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规划》对我国城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影响和对策研究——以扬州市为例
2018-11-27周俊余徐元玉
周俊余 徐元玉
《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规划》对我国城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影响和对策研究——以扬州市为例
周俊余 徐元玉
(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的重要部署,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校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针对现有教育体制下青少年运动不足的产物,鉴于短期内高考制度很难有质的改变,校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随着《规划》的出台校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将会迎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文章对扬州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规划》对该地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影响,为新形势下城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提供参考。
青少年;课外;体育俱乐部;策略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的重要部署,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面对青少年体育的新形势,国家体育总局于2016年9月下发《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1]。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作为青少年体育重要的载体之一,《规划》也对其发展进行了说明。2017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印发关于《2017年青少年体育工作要点》的通知中指出“推动《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规划》贯彻实施”该通知对2017年青少年体育事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体现了国家大力发展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决心,同时《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发布也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的政策保障。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青少年改善体质的重要载体,俱乐部的设立可以为青少年提供活动场地,并给予科学的指导[2]。早在2000年我国就将青少年俱乐部定义为“新型的社会化青少年体育组织”[3]但是守到相关条件的限制我国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服务的作用依然有限。在国外,有学者认为体育俱乐部可以对学校的体育课程进行补充,二者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有助于培养高水平体育运动员,同时提高青少年学生对体育学科的认知水平[4]。目前,我国青少年体育课内时间有限,活动强度有限,在青少年体质急需改善的背景下,课外的体育俱乐部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芬兰,已经将青少年俱乐部作为基本活动单位,引导青少年科学地参与体育活动[5]。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校园内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受到现有教育体制和安全等因素的影响,现阶段的校内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作用和效果是有限的,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校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针对现有教育体制下青少年运动不足的产物,鉴于短期内高考制度很难有质的改变,校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随着《规划》的出台校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将会迎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本文通过对扬州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近一年的调查与分析,以及《规划》对该地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影响的研究,为新形势下城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深度访谈法、实地观察法等手段对扬州部分具有代表性的4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文献调查法对《规划》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江苏省扬州市作为研究对象。江苏省教育文化教育水平位于全国前列,青少年文化学习压力普遍较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推行的难度较大。扬州位于江苏省中部,经济条件在东部沿海地区处于中等水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并且该城市有一定的体育氛围。选取该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是,该城市既具备普通城市经济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普遍性特征,又具备拥有初具规模的青少年俱乐部的特殊性特征。
1.2 研究方法
1.2.1深度访谈法
访问扬州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以及部分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运动学校、青少年俱乐部的管理人员和体育教师, 了解和听取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扬州的开展情况以及对未来发展的看法。
1.2.2实地观察法
本人在某体育俱乐部执教期间,对城区某中学场地对外开放时间内的情况进行统计,统计内容包括:场地使用情况、设施损坏情况、地面情况、场内管理情况四个方面进行记录,并着重对安全隐患方面进行汇总。
1.2.3文献调查法
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查阅了有青少年俱乐部的硕士论文、博士论文、期刊杂志等文献资料,以及各级体育局、统计局官方网站等网络信息。
2 扬州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现状
《规划》的发布,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规划中明确指出努力提高青少年体育素养,广泛深入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完善青少年体育组织网络等举措。近年来,随着扬州对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的不断完善,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以及学校和家长对青少年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逐渐步进入快车道。而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也有待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解决。
2.1 校内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现状
