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农村初中特殊家庭学生抗挫折能力
2018-11-27周晓兰
周晓兰
【摘要】新教育认为:“为了一切人,为了人的一切。”这是教育的根本性目的,也是必然选择。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目的是使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其崇高建立于对每一个稚嫩生命的呵护和关爱,对每一份生命尊严和质量的扶植,对每一颗纯真心灵的理解和尊重,促进每一个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但农村初中教育教学中存在特殊家庭学生严重叛逆,难以管理,因而提升农村初中特殊家庭学生抗挫折能力研究是初中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农村初中;特殊家庭學生;抗挫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这里,“特殊家庭学生”是指单亲家庭、重组家庭、无父无母家庭的孩子。特殊家庭中的孩子,尤其是在父母早亡、离异、重组的家庭里,由于得不到父母的温暖和关爱,在他们身上往往会出现孤僻、依赖、冷淡和情绪不稳定等性格特征。挫折能锻炼一个人,也能断送一个人。抗挫折能力的强弱,决定人一生成就的大小。所有为人类做出大贡献的人,都经历过无数次挫折,都有很强的抗挫折能力。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特别是农村特殊家庭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一、特殊家庭学生产生的原因
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富裕和繁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部分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也发生着变化。我校地处榆中县高崖镇,属山区农村中学,学生大都来自于龙泉乡、高崖镇,由于偏僻、闭塞,特别是龙泉乡更是山大沟深,家长文化水平低、观念落后,导致家庭离婚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还有因疾病死亡等原因导致一部分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学生,甚至无父无母的学生越来越多。当事人带来的不仅是家庭的支离破碎、个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给孩子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由于得不到家长关爱以及受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他们心理自卑、冷酷、叛逆,不接受教育的现状摆在了每一个教师面前。
二、特殊家庭学生“脆弱”的原因
特殊家庭学生家庭内部的环境,亲子关系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学生自身心理感受的变化,是影响学生脆弱的主要原因。由于得不到幸福的完整的父母之爱而失落,觉得自己被忽略、被抛弃;孩子的内心失去平衡,觉得自己是多余的;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觉得有家无家一个样,回家与不回家没多大关系,动辄离家出走。由于自卑感强,认为同学和老师也瞧不起他,不仅怨恨父母,还会迁怒于他人和社会,从而产生强烈的自暴自弃心理和逆反心理。有些家长觉得内心愧疚,对孩子过分溺爱,在各方面尽量满足孩子,一切都由孩子摆布,对孩子的学习放任自流。这样造成孩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任性骄横,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容易出现偏激暴力的行为。
三、提升农村初中特殊家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策略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的沟通
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换取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和信赖,而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信赖,又可激发教师更加努力地工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和学习条件。
教师要在生活上给予特殊家庭孩子更多的关爱,让他们不完整的爱得以补充。爱他们、尊重他们,孩子们才会亲近你、相信你,愿意接受你的教育。因此,作为教师,要爱孩子们的每一个闪光点,要爱他们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中的每一点进步。使孩子们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才能育其人。有人说过,“被尊重、被信任是一种幸福……而追求幸福是人的一种本能……”农村初中特殊家庭学生更不例外。因为爱、尊重和信任使他们树立了自信心,有了自尊心,从而使他们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有了不断向上的动力。
(二)宽容、理解学生
宽容忍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教育学生的一剂良药。经验告诉我们,一味批评、惩罚是教育上的大忌,它会使学生从良心的内疚中解脱出来,把学生推向教育的另一端。当特殊家庭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他们最需要爱的时候。教师应赋予他们宽松的发展空间,应从人性关怀的角度出发,以宽容、忍耐之心去理解学生,平等地对待他们。多给他们改错的机会,允许他们在错误中成长,以多元的价值观评价他们。
(三)构建家校合作共育新途径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庭的重要性超越了学校。”然而有些孩子自懂事起就没有得到父爱或母爱,甚至父母的关爱,其爷爷奶奶或其他人也是陪伴他成长的监护人。家庭教育的水平往往取决于家庭中监护人等长辈的受教育程度、经济基础、教育理念等。我校地处农村山区,监护人文化水平低,部分监护人甚至没读过书。特别是特殊家庭监护人由于自己感情的不如意,对孩子的生活缺少关爱,对孩子的教育缺乏关注。想要改变这个现状,让立德树人事半功倍,只有多渠道家校沟通。让监护人掌握必要的教育方法,纠正他们的教育观念,改变他们自身的不良习惯,和监护人一起分析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商讨对学生的教育,从而改善家庭状况,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让家庭真正成为孩子心灵的港湾。
(四)必要的心理辅导
学校、家庭、社会要给予特殊家庭孩子更多的关爱和帮助,针对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在尽可能满足他们物质需求的基础上解决他们的心理需求。多渠道与孩子谈心,帮助他们打开心扉,了解他们的苦闷,帮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使他们正确认识家庭现状,用正常心态面对现实。在孩子们取得一点成绩时,及时鼓励并提出下一步具体的要求,帮助他们在逆境中成长,增强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和自理、自立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永新.中国新教育(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