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公共体育场馆的分布特征及优化策略研究*
2018-11-27赵松
赵 松
大同市公共体育场馆的分布特征及优化策略研究*
赵 松
(山西大同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大同市公共体育场馆的分布特征进行调查,对大同市公共体育场馆的空间布局进行分析,找出大同市公共体育场馆空间分布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希望能为大同市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大同市 ;公共体育场馆;分布;优化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的进步,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方面和健身锻炼的追求。现今有许多地方建立起了公共体育场馆,它既是人们进行健身锻炼娱乐的主要活动场所,也是所在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标志和先进文化的反映。一个公共体育场馆的空间布局既要有利于大型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也要有利于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公共体育场馆的规划和建设是为实行全民健身计划,改善人民体质与健康状况,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促进社会进步所必不可少的条件。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是城市综合性功能的重要载体,也是现代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体育场馆既可以满足居民在开展体育活动,进行运动休闲等方面的生活需求,也是现代城市必须具备和完善的重要功能。本文试图通过调查大同市四个区内的体育场馆,如向社会开放的公共体育场馆和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内部使用的半开放的公共体育场地,并对大同市公共体育场馆的分布现状与结果进行调查与分析,从而为大同市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大同市区内主要的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公共体育场馆分布特征相关的文献资料,在中国知网的全文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借鉴了重要的理论经验。
1.2.2 访谈法
与大同市体育局、城建局等相关工作人员谈话,整理得到大同市大中型体育场馆的有效数据及其在规划布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1.2.3逻辑分析法
以逻辑思维对大同市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的分布特征进行推论、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同市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的空间分布现状
表1 大同市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调查数据
地区体育场体育馆合计 城区13619 矿区426 南郊区000 新荣区101
大同市四个区总人口数为174万余人,现有的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有26个,其中分布在城区的有19个、新荣区1个、矿区6个、南郊区0个。从总体上看,大同市四个区中城区、矿区的公共体育场馆分布比较密集,新荣区和南郊区的公共体育场馆分布比较稀疏。从局部来看,城区中现阶段正投入使用的公共体育场馆大多分布在御河以西,魏都大道两端,而御河以东较为稀疏,大同市御东新区体育中心正在兴建当中还没能起到实质性的社会效益暂不予以考虑;矿区则以同泉路为界,同泉路以东的地区公共体育场馆的布局较为密集,同泉路以西的地区公共体育场馆的布局较为稀疏;布局在新荣区的只有一个公共体育场馆,南郊区则没有布局大中型的体育场馆。可以看出大同市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的分布存在地区性差异,大同市城区、矿区、南郊区及新荣区的公共体育场馆的分布数量存在不均衡的问题。
表2 2010年度大同市四个区常住人口分布调查数据
地区人数(人)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城区72301310633 矿区5001588065 南郊区405864387 新荣区108482107
(来自网络数据)
从表2可知,大同市城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633人,矿区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065人,南郊区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87人,新荣区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7人,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大同市城区人口密度最大,因此配备的公共体育场馆数量最多,矿区的人口密度比城区的人口密度小,所以配备的公共体育场馆的数量比城区的要少,这符合人口密度与配备的体育场馆成正向关系的理论。但是城区人口密度是矿区人口密度的1.3倍,而城区布局的公共体育场馆的数量是矿区布局的公共体育场馆数的3.1倍,体育场馆的布局与人口的不匹配可能会造成场馆资源的短缺和闲置并存的局面,如城区的场馆可能面临着需求不足,场馆闲置的尴尬局面,而矿区则可能难以满足人们的体育需求,造成场馆的拥挤和过度使用的状况出现。南郊区的人口密度比新荣区的人口密度要大,新荣区配备有一个公共体育场馆,南郊区却没有配备相应的公共体育场馆,这也造成了公共体育场馆与人口的不匹配,南郊区的市民相对于新荣区的市民享受公共体育场馆带来的公共服务的机会不均等,人均公共体育设施空间与人口规模分布不均衡,满足不了南郊区、新荣区的居民进行休闲体育锻炼的需要。
