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为了“独白”
2018-11-27武维
武维
【摘要】发展语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这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当前语文教学中对语言的发展普遍存在着几个误区,不同程度地将语言发展局限于“独白”,影响了学生语言生动、活泼、全面地发展。
【关键词】发展语言;语文教学;会话语言;独白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认为“会话语言”和“独白语言”有主次之分
有人认为,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主要是指“独白语言”,“会话语言”是次要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往往只关注了学生“独白语言”的发展,而忽视了对“会话语言”能力的培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几个方面提出了阶段目标,这些目标并没有主次之分。而“口语交际”就是凭借听、说,进行交流、沟通,传递信息、联络感情、处理问题。那么,在“口语交际”中使用的语言多数就应该是“会话语言”了。
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崔峦老师在长篇论文《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里,特别强调了口语交际教学和以前说话课教学的区别。他指出:“以往的说话课,注重训练听和说(主要是独白),而口语交际教学更注重人际交流,借以培养应对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可见,语文教学不仅仅要“走向”,有时也要“走出”“独白”。
二、认为“会话语言”与 “书面语言”的发展没多大关系
“独白语言”对“书面语言”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当然不用质疑。但很多人认为“会话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发展关系不大,因而不加重视,甚至认为“书面语言”即“独白语言”,这就未免有失偏颇了。
“会话语言”也有它的书面表达形式。小学生所阅读和练习的书面表达,一般为记叙文、说明文、非常简短的议论文及简单常用的应用文,最多的还是记叙文。记叙文又大致可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类型。而写人记事的文章往往离不开对“会话语言”的引用。如《爬天都峰》《灰雀》《小摄影师》(均见于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等许多课文中对人物 “会话语言”的引用占据着不短的篇幅,有的还是点睛之笔。这些课文都为引用“会话语言”进行书面表达提供了蓝本。
就阅读教学而言,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虽然的确有很多 “独白”,但这些“独白”通过“会话”来交流,就会更加激活思维和情感的碰撞,在碰撞中就会产生更新更深的理解和更具创意的语言。从这一角度来讲,阅读教学中“会话语言”促进着“独白语言”的发展。可以说,“会话语言”和“独白语言”共同促进着“书面语言”全面、协调地发展。
三、认为“会话语言”只需要自然发展
有人认为,幼儿经过一个时期的习得能会话,一字不识的村妇能会话,可见,“会话语言”只需要自然发展,而不需要精心培养。而幼儿、村妇所拥有的会话能力只是满足最低层次的生存需要,又怎能与现代社会人才所应具备的能促进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语言表达能力相提并论呢?
“会话语言”是“一种被对话者支持着的语言,有很多意思不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而是在共同情境中彼此会意出来的”。在现实生活中,善于写而讷于言、能滔滔不绝地作独白式的报告却不能应对自如与人交流的人并不鲜见。他们正是缺少了这种积极支持交流对象而又巧妙获得对方支持,迅速领会对方之意而又让对方清楚领会自己之意的能力。这种能力就包括了良好的情感态度、语言习惯以及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这些都是不可能“自然发展”的,也不可能在各自为政的“独白”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必须在丰富多彩的交际实践活动中,通过不断的“会话”实践去培养。
四、认为一切语言实践活动都必须强调“把话说完整”
在学生课堂发言时,老师强调最多的是“把话说完整”,有意无意地把一切语言训练都引向“独白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训练。其实,不看具体的语言环境,一味强调“把话说完整”,并不符合汉语的特点和学生语言发展的规律。诚然,多数情况下,我们的语言表達使用的是完整的句子。在该使用句子时,我们的确应该强调“把话说完整”。但完整的句子不是我们进行语言实践的唯一形式。词语、短语,甚至一个标点,在特定的语境中也能表达完整丰富的内涵,甚至达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这正是我们祖国语言的独特魅力所在。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名句,九个普通的实词所达到的表达效果,又有多少个完整的句子能与之媲美呢?我们鼓励学生自由而有创意地表达,又怎么能限制他们选择句子以外的语言表达形式呢?哪怕是“独白”。
总之,“会话语言”和“独白语言”,完整的句子和精练的词语、短语,都是学生语言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能恰当选择这些语言形式进行准确、鲜明、生动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让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