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青少年铅球项目的训练方法

2018-11-27

少年体育训练 2018年3期
关键词:铅球教练员专项

龚 健

(江苏省泰州市体育学校,江苏 泰州 225300)

1 研究目的

铅球项目训练讲究的是合理和循序渐进。一味地大强度练习会导致受伤,收不到实际的训练效果。因此,教练员要根据青少年运动员的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专项技术的要求、运动量的选择、训练节奏等方面来进行铅球项目训练,从而达到训练目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青少年铅球项目训练的方法为研究方法。

2.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对这几个因素进行分析论证,并提出对铅球运动员训练的一些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铅球项目的训练要求

3.1.1 区别对待 不是每位运动员都能承受得了较大的训练量,当今的青少年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缺乏锻炼,因而体质不断下降。当前,田径运动对于青少年业余训练的要求不断提高,青少年自身的体质条件发生了转变,在这种的情况下,青少年的素质和技能应该随要求的提高而提升,根据不同阶段的运动员制定不同的计划,合理地开展有效训练已经成为铅球运动员和教练员共同努力的事情。

3.1.2 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案 现在的铅球运动训练首先要求有科学合理的计划方案。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案要根据青少年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在训练中不断地掌握、改进以及完善。训练中由教练员进行指导和正确的示范来提高青少年运动员对铅球技术的了解,提高训练质量,从而提高运动成绩。因此,教练员开展铅球训练前,制定合理完善的训练方案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制定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训练中潜在的不利因素,并有利于教练员在训练中深度地挖掘青少年的潜能与优势。

3.1.3 给予运动员心理辅导 教练员在平时应该从多方面去了解、关心运动员的心理动态,给予运动员心理学理论知识指导。例如,一些运动员在竞赛中失利,因而在赛前情绪过于紧张,导致水平得不到完全发挥,这时教练员就应该运用心理知识,对运动员展开针对性的心理训练,使其突破心理障碍,在训练中得到有效提高,在竞赛中超常发挥。

3.2 铅球项目训练的技术特点与要求

目前,在竞技比赛中,以背向滑步推铅球与旋转式推铅球技术形式共存,两种技术形式朝着更加简捷实用、完善、充分发挥运动员的体能、突出技术总体效益的方向发展。

初学者或青少年运动员一般采用的是滑步推铅球技术。滑步推铅球的技术要求动作环节流畅,身体移动快,重心平稳起伏小,特别是滑步与最后用力间的衔接要紧凑、连贯、自然、协调,使人体铅球的移动呈加速状态。积极有力地做好左侧支撑,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佳的出手角度将铅球推出去。在练习过程中,要发挥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优点,尽量加大髋横轴和肩横轴交叉扭转的幅度,加大动作的幅度,从而提高动作的速度。

3.3 发展青少年铅球运动员专项能力的方法

发展专项能力是提高专项成绩的前提,从本质上来说运动员从身体机能的提高到体能的挖掘,从技术的改进到战术的更新,都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运动员的综合竞技能力中,任何一个子能力发展程度的不足,都有可能阻碍其总体水平的提高。因此,青少年运动员应该从3个方面着手考虑,分别为专项技术、专项素质、专项力量。

3.3.1 专项技术的练习方法 持轻重器械完整背向滑步推铅球训练,目的是训练完整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稳定、连贯、用力顺序和最后用力的速度角度。要求运动员在整个动作中控制好身体,髋部和右脚蹬转配合,胸带臂快速发力,控制重心,在发力过程中尽量加大髋部扭转幅度,也可以利用弹力条增强抗阻力来滑步,进一步稳定滑步技术动作。

3.3.2 专项素质的练习方法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肌肉的纵向生长较快,在身体增长的加速期,主要采用伸展肢体、各种跳跃练习、短距离的加速跑、支撑自身体重的力量和采用前后抛实心球来发展专项速度。要求运动员重视速度节奏及短距离的加速能力。

3.3.3 专项力量的练习方法 在进行铅球专项力量训练时,青少年运动员应循序渐进地、全面地训练各部分肌肉的力量,使各肌肉群均衡发展。在力量方面应先是中小负荷、中等强度,随着年龄及训练年限的增长,再逐渐增加至自己的最大负荷。卧推和斜上方推是发展上肢和肩带力量的主要手段,下蹲和负重蹲跳、多级跳等是发展下肢和臀部力量的方法,高翻和提拉等是发展躯干力量的练习手段。

总之,不论是何种训练手段,都必须符合运动训练学、运动力学,在训练中要合理地制定训练计划,确保训练的连续性,只有围绕速度力量型训练特点不断总结改进,才能保持提高运动员成绩和技术水平。

4 结 论

(1)根据青少年运动员身心发展特点,训练课的组织形式应该多样化,做到有效把握和认知。(2)针对不同年龄结构的运动员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并提出相应的要求,这样才能使训练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3)只有掌握规律特点制定相应的计划,才能达到训练成果。

参考文献:

[1]许庆堂.对投掷专项大学生推铅球技术训练手段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7.

[2]赵梦.国家女子铅球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训练状况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5.

[3]赵巍.八一队铅球项目组发展现状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4.

[4]吕雪松.对我国女子铅球项目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5]王芳芳.影响山东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竞技水平的因素分析[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铅球教练员专项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的影响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效应
可怕的人
我闯祸了
当今投掷铅球旋转技术的特点及优越性
可怕的人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
同义句转换专项练习5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