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心理咨询对焦虑大学生的干预研究*
2018-11-27李庶张宇
李 庶 张 宇
野外心理咨询对焦虑大学生的干预研究*
李 庶 张 宇
(温州医科大学体育部,浙江 温州 325035)
借鉴欧美国家野外治疗心理干预模式,将野外生存训练和团体心理辅导相结合,设计了8周的野外治疗课程并对15名实验组成员进行干预。干预结果发现:实验组成员无状态焦虑得分、特质焦虑得分均出现显著下降,说明野外治疗对降低大学生焦虑水平有显著效果。总结实验组学员、教练、咨询师反馈意见以及参考相关文献发现:冒险体验、师生联盟、团体动力以及大自然野外独处是野外治疗四个最重要的疗效因子。
野外治疗;野外生存;心理咨询;焦虑;大学生
和一般的体育干预手段相比,野外生存训练的刺激性,趣味性,挑战性等特点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黄永良等梳理国内关于野外生存训练的研究一致认为野外生存训练对于普遍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积极的影响[1]。胡达道等认为野外生存训练能够端正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责任意识,磨练意志,提高抗压能力[2]。韩宏义认为野外生存训练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交往能力、生活能力和活动能力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 从而能有效地降低大学生的焦虑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3]。对于焦虑的大学生来说,野外生存训练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可激发焦虑情绪,同时进行适当干预的现实环境,有利于自我探索的实现。而在欧美国家,野外生存训练的应用领域已经远远超出教育和体育的范畴。从90年代开始,相关学者在其本身具有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的基础上,将其和现代心理学理论相结合,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心理治疗干预体系,被称为野外治疗(wilderness therapy)。野外治疗是一种针对个体的情绪,行为,物质成瘾等心理问题极具潜力的心理治疗方式,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群体的青睐,并逐步成为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一种可替代性的干预方式[4]。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野外治疗对参与者有积极正向的干预效果,参与者的行为、情绪、物质滥用与成瘾等问题等够得到有效改善[5]。
本研究借鉴欧美国家野外治疗心理干预模式,在遵循野外治疗一般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相关现状,设计了针对焦虑大学生的野外心理干预模式,旨在缓解和降低大学生的焦虑水平和推动野外治疗在国内的发展。由于心理治疗一词的专业属性,以及野外治疗在国内鲜有提及的现状,本文称此次干预课程为野外心理咨询。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温州医科学14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 1 500 份,收回 1478 份。问卷选用李文利教授修订的《中国大学生焦虑问卷》。调查筛选了30位状态焦虑得分大于等于45分,且特质焦虑大于等于43分以上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搜集国外关于野外治疗的相关文献,深入学习野外治疗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疗效因子,治疗过程等完整的体系,为课程设计奠定理论基础。
1.2.2专家访谈法
访谈心理咨询尤其是团体心理咨询相关专家,探讨如何将心理咨询技术与野外生存训练相结合,并制定可实施的课程设计。
1.2.3 问卷调查法
首先随机抽取1500名温州医科大学14级学生发放状态—特质焦虑问卷,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筛选并招募参与对象。同时随机将参与的30位同学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实验组开展为期8周的野外生存训练与团体心理咨询结合干预课程,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实验结束后,再对30位同学发放状态-特质焦虑问卷,检验干预效果。
1.3 干预模式