2.2 大同市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的规模分析
表3 大同市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类别分布的调查
地区综合性体育场馆单项性体育场馆合计 城区14519 矿区426 南郊区000 新荣区011
大同市拥有的综合性体育场馆有19个,单项性体育场馆有7个。其中,布局在城区的综合性体育场馆有14个,单项性体育馆有5个,分布在矿区的综合性体育场馆有4个,单项性体育馆有2个,新荣区布局了一个单项性的体育场馆,南郊区则没有布局公共体育场馆。从总体上看,四个地区基本上都缺乏一些单项性的公共体育场馆,南郊区、新荣区公共体育场馆的缺乏程度尤为突出。据统计资料显示南郊区常住人口四十余万,却没有布局一个大中型的公共体育场馆,满足不了南郊区居民的体育需求。现阶段大同市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已经得到很大的提高,大部分市民都愿意将体育消费作为他们日常消费的一部分,公共体育场馆作为城市居民休闲锻炼的场所,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市民进行休闲锻炼的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
表4 大同市四个主要公共体育场馆的调查数据
名称地理位置基本配置面积 大同工人体育场馆大同市新建南路体育项目有:武术、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等43200平方米 大同大学体育场馆大同大学校内拥有观众座席6700个,可举办篮球、羽毛球、手球、乒乓球等多项体育竞赛21288.84平方米 同煤集团体育馆大同市矿区同泉路拥有观众坐席1400多个,可举办篮球、羽毛球、排球等多项体育竞赛5000平方米 铁路运动场大同市新华东街可举办足球,田径等多项体育竞赛6700平方米
从规模上看,大同市城区和矿区现阶段正在运营的大中型体育场馆中大同大学体育场馆,工人体育场馆及矿区体育场馆达到了国家颁布的有关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指标的标准,场馆的基本设施配置相对齐全,可举办的运动竞赛项目多样包括篮球,足球,羽毛球,排球,兵乓球等多项运动竞赛,而南郊区和新荣区则没有布局综合性的公共体育场馆,这就造成南郊区、新荣区的市民参与体育的途径和项目受到限制,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一部分,也是满足城市居民身心休闲需要的前提,因此,大同市在规划建设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的空间布局时要考虑到场馆服务的均等化,使大同市四个地区各个阶层的城市居民都有机会利用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进行休闲锻炼,促使他们公平参与体育休闲锻炼的权利得到维护,从而增进社会和谐。
2.3 大同市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的部分管理情况
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是举办大中型体育赛事的重要载体,政府有关部门在规划建设及管理公共体育场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调查发现,大同市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主要是由行政部门进行管理的,并且发现主要的公共体育场馆在管理及维护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大同市体育馆是大同市体育局下属的事业单位之一,其日常的运营管理一般是由体育馆自身来完成的,但在举行一些体育竞赛及一些重要的决策上则需要经过大同市体育局的批准,在这种管理体制下,有时会出现职责不明、相互掣肘的局面,使得大同体育馆产业的开发或者一些赛事的举办中出现不协调的现象,经过实地调查发现,大同市体育馆外围的门面房没有一家经营体育类产品的商店,使得体育馆集聚相关体育产业的功能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这就需要制定相关的管理政策来引导相关产业的集聚。另一方面,大同市体育馆的日常管理工作也不太完善,由于现行的管理体制带有浓厚的行政管理色彩,因此在体育馆的日常经营上会出现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的现象,这就造成场馆内的器材设施日常保养维护的工作不到位,一些器材设备老化严重且更新换代的速度较慢。大同大学体育馆,同煤集团体育馆分布在学校、企业当中,基本上是由本学校、企业来进行管理的,主要是为本校学生及本单位的工作人员服务,使用程度比较浅,仅限于学生上课、职工活动或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场地利用率比较低,节假日基本闲置,未能更好的发挥公共资源的效益。总之,主要的公共体育场馆基本上都缺乏配套的公共体育设施的相关政策,城市公共场馆承担着具体的社会任务,其设置及服务内容体现了城市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水平。因此,政府在落实自身的管理工作方面还有欠缺,需要改进。
2.4 优化大同市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布局的策略
2.4.1 大同市大中型体育场馆的空间布局既要有利于一些体育赛事的举办,同时,还要有利于居民的健身、休闲需求,在场馆的布局中,要考虑人口、交通和其它资源要素的分布和组合,也要有利于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对经济、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大同市城区人口密度大,现有的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大多分布在城区中心地带,随着城区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区的承载力必然要过限,城市需要更大的空间来满足发展的需要,但是城市的发展需要更多的空间去激发城市发展的潜力。公共体育场馆的合理布局是推动所在地区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进而能够促进所在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发展。因此,大同市政府在规划建设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时应考虑到公共体育场馆对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作用。