截至2017年12月底,扬州市直中学17所,其中15所中学举办体育俱乐部,占城区中学的88%。在举办体育俱乐部的学校中,有4所江苏省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项目包含篮球、足球、田径、击剑、跆拳道等,该类俱乐部的活动内容与相关项目训练相结合,为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保障。
青少年体育“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扬州城区的中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先后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体育人才,其产生的影响也带动了一大批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基本达到预期效果。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受到我国现有教育体制的制约,自2016年以来,扬州市通过发展校园青少年俱乐部的举措,尽量克服制度上的制约因素,积极促进青少年体育事业。尽管如此,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在:运动强度偏低、学生感兴趣程度不同、锻炼时间缺乏保障三个方面。
2.2 校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现状
扬州市城区中,社会举办的面向青少年体育俱乐部34所(含未登记),该类俱乐部包含完全面向青少年的社会体育机构和成人体育俱乐部中部分面向青少年的社会体育机构。社会举办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弥补了学校体育俱乐部在时间和项目上的不足,满足了市场上的需求,所以在短时时间内快速发展,仅2016年第四季度,扬州市城区新增社会举办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3所。
校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一般是具有盈利性质的社会组织运营管理,工商、体育、民政等主管部门进行监管,在校大学生是执行俱乐部活动内容的“主力军”。随着校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快速发展,缺乏有效的监管、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参训人员发展空间有限、课内课外缺少衔接等问题也随之显现。
3 《规划》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影响
《规划》中明确指出“青少年体育活动条件改善,保障能力增强,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和学校体育设施服务水平普遍提高,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快速发展,青少年体育组织网络更加完善,每20000名青少年拥有一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随着该政策的逐步落实,将会有更多的机构参与到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建设中,随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普及,青少年课外活动的软硬件将会更加完善,质量更高。扬州在城市相对完善的基础上,必然会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覆盖的项目更多,人均享受俱乐部的数量更大,服务更加精细化等。
3.1 《规划》对校内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影响
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最重要的环节,学校不仅教授学生文化知识,还承担着培养学生运动技能和锻炼习惯的责任。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养成终生体育习惯的重要时期,校内青少年俱乐部是学校体育课程的重要延伸之一。但是,与传统教育和管理模式需要磨合,以及如何有效地推行校内体育俱乐部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是现有素质教育所面临的挑战,而《规划》正是为这一挑战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规划》从运动设施和场地开放和体育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校内青少年俱乐部提出要求,其影响主要体现在校园安全管理和运动氛围营造两个方面。
校园安全管理方面,《规划》要求“推动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体育设施向青少年免费开放或低收费开放”这意味着鼓励学校对外开放运动场,在中学安全问题敏感的背景下,开放中学体育设施无疑是对现有校园安全管理的挑战。目前,扬州城区只有一所中学的场地对外开放,由于管理难度较大,对于进出校园的人无法进行有效的识别,加之学校暂时缺少相应的管理人员对进行活动的青少年进行有效的引导,场地上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通过开放时间实地观察,该场地主要的安全隐患如表1所示。对青少年开放学校的运动场地,有利于青少年有更加规范的场地进行体育锻炼。但是,对学校管理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需要解决以下所罗列出的问题,此外还要解决其它潜在的危险。新形势下的校内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不仅要承担培养高水平后备人才的职责,更要承担普通青少年运动安全、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的重任。对广大的青少年及其家长而言,促进校内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向服务大众转型,是校内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的趋势。
表1 对扬州城区某中学开放体育场地近2年安全隐患汇总
是否致伤持续时间是否有人管理隐患是否解除致伤频次 设施损坏(篮筐)否半年是是0 地面坑洼是1年否否2 车辆进入球场否2年以上有否1 无人看管的低龄儿童否2年以上否否0 斗殴是2年以上有否1
表2 影响校内青少年体育文化俱乐部表现及其因素
主要表现影响因素 运动强度偏低苏中地区超重率高达18.4%[6]教师普遍担心对安全问题有所顾虑,对于高风险、高强度的活动进行回避。 学生感兴趣程度不同活动时间不积极,甚至出现缺席的情况校内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项目覆盖比较单一,无法满足所有人的喜好 锻炼时间缺乏保障校本课程安排频率较低,文化课占用体育活动时间的情况依然存在。升学压力大,尤其是江苏的文化学习难度较大,而且文化成绩的指标依然是评价学生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运动氛围营造方面,《规划》要求“办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完善项目结构和学段结构,做好重点项目、优势项目和民族特色项目布局,营造校园体育传统项目文化”。为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扬州市城区所有的中学均设立了体育校本课程,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课时内学习该项体育技能,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部分项目在开展过程中出现如表2的问题。校内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学校营造良好体育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校开展情况来看,各个学校基本营造出体育氛围,但是这种氛围更多的是停留在表面形式的层面上。校内的体育俱乐部虽然参与程度较高,但是学生的反响不一。例如:开展三大球项目,男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女生积极性较低;健美操、武术等,项目女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男生积极性较低。鉴于以上情况,对于营造单一项目的体育氛围有一定难度。为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校内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应该向着多元化,多层次的趋势发展,让每一位在校的学生都有适合自身情况的运动项目。3.2《规划》对校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影响