实验组采取8周的野外团体心理咨询。课程安排在连续的8个周末。由专业野外生存教练带队,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全程跟队。野外生存教练负责日常的野外生存技巧的讲解教授,以及相关主题的户外团队活动的实施与操作。心理咨询师负责观察与及时反馈,以及当天活动的团体心理咨询和辅导。8周活动按照团体心理咨询的一般流程和野外生存的难易程度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破冰起航团队建设, 预期目标为相互认识、融洽气氛、增强团体凝聚力,学习基础野外生存技能, 时间为第一周周末;第二阶段: 团体形成与认识自我阶段, 预期目标为建立相互信任与接纳的团体氛围,增进学生认识自我的焦虑,接纳自我焦虑,让每个人体会被人关注的感觉, 增强自信心,体验能够唤起适度焦虑水平的野外挑战时间为2个周末;第三阶段:挑战自我与团体分享阶段, 预期目标为鼓励成员突破心理舒适区,接纳焦虑的同时进一步的自我探索,勇敢的进行团体分享,体验能够唤起较高焦虑水平的野外挑战活动,时间为4个周末;第四阶段: 巩固与分离阶段,预期目标为进一步巩固前期干预成果,顺利度过团体分离焦虑,将新行为方式带入日常生活。具体课程如表1所示。
表1 野外心理咨询课程内容
课程阶段主要心理课题野外生存课程具体活动内容 破冰起航,团体建设第一周相互认识,打破人际坚冰,建立融洽氛围野外基础技能野外初级路线户外热身游戏:松鼠大树,打猎舞蹈等野外装备的使用:帐篷,睡袋,登山杖,登山包野外食物的采购:如何选择路餐 认识自我,团体形成第2-3周建立相互信任,认识自我焦虑,学会接纳焦虑野外地图识别野外自救技能中等难度路线利用地形图,指北针选择路线,利用野外专用设备自给自足,野外生火,套锅的使用,选择营地,获取水源 挑战自我,团体分享第4-7周突破心理舒适区,打破焦虑带来的限制,挑战自我登山技能学习大难度路线野外攀登,下降,涉水等项目体验利用天然环境自给自足:钻木取火,埋锅造饭,野外烧水,制作救生担架等等 巩固与团体分离第8周巩固前期学习成果,顺利度过分离焦虑野外生存团体活动挑战赛制定野外徒步计划,完成高难度团体活动挑战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干预前后各组焦虑水平得分比较
如表1所示,实验干预前实验组状态焦虑得分均值为45.93±1.09,对照组状态焦虑得分均值为45.73±0.88,两组状态焦虑得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干预前实验组特质焦虑得分均值为44.27±0.70,对照组特质焦虑得分均值为44.53±0.83,两组状态焦虑得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0.05);
经过8周的野外心理咨询活动,如表2所示实验组的状态焦虑得分为40.13±1.25,对照组的状态焦虑得分为45.53±0.83,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的特质焦虑得分为41.93±1.10,对照组的状态焦虑得分为44.33±0.823,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
表2 干预前两组焦虑水平得分
项目实验组对照组T值sig. 状态焦虑45.93±1.0945.73±0.88.549.587 特质焦虑44.27±0.7044.53±0.83-.947.352
表3 干预后两组焦虑水平得分
项目实验组对照组T值sig. 状态焦虑40.13±1.2545.53±0.83.524.000 特质焦虑41.93±1.1044.33±0.82.670.000
2.2 实验干预前后配对样本T检验
表3、表4显示,对照组实验前后无论是状态焦虑还是特质焦虑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实验组实验前后无论是状态焦虑,还是特质焦虑得分均比实验前有所下降,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8周的野外心理咨询干预对实验组成员的焦虑状态的缓解是积极有用的。
表4 对照组配对样本T检验
项目干预前干预后T值sig. 状态焦虑45.73±0.8845.53±0.83.691.271 特质焦虑44.53±0.8344.33±0.82.874.082
表5 实验组配对样本T检验
项目干预前干预后T值sig. 状态焦虑45.93±1.0940.13±1.25-.306.000 特质焦虑44.27±0.7041.93±1.10.117.000
3 疗效因子的分析讨论
8周的野外心理咨询结束后,以上的分析发现实验组无论是状态焦虑还是特质焦虑都有了显著的降低,说明野外干预积极有效。一般来说特质焦虑是比较稳定的人格特质状态,有时候是问卷调查等量化工具难以测量的,需要从从长期的接触中进行详细的评估和反馈。对于野外心理咨询是否真正有效的帮助了参与者,课题组进行了半结构式的访谈,邀请心理咨询师进行相关评估。对于野外心理咨询如何帮助了他们?是什么帮助了他们,课题组让学员进行自主的反馈。根据反馈的结果,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同时借鉴国外的相关研究,冒险体验,咨询联盟,团体动力,大自然野外独处,这四个方面最具心理治疗意义。他们都认为以上四个方面对于提高自身自信心,缓解焦虑状态,甚至是改变自身人格结构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表6即是此次学员反馈提炼的要点以及经典的个案回答。
