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体育发展性学力培养策略探析
2018-11-27顾芳芳骆群芳
顾芳芳,骆群芳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初级中学,江苏 常州 213161)
发展性学力是一种充分体现自我发展、保证个体持续发展的重要能力,学生良好的发展性学力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调节自我,通过适应和改善来不断发展自我,达到持久的终身学习,为自己创造生存发展的空间。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发展性学力是学生对所学的运动知识、技能的思考与判断,体育运动参与的态度和动机,以及学生对所学运动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表现,以及针对自我的个体差异,对自己身体素质的判断和意志品质的培养等。简单来说,学生发展性学力就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自我锻炼的能力,这就需要在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将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重视学生,通过体育教学,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劳动、学会生存,具备与现代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学习、生活、交往、生产以及不断促进自身发展的基本素质,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提高学生发展性学力的途径和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培养学生持久的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良好的体育素养。
1 学生发展性学力的培养策略
1.1 关爱学生,融洽关系,提高发展性学力
从学生的培养来看,学生的发展性学力的培养,最主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而内驱力则需要教师用爱来激发,用爱来推动学生的教育过程,对学生充满爱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友好相处,通过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愉悦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提高发展性学力,陶冶情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关爱学生,融洽关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长处,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找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结合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觉得自己有进步、有发展、有提高,从而产生一种自身增值感和内驱力,提高发展性学力。同时教师也需要提高自己业务素质和修养,用教师自身的优秀品质感染学生,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提高发展性学力。
1.2 鼓励学生,树立自信,提高发展性学力
学生的自信心在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学生拥有自信,则可以调动各方面的潜能,来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学生没有自信,则没有学习进步的动力,学习就只有外因起作用。在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结合学生的进步程度给予学生肯定,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还要结合阳光体育运动、体艺“2+1”,让学生掌握一两项运动技能,来培养学生独立锻炼、自我评价、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充分运用学校、社区体育环境,在自我参与运动中,获得自我的终身发展。
教学的氛围决定教学的质量,也决定学生发展性学力的培养。教师中师生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这样的氛围才能让学生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有了积极向上的态度才能拥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到运用的乐趣,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给学生自由的空间,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运动基础知识和技能,进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增强学生自学能力,来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
1.3 激发兴趣,培养意识,提高发展性学力
兴趣和习惯的养成是学生坚持终身体育的必要因素,也是提高学生发展性学力的重要方面。在学校体育这个环节中,体育教师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过程中,应注意充分地挖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乐趣,用自己精炼的语言、优美的示范动作和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在运动中充分展示出自己的运动才能,感受参与运动对自身体质增强的实效,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激发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进而转化为自觉锻炼的习惯。因此,培养体育意识,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已成为学校体育教学重要目标。体育锻炼贵在坚持,只有提高认识、明确目的、产生兴趣、养成自觉、有规律地生活学习,才能使锻炼科学化、知识化、常态化。
1.4 指导学法,提高效果,提高发展性学力
体育教学是师生的互动过程,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将师生优化结合,保证教学最优化有一个完整的过程,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如先学后教,调动学生内在动力,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转变学习方式,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教师引导“得当”,学生学习“得体”,从而取得最佳学习效果,提高发展性学力。又如,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置一些有利于提高运动技术掌握、增强体能的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让课堂达到高效的目的,提高发展性学力。
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学力需要构建学力发展性的课堂,如生本教学,可以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从是否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是否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否使课堂教学保持有效的互动、是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等方面出发,让学生快乐高效地自主学习,变“灌水”思维为“点燃”思维,为自己角色正位,从拉动学生的“纤夫”转变为“生命的牧者”,来发展学生的发展性学力。
1.5 联系实际,运用知识,提高发展性学力
体育教学要建立学生学会学习的核心,把教学质量的提高聚焦到学力发展上,通过实践来提高学生发展性学力。实践,是学生最了解也是最感兴趣的。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实际,在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前提下,积极通过实践体验,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的运动技术,来提高发展性学力。如在球类教学中,一味地让学生进行技术动作的学习,没有教学比赛来推动,学生就会对技术动作学习失去兴趣。反之,如果在学习技术动作后,大胆进行教学比赛,学生就会被吸引,能在技术动作学习中产生兴趣,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才能主动的学习和发展。
1.6 理解别人,与人交往,提高发展性学力
体育学科由于其特殊的教学方式和环境,可以在教学中体验近似社会上各种情景,如冲突、分享、共处、避让、包容等,需要学生在教学中建立正确的人际交往关系。学生的人际交往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在运动中感受运动的激情、规则的制约、运动的乐趣、同伴带来的惊喜、团队的包容,都能在运动中有效的学会理解别人,进而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如在技巧的教学中,有练习者、帮助者和教师,在排球教学中,有主攻、二传、啦啦队和教练、裁判等不同的角色,通过在教学中进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在理解与交往中完善和开发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可以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
2 结 语
动、代表队训练和竞赛相结合的方式指导组织学生,让学校体育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更好地促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锻炼意识。
体育学科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实践性、紧张性、竞争性、公开性、协同性和集体性等优势,这种优势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和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增强学生自信,树立学生竞争意识,发展学生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学校体育还应该以终身体育、发展性学力为前提,把体育教学、运动竞赛、课外活动等协调、统一起来,在体育教师完成教学之外,充分利用课外活
[1]林宪生. 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M]. 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2]杨峰, 向建国. 体育教学中游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激发[J]. 文教资料, 2006(9).
[3]胡琴. 对学生体育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初探[J]. 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