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机制研究

2018-11-27钱成思

少年体育训练 2018年2期
关键词:伤害事故体育运动机制

钱成思

(深圳市龙岗区文景小学,广东 深圳 518112)

1 研究目的

体育运动尤其本身的特点致使风险隐患不可避免,而学校体育涉及学生的健康成长,体育风险防控机制的缺失无疑对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本研究通过梳理体育运动风险的构成因素,以因素为源头找寻体育风险形成的本质,在分析构建中小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机制的可行性基础上,提出风险运行机制的理念与模式。通过构建中小学校体育风险防控机制,降低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对于体育运动风险的顾虑,促使学生自主大胆地参与体育,教师保质保量地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提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为实现强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中小学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机制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法梳理中小学校体育运动风险的类型、成因,并以体育运动风险的形成因素为源头构建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机制。

3 结果与分析

3.1 中小学体育运动风险现状分析

中小学出现的体育风险主要是体育伤害事故。而伤害事故类型按照加害伤害方分类法可分为学校侵权型事故、学生侵权型事故、第三人侵权型事故、共同侵权型事故、意外事件型事故5类。风险防控需要掌握造成风险的因素情况,通过风险识别建立风险防控与风险规避机制。中小学体育运动风险主要受教师风险、学生风险、运动环境风险、管理风险4方面风险因素影响。其中,学生自身风险因素是造成体育运动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教师在学生体育运动安全保障中也有重要的影响。

学生风险因素主要受学生注意力集中情况、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遵守纪律情况等几方面影响。教师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教学技术风险、教学经验风险、自我管理风险3方面。教学经验主要是课堂纪律松紧度情况、课前安全检查是否严格。其中,课堂纪律松散往往是导致教师风险的主要原因。技术风险主要是指教师示范动作是否规范,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时是否有保护措施。自我管理风险则是教师自身对情绪、心情的调节情况,以及对待学生的热情状态。运动环境风险即场地风险、器材风险。而场地风险主要由场地大小和场地条件构成。大多数运动安全问题都是由小场地的制约造成。器材风险可归结为器材的老化、摆放的安全距离、位置造成。管理风险则涉及学校安全教育、体育活动安全的重视度、医务监督。而医务监督不彻底是造成管理风险的主因。

3.2 构建中小学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机制的可行性分析

3.2.1 必要性分析 学校体育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运动兴趣、学习运动技能、养成体育锻炼进而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途径。在传授体育技能、培养体育兴趣的同时,可塑造优秀的意志品质。体育运动风险应观实际来看,很难完全避免。只要运动便有可能产生运动风险,其受人、外界环境、突发事件等客观实际的影响。体育运动伤害不仅给学生在身心上造成影响,更影响其后续的运动信心。而大多数教师在面对具有较高风险的运动项目时,往往选择降低难度,甚至改变教学计划来规避风险。体育运动风险极大地制约着学生的运动积极性、教师的正常教学。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机制是十分必然和必要的。

3.2.2 合法性分析 我国在颁布涉及学校体育安全的政策法规文件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归纳的过程,从1953年的《关于正确发展学校体育运动、防止伤害事故的联合指示》对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处理办法、责任划分发展到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提出学校不得因规避风险减少体育运动。但在出现学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后,由于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机制的不完善,使得教师和学校因学校的声誉以及在家长的直接或间接威胁下承担超出自身应付责任的范畴,相应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因此,构建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机制对学生、教师、家长、学校的合法权益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3.2.3 合理性分析 近年来学生体质下降的趋势虽有所减缓,但学校体育面临的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尤其是频发的校园运动猝死事件,导致中长跑不断被取消。其次,对于体操项目也是避而远之,拆除单杠、双杠。而体操是运动之母,对发展学生柔韧、力量、敏捷、协调等身体素质非常有效。毛振明表示,对孩子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特别是对部分身体素质发育的针对性帮助,体操教学具有其他运动项目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猝死事件、拆除单杠、双杠的悲哀引人深思:学校体育运动风险伤害事故如何有效防控?而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两点:(1)学生及家长缺乏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与成长观,致使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2)由于学校缺乏有效的体育运动风险规避机制,使得教师及学校在教学过程中降低教学标准与教学内容,尤其是对中长跑、体操项目的取消更是对增强学生体质不利。体育运动本身便存在风险,学校体育运动防控机制的缺失对学校体育的开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建立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机制对体育教学活动、学校体育活动开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将降低家长、学生、学校、教师对于运动风险的顾虑,对创造学生自主运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符合时代发展的诉求。

3.3 中小学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机制的构建

3.3.1 构建防控机制的理念与思路 体育运动风险大多数情况下是可预见的,防控机制的建立需要从伤害事故的起因抓起,从源头进行预防,尽可能降低发生的概率。对形成风险的因素进行严格控制;对不可避免的风险,当事故发生时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杜绝事故发生后的二次伤害;对于事故产生的赔偿纠纷要合理合法处理与归责,进行相应补偿。购买体育保险是规避运动风险赔偿责任的有效方式。