表6 参与者视角疗效因子总结与回馈
疗效因子疗效因子说明回馈提炼要点回答案例 冒险体验野外生存的困难和冒险挑战带来震撼的成功体验不可预测人生需要磨练冒险带来震惊李某:“从未想象过有一天,我等站在如此险峻的山顶大声的自由演讲” 师生联盟与心理咨询师还有教练的关系非常重要随时随地的讨论注重此时此刻焦虑状态利用隐喻表达显示没有上下级关系像是朋友却又不失去尖锐反馈陈某:“我感受到教练和咨询师是实实在在的人,并不会说叫式,命令式的高诉你“不要怕”,反而他们说在野外他们也害怕,并且并不假装逞强。” 团体动力团体成员的共同进退,建立的深厚凝聚力非常的有治愈的力量朋辈间的及时反馈愿意分享没有破坏性的竞争压力吴某:“看到他们每个人都在勇敢的分享自己的过往经历,我觉得好温暖,让我有一种这里好安全的感觉” 大自然野外独处野外的独处活动,让他们不得不面对自己的一切问题,非常具有治愈意义自由的状态美好又可怕切断了外界的联系和依赖高某:“一个人一会躺着,一会坐着,思绪飞扬,无奈却不得不面对,就这样我竟然能度过整整一天一夜”
3.1 冒险体验
Ellen Sandseter在《进化心理学》上发表的《从进化视角看儿童的冒险玩耍--次惊醒经验的反恐具影响》一文中总结道:“孩子有尝试危险和刺激的天然心理需要。在非常的冒险刺激中,孩子们起初是被吓坏了,但随后就能克服这样的恐惧[6]。”实验组成员A在完成12米高空的岩降活动后积极的总结“我从不认为我能够完成这么刺激的活动,虽然起初我非常的焦虑和恐惧,但是我试着老师说的那句话,情绪是无法消除的,只能带着恐惧慢慢的向前走,于是我一点点的尝试,我感受着此刻的恐惧情绪,让它如实的存在,注意力却难得的集中了,就这样我一点点的下来了……”野外心理咨询活动以野外求生和冒险性挑战为主要载体,其目的是更直观的唤起参与者的焦虑状态,鼓励参与者带着焦虑状态循序渐进的完成任务挑战。整个挑战过程对于参与者来说是极其刺激和震撼的,必然带来足以挑战自我信念的深刻体验。尤其是安全完成任务后的那种踏实的感觉,能够直接地提高参与者的自信心和自尊水平,坚定参与者“我能行”的信念,提高个体的内控倾向,潜移默化中缓解焦虑情绪来临时身体上的僵硬和心理上的自我设限。成功的冒险体验,足以深刻的印记在参与者的心灵深处,改变参与者的心理图式。
3.2 师生联盟
关系问题,尤其是和重要他人的关系是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源。客体关系理论认为稳定安全,抱持性的母子关系奠定了成年后的健康稳定人格基础。心理咨询和治疗过程中,移情的发生是治疗的关键,为咨询师利用此时此刻的关系修复彼时彼刻关系提供了契机。野外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全程跟队,及时的反馈为建立牢固的咨询联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参与者和咨询师同甘共苦,共同参与冒险活动,提供关怀和鼓励能够让参与者更直观的体验背后强大的支持力量,修复参与者内心爱的缺失。实验组成员C说道“咨询师和我们在一起,这一切让我感到很真实,这让我们绕过了很多的障碍,能够直奔主题的进行相关问题的探讨。”这种方式,更容易让参与者主动的打开心扉,分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情绪体验。当然这对咨询的自我边界的把握要求非常的高。不过从国外野外治疗的相关研究来看,野外心理咨询过程并不像传统的心理咨询受很多咨询边界的限制。社会学习理论可以为此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因为心理咨询师从某些层面起到了榜样的作用,有利于参与者感同身受地体会和学习如何处理相同境遇带来的焦虑状态。
3.3 团体动力
野外团体心理咨询相比一般的团体心理咨询具有更多的优势。首先从野外团体活动的角度出发,许多工作任务需要团体成员齐心协力才能完成挑战,有利于团体凝聚力的形成。任务越难,团体越能展示出强大的向心力。任务挑战完成后,“劫后余生,不抛弃,不放弃”的心理体验更能直观地体现成员之间互助友爱,为团体成员建立深厚的友情和信任关系提供滋润的土壤,这有利于营造关爱和支持的团队氛围,有利于团体深入分享的进行。参与者D回忆道“翻越逃生墙活动,让我看到了为了完成4米高墙的挑战任务,我看到队友们一个个是真心的在意的安全和感受。尤其是队长被我们这么多的人踩过肩膀,依然努力的坚持着,那一刻我想有他们在我什么也不怕……”。另外 户外挑战活动也能制造处激烈的争论和冲突,这也是团体过程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因为这为心理咨询师观察参与者能否理清人际冲突带来了直观的分析材料,有利于参与者即刻的审视自己的内心体验和思维方式。
3.4 大自然野外独处
