学勇于去面对它。逃避困难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面对它又会有怎样的结果呢?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篇文章,看看谈迁是怎样做的。”这样几句话使学生产生好奇,带着这样的问题进入文章中,从文中捕捉问题的答案。
二、图画演示情境
儿童认识事物的本质较为片面,教师需要选取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个体。同一事物,由于认知不同,感知效应也会产生较大的差异,大部分学生往往只停留在粗浅的感知事物程度上。图画创设既可以突破难点,又能引发学生认知的兴趣,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图画再现这种情境创设法把课文内容具体化,既符合儿童对形象乐于接受的特点,又符合易于理解的认识特点,但教师需要进行叙述、指导、点拨,引导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入情入境,充分感受。例如:学习《黄果树瀑布》时,我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让学生领会黄果树瀑布的气势。情境创设并不是人为真实地出示事物一定比其他方法要好,它只求神韵相似,情境的出示只要能达到“可意会,可想见”就行。图片和视频展示运用起来方便易行,更主要的是让学生进入情境,提供想象的空间,达到学习目的。因此,我认为这一情境的创设既能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表达美的愿望、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等。
三、角色创设情境
1.进入角色
《少年王冕》一文主要讲述了少年王冕家境贫寒,从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学习的故事。他善于观察大自然的美好事物,刻苦学画,终于成为“画荷花的高手”,家境也逐渐好转。我为了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文章内容,在学习时及时展示画面,把学生带入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理解,体验王冕当时的感受,理解文中的内在情节及一些句子的含义。
“一阵大雨过后……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我通过播放视频引导学生把自己融入情境当中去体会,把自己观赏后的感受说出来。这样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体会美感,并带着这种情感较容易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2.扮演角色
《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林冲发配沧州途中路过柴进的庄上,与洪教头比武过招并打败了他的故事。学生较喜欢林冲这一形象,通过角色扮演朗读拉近学生和课文中角色的距离,很自然地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另一方面,为了达到学习目的,每次角色扮演应有明确的目的,知识与情感都应得到训练。在角色扮演展示前,可先小组练习表演,使每个组员都得到不同的锻炼,都能有所收获。
三、语言描绘情境
教师的语言是调节支配儿童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语言描绘情境,教师运用语言具有相当的示范性要求,还需具有主导性、形象性、启发性及可知性。通过语言创设情境时,教师的引导语要起到指向性作用,提高学生的认知活动,引导学生不只关注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更要重视整个情境的感受。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设计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考题,给学生造成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情感;还可以针对学习重点创设情境,引发学生质疑,思考、讨论,在课堂上激起思维碰撞的火花。
《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的结尾是:“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我根据课文的这一结尾,利用语言来启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想象洪教头满面羞惭的样子,灰溜溜地走开时会说些什么呢?然后把想象到的内容表达出来。要求刚一提出,教室里沉静片刻,学生进入思考、小组讨论表演,课堂上泛起了一朵朵思维的“浪花”。学生在这一环境中广开思路,学到新的知识。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光要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还要注意突出教材重点,要善于挖掘语言文字背后的含义,巧妙引导学生进入作者所描绘的情境之中,顺利地达到语言文字学以致用的目的。
语文教学中,我深刻地体会到情境使原本枯燥、呆板的语言文字变得立体起来、鲜活起来,让课堂变成了学生画画、交流学习的舞台。情境的生动、形象、有趣使整个课堂充满了趣味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锻炼了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这一切都是悄悄地,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体会、领悟的,这就是“润物细无声”的美妙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