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领会教学模式的球类项目教学研究
2018-11-27张豪,尹璐
张 豪,尹 璐
1 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综述
1.1 教学模式与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界定
“教学模式”(Model of Teaching)一词由美国教育家乔依斯和韦尔首次提出,并定义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型或计划。我国《教育大辞典》把教学模式定义为:“是反映特定教学理论逻辑轮廓的、为保持某种教学任务的相对稳定而具体的教学活动结构”。
体育教学模式是连接体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与桥梁,对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可以优化体育教学结构,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更加充分的体现体育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经过近30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检验,对于体育教学模式概念的研究有三种基本取向:“体育教学结构模式观、体育教学程序模式观与体育教学方法模式观,体育教学模式概念研究因研究视角各异而呈现出多样性的体育教学模式内涵界定”[1]。
许多专家学者在教学模式概念的基础上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界定。例如:赵立在《体育教学模式群结构研究》中指出体育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理论体系指导下,以完成特定的体育教学任务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型或方法的组合”[2]。雷继红等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中指出:“体育教学模式是体育教学的一种范型,是在一定的体育教学思想或体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的与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程序、体育教学方法相联系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策略体系”[3]。以上可以看出目前许多学者把体育教学模式简单的看作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笔者认为,将作为上位概念的教学模式引入体育教学模式中,如果仅从教学模式的角度去理解体育教学模式,而不考虑体育学科教学的本质,那么就会导致体育教学模式概念的混乱和教学模式的乱用。不能把教学模式简单的理解为某种教学思想、课程类型、教学风格特点和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构造和变量关系等。
毛振明把体育教学模式定义为:“体育教学模式是体现某种教学思想的教学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教学单元和教学课的设计上”[4]。根据这一概念邵伟德等人认为:“该定义在其它定义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修正和完善,主要对组成教学过程的要素进行简化,明确指出了体育教学模式的内涵,省去了次要的因素,使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既能准确表达内涵,又具有简洁化的特点。另一方面,对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实施,在关键环节和技巧上进行界定的补充,这对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界定和实际操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以上定义上的这点界定与补充是非常及时的,也是必要的”[5]。
1.2 领会式体育教学模式的起源与发展
20世纪80年代,英国学者嘉宾等对于如何提高球类教学质量而提出的领会式体育教学模式, 强调通过球类游戏和教学比赛,促进学生战术能力与技能的提高,培养学生在球类比赛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试图通过整体学习的新教程,改变以往只追求技能,甚至是枝节的技能,而忽视了学生对整个运动项目的认知和对运动特点的把握的缺陷,以提高球类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6]。
1994年,领会教学法首次引入我国香港,并获得广大教师和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同和推动。1998年,在苏州大学举行的“球类教学新趋向”讲习和研讨活动,邀请霍普教授亲临授课,为球类教法改革指引了理论方向。2004年,在香港教育学院举办的第二届国际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会议,特邀美国Joy Butter博士进行“球类领会教学法”专题讲座。2005年,香港教育学院举办的第三届“球类领会教学法”的国际研讨会。2007年,天津体育学院邀请台湾阙月清教授详细介绍了“球类领会教学法”的理论背景、教学策略及其在台湾学术研究及务实推广现状。“球类领会教学法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了十分成熟的体系,在全球各地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也得到了认可和推广”[7]。
领会式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经验以及创造性思维要求较高,强调在教学的开始阶段组织尝试性的教学比赛,让学生对该项运动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但由于学生对运动项目、技术动作以及规则还不甚了解,因此在课堂中比较容易出现混乱的现象。本研究尝试在领会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普通高校球类教材教学模式进行重新构建,使之更具有理论性、直观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2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球类教材教学模式的构建