世界上所有的民族和国家都认为大自然具有神奇的治疗功能。人们倾向于向在大自然中追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7]。生态心理学认为人与大自然存在着天然的、原始的、本能的联系。现代社会文明,切断了人与自然的联系,导致了一系列的所谓心理问题的现代文明症状[8]。野外治疗带领个体置身自然之中,有目的让个体亲近大自然,让个体通过野外求生及冒险活动,深刻的唤起原始的求生欲望,在努力挣扎的生存体验中厘清人与自然的深层关系,获得内心的完整感与控制感,恢复内心的平衡。参与者B回顾整个野外心理咨询过程感慨的说:“我觉得最能缓解我焦虑的任务就是背着行囊在山野间徒步。我能清晰的听到自己的呼吸,自己的脚步声,周围的鸟叫声,一切都是这么顺其自然。不管此刻有多的痛苦,我也只能一步一步的往前走,走着走着似乎忘却了一切,因为这里你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你也不知道下一步能有什么危险,只能放开一切,迎接未知的挑战……”野外独处活动为个体提供了一个陌生的、新奇的气氛,让他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他们的问题,感激现实生活中他们所拥有的一切。
4 结论
4.1 8周的野外心理咨询干预有效的降低了实验组成员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得分,并且深受学生的喜爱,说明野外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可替代性的干预模式[11]。
4.2 野外治疗是野外生存训练、冒险性户外挑战和心理治疗技术的有机结合。前两者主要作用为激发个体的深层体验,为咨询师提供个体的直观材料。心理治疗技术的作用为个体提供外在客体的回应,有利于个体进一步反思和审视自我。
4.3 野外治疗的疗效因子主要有冒险体验、师生联盟、团体动力和大自然野外独处。冒险体验和大自然野外独处是野外治疗区别一般心理治疗的主要因子。师生联盟(治疗联盟)、团体动力虽然是一般心理治疗和咨询中的都存在重要因子,但也因野外环境和冒险活动的存在而有所不同。
[1] 黄永良.海岛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研究综述[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9,3(26):117-123.
[2] 胡达道.红色资源融入野外生存生活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理念和心理承受能力影响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4(5):93-96.
[3] 韩宏义.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6,28(1):78-80.
[4] Ebony A. Rutko (2013).where is the wilderness in wilderness therapy.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36(3):218-232.
[5] Joanna E. Bettmann,Keith C. Russell (2013).How Substance Abuse Recovery Skills, Readiness to Change and Symptom Reduction Impact Change Processes in Wilderness Therapy Participants.J Child Fam Stud , 22:1039-1050.
[6]Ellen Sandseter.从进化视角看儿童的冒险玩耍--刺激性经验的反恐惧影[EB/OL]. http://edu.sina.com.cn/zxx/2015-11-13/doc-ifxksqiu1563971.shtml
[7] Keith C. Russell.(2001).what is wilderness therapy.The 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24(2):70-79.
[8] 吴建平.基于生态心理学视角下的生态疗法新探索[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1.
On the Intervention of Fiel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on College Students with Anxiety
LI Shu,etal.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Wenzhou 325035, Zhejiang, China)
2016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项目编号:2016R413044;浙江省2015年度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kg2015230。
李庶(1995—),本科生,研究方向:运动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