校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对校内俱乐部的补充,可以有效的缓解课后学校活动资源紧张的情况。校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目的是对校内运动延伸,进一步锻炼青少年体质,培养更多的运动技能,有利于青少年养成终生体育的习惯。校外体育俱乐部需要资金的运营,所以大部分校外俱乐部实行市场化运作。《规划》是对发展校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政策支持,对未来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起着政策主导的作用,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外部环境的改变。
随着政策的不断落实,营利性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加,竞争也随之激烈,无论是互补资源的占有,还是替代项目的挤压都会对俱乐部的运营产生影响。互补资源是与俱乐部发展关联性较强,例如:足球项目和空闲的大面积空地、户外拓展项目和拓展设施、器械项目和器械等。互补资源的不足会导致俱乐部的发展受到牵制,甚至导致俱乐部无法运转。在前期资源充裕的条件下,部分资源可能出现过剩的情况,但是随着俱乐部的数量增加这部分资源面临着紧缺的可能。
虽然体育青少年俱乐部有政策的支持,但是市场环境下的体育俱乐部获得官方的资金支持的难度较大,而且一味的“等、靠、要”是不利于该行业健康发展。盈利渠道单一,是目前俱乐部普遍存在的问题,外部环境的改变会直接影响收入情况,一旦运营的资金受到影响,俱乐部可能就此停摆。对于面临困境的俱乐部政府会进行一定的干预,但是短期的政府行为只能维持一段时间,不能彻底结局问题,而市场趋于成熟后,政府的干预会更加有限,淘汰不符合市场规律的俱乐部是必然的。
4 对策及建议
4.1 完善校内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制度
校内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青少年在学校中课后活动的最基本组织。校内青少年俱乐部的活动安排要注意运动员和普通学生的区分,就参与日常训练的学生而言,每天的运动时间及运动量有充足的保证,而普通学生的锻炼质量却十分有限,未来校内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服务对象应该更多的是面对普通学生,全面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学校首先应当建立保证学生活动时间的相关制度,并且对俱乐部活动时间内的活动项目、组织形式、运动强度等进行相应的规定,设置每项指标的最低标准。其次,对落实青少年俱乐部的相关政策要充分落实,对于政策的落实需要考核的保障,而长期的日常行为跟踪是保证俱乐部开展活动最有效的措施。最后,学校政策是校内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活动开展的保障,学校层面需要出台相应的措施保证俱乐部活动的开展,政策明确场地使用、活动开展时间、应急预案、奖惩措施等内容,对于假期开放必须明确相关组织形式、责任主体两个方面。
4.2 校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经营模式的转变
针对《规划》的出台,校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需要对现有的经营模式进一步升级,从单一经营向多元化经营转变。随着更多机构的介入,单一的运营模式将不能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尤其是面对同行竞争时,较为单一的资金来源会直接影响俱乐部的生存情况。在此情况下,建议加大周边产业的发展,扩大资金来源的渠道,例如:其他运动项目的发展、相关产品的销售、面向团体的活动策划以及线上服务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发展相对成熟的俱乐部可以整合其它青少年俱乐部的资源,寻求必要的合作以此增加抗风险能力;也可以对经营不良的机构进行合并,保证行业及该行业的从业者健康稳定的发展。
4.3 统筹校内校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校内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优势在于,拥有相对充裕的场地,但是课后的管理及活动的开展比较困难;校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优势在于拥有相对充足的人员,但是缺少场地;而目前青少年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锻炼、课后锻炼场地有限、课后锻炼缺乏科学的指导、资金有限四个方面;《规划》要求努力提升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水平。上述矛盾地区政府可以通过资源整合和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
整合现有场地并进行服务区域的划分,学校拥有较多的场馆资源,可以对场地进行有效的改造。针对已出现的运动场安全隐患,首先应安排合适的管理方。为了便于学校管理,引导学生科学有效地参与体育活动,安排校内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介入是降低安全隐患的有效手段。处于运动场活动一线的体育俱乐部不仅可以及时发现运动场地内存在的安全隐患,而且具备相应专业素养的俱乐部管理者和教练可以在紧急时刻进行相应的处置,降低损害。其次,对场地进行硬件进行排查,排查重点是运动设施的损坏情况和场地地面。再次,对运动场实行分时开放,做好运动场、教学区、校外三处的物理隔离,上学时段关闭对外通道,非上学时段开启对外通道,对外通道开启时应做好运动场和教学区的隔离工作,尽量保证青少年在任何时间都有运动场地。
政府购买校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服务,是具体开展课外青少年体育活动有效的手段,在教师休息期间校外的俱乐部对校内运动场地的进行管理有利于青少年有序的进行活动,同时可以将场地开放时的风险与俱乐部及保险机构共同承担,减少学校因场地开放所带来的风险。而政府购买服务的行为也有利于校外青少年俱乐部的稳定发展,使俱乐部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青少年的服务工作中。校外青少年俱乐部作为某段时间运动场地的管理方,不仅要指导青少年进行科学的锻炼,还要对运动场内整体情况进行把控,降低隐患,使青少年有更好地锻炼效果。
[1]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印发《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规划》的通知[Z].体青字[2016]92号.
[2]刘雨.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2, 35(8): 111 -114.
[3]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试点工作的通知[Z].体群字[2000]022号.
[4]Eckart Balz.Sportpadagogik,2006.
[5]Sami Kokko, Lasse Kannas and Jari Villberg. The health promoting sports club in Finland—a challenge for the settings -based approach. Health Promotion International Volume21, Issue3 :219-229.
[6]王军.苏中地区高中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实施现状与对策分析[D].扬州大学,2015.
Influence of “the Youth Sports the 13th Five-year Plan” on the Youth Sports Club in Cities in China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It——Taking Yangzhou as an Example
ZHOU Junyu, etal.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225000, Jiangsu, China)
周俊余(1993—),硕士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徐元玉(1966—),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