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体悟文本深层意蕴
2018-11-28江苏省射阳县明达双语小学张海燕
江苏省射阳县明达双语小学 张海燕
文本是进行语文教学的有效载体,苏教版小学课本收录的每一篇文本都凝聚着编写者的智慧与心血,承载着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责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对文本进行深耕,开展有效的文本细读,才能引领学生体悟文本的深层意蕴,汲取文本精华,从中获得丰润的滋养,从而真正实现文本在发展学生语文素养中的积极作用。
一、聚焦语言细处,品味关键词句
语言是文本最基本的组织,是学生进入文本、体悟文本深层意蕴的最初环节。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能够凸显本文的中心句,将文本细读的焦点指向语言细处,在引领学生细读中体悟作者独特的匠心,从而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如《珍珠鸟》一文,文章末尾用“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一句结束,在教学时我抓住这一句引导学生进行细读:文章围绕“信赖”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它创造出了怎样“美好的境界”?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该句在文章中具有怎样的作用?该句如果改成陈述句,与本句相比效果怎样?
由于抓住了能够凸显本文的中心句,围绕中心句生发出系列问题,不仅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本文的内容,而且也让学生在品味“美好的境界”的过程中,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在学生亲历体验基础上,课文中心自然而然地浮出文面,改成陈述句环节,又起到深化文章主旨的作用,真可谓打蛇抓住了七寸。
二、还原文本空白,构建文本意蕴
留白是行文常用的方式之一,它是指文本中某一些意义没有直接表达出来,需要读者深入文本、借助想象等进行意义的自主构建。可见,文本空白的还原,不仅需要学生调动自身知识储备与生活经验进行思维创造,还需要有效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有效的互动,与作者进行充分的交互,这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文本意蕴构建,从而触摸作者潜藏在文本中的深意或者弦外之音,进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境地。
如《第一次抱母亲》一文中有这样一句:“我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翻山越岭。”该句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概括了母亲背负着孩子的过往,将无尽的岁月高度浓缩。我捕捉到这一细读生发点,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力,将潜藏于语句背后的画面、故事还原出来,再现:崎岖的山路、泥泞的雨路、骄阳似火的夏日、寒风刺骨的冬天等画面。
学生在文本语境以及我为学生创设的画面情境的帮助下,很快进入文本留下的空白天地,充分展开想象,从而感受母亲那无畏、博大的胸怀。这样通过文本空白的还原,使学生跨越了浅层次的文本阅读,向文本深处推进,渐入文本丰富而深刻的意蕴。
三、触摸情思触点,引发主客共鸣
我国古人就指出“文以载道”“文以实际,察乎人情”等创作主张,这就使得文本具有了传情、达意、明理等多重功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时,要善于触摸文本的情思触点,抓住直接或间接抒情的句子、蕴含理趣的句子等,感受作者创作之意,从而使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情感形成共鸣,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感悟到文本厚重的意蕴,获得人生的启迪。
如《在大海中永生》一文,我抓住了本文的两处情思触发点:一处是邓小平自己的话语:“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一处是文章末句:“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我们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在大海中永生!”
为了引导学生透过语言触摸情感,第一处,我以角色演读为手段,引导学生模拟邓小平的角色,将这句话有感情地读出来,体悟邓小平对人民的情感;第二处,开展小组朗读比赛,要求读出人民对邓小平爷爷的情感。两处文本细读,情感体悟角度不同,进入情感方式相异,但都指向“在大海中永生”,从而使学生在文本细读中,体悟到了邓小平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与文本作者的思想情感形成了共鸣。
四、借用认知冲突,渐入文本佳境
小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与生活经验作为支撑,因此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会产生认知冲突,遭遇思维阻碍,在文本细读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借用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的思维在冲突中不断提升,从而渐入文本佳境。
如《桂花雨》一文,文中母亲说了这样一句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一句话看似费解,细细品读,蕴藏着深层意义:桂花本身并非不同,只是这里的桂花与故乡的桂花相比,故乡的桂花有我童年的记忆,有回不去的时光,寄托着我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在此基础上,又引入“月是故乡明”,促进学生进行认知迁移。
抓住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就更加深入,对于“桂花”的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再停留在“物”的层面,而是指向桂花的深层含义,学生思维也就进入一个全新的境地。
语文学习是一个与文本相约的过程,学生与文本相约的故事源于文本细读,教师要善于做一名智慧的引导者、故事的制造者,帮助学生实现这一场与文本的美丽约会,解开文本的撩人面纱,开启语文阅读学习奇妙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