毛振明在《体育教学模式论》中提出研究体育教学模式的六大方面,即建立依据、建立稳定性、建立操作性、建立特性、明确适应范围、明确对效果的评价。本研究将以毛振明先生建立的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方法论为依据,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球类教材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探究。
2.1 建立依据
建立依据就是要体现该模式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和教学规律。“任何体育教学模式都是在某一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提出来的,体现了一定的价值取向”[8]。笔者认为,在球类教材教学过程中以终身体育作为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球类项目的运动特征和体育学科建设的需要。“在以运动技能为基本学习内容的体育课程领域,则必须对运动技能的获得与未来社会之需要、未来个体生存发展之需要的关系予以明确地回答,也就是说,其视野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校教育期间”[9]。“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一直引领着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健康第一”的提出更加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各种形式的技术和身体练习达到身体、心理、社会和道德的健康发展,而“终身体育”更加关注学生的长久发展,突出体现了学校体育的终身效益。而终身体育的实现,必须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相关技能。兴趣是运动参与的前提,技能是运动参与的保障。
现实的情况是教师在球类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单个技术动作的学习与掌握,而忽视技术动作之间的串联与运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只关注期末考核的内容,对不考核的技术内容直接忽略,只为考试而练习的现状尤为突出。这种以单项技术为主的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难以提高学生所学技术在实战中运用的能力,试问这样的大学体育如何体现终身体育?为了更好的贯彻终身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遵循情感体验规律和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相关技术的实战运用能力。充分发挥教师教学艺术的创造性来培养运动兴趣和锻炼习惯从而实现终身体育的教育目的。
2.2 建立稳定性
建立体育教学模式的稳定性就是要建立教学过程结构,使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可模仿性。学校体育不等于竞技体育,但并不是说学校体育中就没有竞技体育,蔡元培老前辈说过“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体育竞赛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应该是多方面的,这一点已经得到大家的共识。试问不与比赛、战术相结合的单纯教授单项技术的体育课有谁喜欢?学生不感兴趣的体育课,体育教学目标如何实现?在体育课中,特别是球类教学中应强化比赛教学的作用与地位,虽然学生技术水平不一定很高,但是只要竞赛双方实力相当,一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学生不喜欢体育教学内容,一切教学目标都将成为空谈。
“美国运动教育计划”极力推崇比赛教学法,以比赛入门的方法教授球类项目,先通过各种变通的小比赛来激发学生学习球类技术的动机,随后在比赛的情境中练习技术,比赛教学法保证了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比赛中发现技术学习的价值,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美国运动教育计划”创始人Rainer Martens认为:“运动技术的传授必须让孩子们觉得有意义,而不仅仅是教练员认为有意义”[10]。只有在战术中学习技术,才能让学生明白学习技术的意义与目的,激发学生练习技术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技术运用能力。
在单元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让学生了解球类项目的竞赛规则和基本战术,然后在战术配合中练习技术,运用所掌握的技能进行变通的比赛,最后在比赛中进一步提高技术的运用能力。这一具体的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基本规则、战术—技术—比赛—技能。通过这种单元教学过程结构一方面让学生及时得到信息的反馈,较早地认识自身的不足,另一方面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技术的意义与目的,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以及学生课外练习的自觉性,从而在掌握球类各项技术的基础上,提高所学技术的运用能力。
笔者设想把整个教学过程分成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主要讲授竞赛基本规则和裁判法以及基本的战术配合,让学生对比赛规则和基本战术有个初步了解;第二阶段,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对所学项目基本技术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提高单项基本技术水平;第三阶段,主要通过战术配合和比赛等练习形式提高学生的技术运用能力。同时为了更好地在实战中运用所学技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时机安排身体素质练习是必要的,这个恰当的时机不仅指单元练习的次数,还包括依据练习的目的选择恰当的练习时间,例如要想增强学生的速度素质,应该在学生兴奋性较高的课的前段安排练习等。