3.3.2 防控机制要素 体育风险防控机制的要素涉及政府机构、学校与学生、社会专业保险机构三方面。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其社会职责要求政府具有公共性,有责任和义务为社会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共事务的良好发展。学校体育作为公共事务的一部分,政府有义务为学校和学生提供优质、普遍、公平的公共服务。政府的支持力度是学校构建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机制的重要后盾。学校是体育运动事故的高发地带,理应积极建立运动风险防控机制,降低运动伤害事故发生。同时学生是运动风险的主体,风险防控机制的建立离不开对学生运动安全意识的培养。风险防控机制重在防也在控,防是建立预警机制、避免风险的产生;控是对事故伤害的降低与补救。运动伤害事故的赔偿与责任规避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商业保险作为运动风险防控的重要手段,是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保险不仅可以降低伤害事故的损失,也可以依据保险合同进行理赔,对于伤害事故的处理效率、纠纷解决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保险机构的介入是运动风险防控机制本身的需要,能避免事故经济纠纷的产生,同时保险也是社会功能的内在要求。

3.3.3 防控机制的运作模式 风险防控机制的运作模式需要顺寻构建机制的理念、思路去实现。因此,风险防控机制的运作离不开政府、学校与学生、保险三方的协作。(1)政府的社会职责要求其履行发展学校体育事业,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政策、法规引导学校体育健康发展。就体育风险的防控,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完善学校体育设施,开展风险防控专项课题研究,通过宏观调控的职能推动体育保险业发展。其次,政府可以牵头组建学校体育风险督查小组,不定期对学校体育风险及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对不合格的学校进行整改,创健健康快乐的校园体育环境,推动学校体育事业良性发展。再次,政府通过其服务职能,给予体育保险业一定的支持力度,促进体育保险业进入校园,推动校园体育健康发展。同时还可以鼓励社会组织进行爱心赞助,承担学生一部分的保险费用,降低学校为学生投保的压力。

(2)学校作为体育伤害事故的主要发生地,对于学生的安全问题负直接责任,理应积极承担学生的投保工作。其次,学生作为体育运动风险的主体,应有购买体育保险的意识,学校应引导学生自主投保,将风险转移。将学校强制投保与学生自由参保相结合,实现体育运动的风险保障。

(3)创新学校体育保险基金管理,效仿养老保险的管理运作模式,将基金归社会保障部统一管理,对基金进行统筹、投资、理赔。但在基金管理中应注意基金的监管、基金的有效利用。对于学校体育基金管理需要建立政府部门、法律法规、社会公众三位一体的监管机制。政府部门监管基金的征缴、支付、投资,运营;法律法规则是规范学校体育保险;社会公众主要是以舆论方式对学校体育保险基金进行运营、支付、征缴的监管。基金的有效利用离不开高质量的管理,因此须从基层向上层部门推进,提升管理水平,实现全国统筹管理。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 论

中小学体育运动风险事故频发,这不仅给学生及其家庭带来伤害,更影响着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家长是否支持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以及体育教学能否保质保量。而当前中小学体育运动风险主要诱因是体育场地器材问题、学生自身问题、教师问题。对于学生,主要是体育运动风险防范意识不足;场地器材产生的伤害主要是器材老化、破旧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教师问题主要是教学动作不标准、不规范,其次是学生练习动作时的安全保护不足。学校、家长、学生本身对于体育运动风险的重视程度不足和伤害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机制不健全,是促使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机制建立的迫切性。在建议机制前需要厘清思路,从风险发生的影响因素着手。以政府政策为依托,结合学校强制性与学生自主性投保方式,降低风险发生后的经济与责任赔偿,完善学校体育基金管理机制,有效投资,实现学校体育基金的价值最大化。

4.2 建 议

完善体育运动风险预防机制,通过维修保养体育设施,规范教师教学,培养学生运动风险意识,创造安全健康的校园体育环境。加强相关校园体育安全法律法规建设,完善校园体育风险管理机制,有法可依,健全校园体育保障机制。鼓励发展校园体育伤害事故鉴定机构,科学合理界定事故各方责任。成立纠纷调解机构,鼓励事故双方通过协商调解达成和解。引入保险机制,借鉴交强险的经验,分担学校及教师的压力,促使学生自主参与体育运动。政府牵头,鼓励商业保险进入校园,鼓励社会组织爱心赞助校园体育保险,搭建良好的保险平台,做校园体育运动的安保后盾。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大对校园体育设施的资金投入,完善校园体育器材及场所,提升体育场地的安全性。完善体育保险基金管理机制,通过政策合理有效地引导基金运作,促进中小学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机制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 1 ]邬玲.中小学体育伤害事故预防与赔偿研究[ 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 2 ]谷敏.试论中小学体育运动的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 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2):50.

[ 3 ]王江龙.甘肃省普通高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机制研究[ D ].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16.

猜你喜欢

伤害事故体育运动机制
体育运动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建立激励相容机制保护数据安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发达国家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经验及启示
呆呆和朵朵(13)
皮革机制
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的研究
中小学体育课伤害事故特征与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