2.4.2 随着城市居民物质文化的不断提高,对体育锻炼活动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公共体育场馆是公共服务场所,是满足市民休闲锻炼的前提。现阶段,大同市区内的大中型体育场馆在布局上存在的不均衡现象造成了市民享受体育公共服务的不均等,大中型体育场馆的建设规划要有利于提高市民体育锻炼的方便性,要着重考虑市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以及地理学的特征。相关研究资料表明,一般市民到达公共体育场馆的日常生活圈是500到1000米,也就是说市民到达体育场馆的时间以15min内为宜,所以政府有关部门在对公共体育场馆进行选址时要在合理分析市民生活聚居地范围的基础上,择优选择一个可以使更多市民方便且到达所需时间短的地点,提高公共体育场馆的使用率,使公共体育场馆的社会效益及作用得到较大程度的发挥。
2.4.3 充分发挥大同市公共体育场馆的多功能,坚持走积极对外开放、开拓市场的道路,以体育运动竞赛为主题,积极策划、举办各种规模的体育竞赛,提高公共体育场馆的使用率,有效利用大同市历史文化名城的资源优势大力开发公共体育场馆的旅游文化功能。在规划、建设公共体育场馆时建议采用实施“黄、绿、蓝”工程的方案,使公共体育场馆能够有效结合其它自然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并通过引进举办国内、省内的重大体育赛事来发挥公共体育场馆的凝聚力,带动相关产业的集聚。随着城市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体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此大同市公共体育场馆应拓宽思路,积极开拓社会体育消费领域,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的体育需求,并以此建立以效益为中心的考核评估制度,从而推动大同市公共体育场馆健康、有序、规范的发展。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大同市现阶段投入使用的大中型体育场馆存在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现象,现有的公共体育场馆还不能满足南郊区、新荣区市民的体育需求,各区市民享受体育公共服务的机会不均等。大同市公共体育场馆的布局不尽合理,其中公共体育场馆的分布与人口聚集地、交通间的关系较为紧张。
3.2 建议
3.2.1政府应适当在南郊区和新荣区规划建设一些中小型的体育场馆,从而满足该区市民体育锻炼的需求,带动该区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
3.2.2大同市政府应尽快健全公共体育场馆的管理体系,制定一些相关政策。例如,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开展一些针对中老年人的体育健身竞赛,以社区或机关为单位组织一些篮球,羽毛球,排球等项目的竞赛,提高现有公共体育场馆的使用率,并对获奖单位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带动市民利用公共体育场馆进行锻炼的积极性。
3.2.3发挥新建的御东新区体育中心的集群优势,有效利用体育中心周围的交通设施和市政设施,促使体育中心场馆周边人口的集中和相关产业的集聚。
3.2.4 政府在建设规划公共体育场馆时要重视人员与交通的合理安排,体育场馆的选址应考虑实际情况,尽可能距离居民集聚区近些。完善现有的公共交通线路,增加大同市城区中心至城区边缘的交通线路,方便大同市区边缘的居民到达市区中心的公共体育场馆。
[1] 柴王军,林显鹏.大型体育场馆在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1):71-81.
[2] 林显鹏.体育场馆建设在促进城市更新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J].城市观察,2010(6):5-23.
[3] 李建国,卢耿华.都市体育生活圈建设研究[J].体育科研,2004(1):5-6.
[4] 马慧强,韩增林,江海旭.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空间差异格局与质量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11,31(2):212-216.
[5] 高军波,周春山,王义民,等.转型时期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析[J].地理研究,2011,30(3):424-428.
[6] 谭建湘,周良军,陈华.国内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研究述评[J].体育学刊,2013,20(5):43-48.
[7] 袁也利.体育场地建设与城市规划[J].北京规划建设,2005,6.
[8] 张萍,张楠.重大体育赛事场馆布局规划思考[J].中外建筑,2005(3):19-21.
[9] 申亮,岳利民,肖焕禹.城市体育的新范式:都市体育圈—都市体育圈的发展规划及其空间布局模式的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2):88-92.
On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Public Sports Venues in Datong
ZHAO Song
(Datong University, Datong 037009, Shanxi, China)
*山西省软科学项目(2014041011-3);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GH-12072)。
赵松(1982—),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