2.3 建立操作性
建立操作性是指要建立与教学过程结构相对应的教学方法体系。“球类教材中的技术、战术内容较复杂,且相互依存、互相制约,如果只进行单个技术教学,不与比赛联系起来,就会失去球类运动的基本特征,也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不能使单个技术得到运用和提高。因此,应注意把技术教学、战术教学与教学比赛结合起来”[11]。在教学的第一阶段可以借助沙盘和卡片帮助学生理解比赛规则和基本战术;第二阶段的教学主要运用语言法、直观法、完整与分解法、预防与纠错法等常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第三阶段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所学技术的运用能力,促进学生间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可采用比赛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进行教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有利于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同时组间的对抗又可以让学生懂得如何竞争与合作,增强抵抗挫折的能力,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性和集体性。
第三阶段的教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有两种不同的教学顺序:在前半部分采用每次课先进行教学比赛,再进行符合战术特征的串联技术的练习。每次课前的教学比赛都会对学生起到及时的指引和激励作用,而且能够让这种激励及时的发挥作用,较早地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促进学生在教学比赛结束后,更加积极的进行技术学习。同时也尽快让学生了解比赛的性质、以及基本的比赛规则和战术概念,明白自己在场上应该做什么,而学生一旦明白他们在比赛中要做的,就会产生学习技术的动机,老师便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教学与指导,接下来的技术练习学生也不会觉得枯燥乏味。在该阶段的后半部分先进行技能巩固再进行教学比赛,可预先设置比赛激励手段,这样能较好地促进学生在赛前进行技术练习的积极性。这一时期,每节课赛前进行技术练习时,可按照正式比赛前有球准备活动的顺序去安排练习,即每节课都能复习多项技术。这样练习内容的变化也避免学生练习时产生枯燥感,以便保持学生课堂上的兴奋度,提高练习效率。
同时,我们应该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比赛教学法,运用比赛教学法不仅仅是以比赛对抗的形式进行教学,也要注重串联技术以及模拟比赛情景的练习,一切符合战术要求和比赛特点的练习手段也是比赛教学法的另一种组织形式。此外,对于战术的教学也不应该局限于球类运动的进攻战术和防守阵型,在战术教学中还应包括充分调动对方以消耗其体能,以及自身体能合理分配的体能战术,以及赛前通过各种合理手段迷惑或压制对方的心理战术等。为了促进较差组别技术的提高,可以把较差的组与较好的组的比赛进行录像,通过技术统计分析找出差距,,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增加组间的竞争性。
2.4 建立特性
建立特性就是要突出该体育教学模式的特点,明确该模式的主要功能,避免进入“万能模式”的误区。“在季浏看来,当下体育课是一种‘三无课堂’。首先是‘无运动量’,在体育课上学生运动量不达标,上了一堂体育课学生都不出汗;其次,体育课‘无战术’,每节体育课上,体育教师都在教学生‘单项技术’,要知道在体育竞技中,战术非常关键,只有良好的运用战术,才能真正体现团队精神;最后,当下的体育教育‘无比赛’,没有比赛和对抗,学生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就没有办法培养意志品质、团队精神,也无从在比赛中了解规则意识”[12]。而笔者认为,在学校体育所有的运动项目教学中,球类教材是最需要“三有”的课堂,关于战术和比赛的教学是球类教材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缺乏战术和比赛的教学不符合球类项目特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在球类项目教学过程中极需准确把握教学模式的主次功能。终身体育指导思想下的球类教学模式的主要功能不是指向提高学生的单项技术水平,使学生顺利通过期末考核,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对所学技术的运用能力,从而增强实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关注学生课堂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感受球类运动的魅力,为实现终身体育目标奠定基础。
2.5 明确适应范围
为了使教学模式更有针对性,每个教学模式都有其最佳适应范围,其中包括外部教学条件和教学对象的基础条件以及对教材的分析等。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班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但身体素质相对薄弱,运动技能储备较少,对新运动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差,学生不能较好地借助生活经验理解与掌握球类技术。不同于体育院校术科教学中以促进学生掌握教学教法或提高竞赛能力为主的教学目标,对于公共体育课学生的培养目标更倾向于提高学生所掌握技术的实战运用能力,为实现学生终身体育的目标服务。
在体育运动中,尤其是球类项目中,球类技术本身就具有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功能,其对抗与配合的项目特点就决定了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较有优势。“体育课程多元目标的提出以及部分专家对精神层面目标的极度渲染与推崇,使得体育课程的目标出现泛化和均衡化的倾向,课程目标主次不清,核心目标逐渐弱化,有的教师在一节课上五个领域目标一个也不能少,结果一个也没完成好”[13]。因此,笔者认为球类项目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应该过于关注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应根据教材特征重点把握好教学目标的主线,即运动兴趣和运动技能。
2.6 明确对效果的评价
任何教学模式都具有预期的教学效果。为了顺利实现终身体育的教育目标,球类教材的教学应以学生的兴趣培养和技术运用能力的提高这两个方面作为预期教学效果的主要评价指标。培养学习兴趣的前提是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所“收获”,这个“收获”包括相关技术的提高与体育知识原理的习得,运动中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运动后生理和心理上的愉悦感等。教师应注重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学生课堂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拼搏精神等,并根据教师的经验通过课堂的观察进行记录。教师不可能全面细致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况,作为对教师评价的参考与补充,学生之间的相互评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互评指标主要包括课外练习的积极性以及对所学项目的热爱程度等。同时,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需求,加强师生的互动,提高教学质量以及突出教学的民主性,还应组织学生对教学过程作出及时的反馈与评价。
技术运用能力的提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本技术的掌握,二是战术意识的增强。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应压缩单纯的以单项技术为主的练习形式,增加符合比赛特点和战术要求的串联技术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在掌握技术的基础上增强战术意识,从而提高对所学技术的运用能力。在组织教学比赛时,应以小组内整体性评价为主,这种“捆绑式”的评价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与交流,实现以优促良的目的。以比赛的胜负结果为根据,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对于比赛胜负的奖惩措施,前人所提到的罚做俯卧撑、跑圈或者蛙跳笔者认为都是不恰当的,设置奖惩措施并不是真正的想惩罚学生,它的意义在于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学生在每门课程的学习中,最关心的就是由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组成的期末成绩,把平时的比赛结果全部记录下来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这种激励性机制对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会有更好的效果。
3 结论
综上所述,以上对普通高校球类教材教学模式进行的研究和构建是立足于关注学生的长久发展,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为教学指导思想,从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情感体验规律出发,把提高学生的技术运用能力和培养运动兴趣作为该模式教学效果评价的指标,主张结合战术和比赛练习技术,提高技术的实战运用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模式进行加工和改造,要做到“有模式而不为模式所限,遵模式而不为模式所拘,模仿中有创造,运用中有发展”[13]。本文对球类教材教学模式的研究,希望为普通高校球类教学活动提供借鉴和参考。
[1] 王崇喜. 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8.
[2] 赵立. 体育教学模式群结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04):532-534.
[3] 雷继红,贾进社.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03):109-111+130.
[4] 毛振明. 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04):41-48.
[5] 邵伟德,王恬. 体育教学模式的分类与选用策略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07):947-949.
[6] 毛振明.对十种体育教学模式的分析.体育教学,2000(5):4-6.
[7] 朱全飞. 关于领会教学法的研究现状[J]. 当代体育科技,2014,(30):71-72.
[8] 周登嵩.体育教学模式的走向[J].体育教学,2005,(2):1.
[9] 贾齐,钟远金. 还体育课程以本来面目[J]. 体育学刊,2005,(03):5-9.
[10] 虞重干.排球运动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11] 毛振明,毛振钢. 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与新体育运动项目[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4.
[12] 张鹏. “三无”体育课如何“育人”[N]. 文汇报,2016-10-30(003).
[13] 赵超君.关于体育课程核心目标与多元目标的思考[J].体育教学,2008,(4):14-15.
[14] 李富菊. 体育教学模式研究具体化趋势反思[J]. 体育学刊,2003,(0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