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奥运精神成为平衡体校运动训练和文化教育连接点的方法浅谈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三少年儿童体育学校为例

2018-11-27

少年体育训练 2018年2期
关键词:体校体育训练教练员

唐 亮

(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三少年儿童体育学校(东城学校),上海 201301)

三线体校一方面承担了向上级体育单位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任,另一方面也承担了提高这些优秀后备人才的文化素质培养的重任,运动训练与文化教育一直是三线体育学校两大中心任务,但让这两个中心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却不简单。应该寻找什么契机和突破口是体育学校管理者一直探索和实践的课题,本文希望通过大胆而有益的探索,实现运动训练和文化教育双丰收的双赢局面。

体校所倡导的奥运精神

体校所倡导的奥运精神,应该解读为根植于体校的奥运精神,它一定是具有契合于体校精神的内涵,即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磨炼坚强、不气馁的勇气和顽强拼搏的精神:(1)运动训练层面。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刻苦训练,达成一个又一个运动目标,收获希望,收获奖牌。(2)文化教育层面。在学习上对难题不放弃,对学业压力能坚强面对,日积月累,日复一年解决学业上的困难,达成每一个阶段的学习目标。

突破的渠道和方法

(一)教练员、教师等多线合作

体校的学生面临两大任务,一是学业,二是运动训练。若使学生的训练和学业之间更协调,注意到学生的训练进展情况、学业发展情况,找到两者结合的契合点,就应进一步加强教练员与班主任之间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变化情况,采用最能使学生接受的教育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健康地成长。训练和教育教学不是各自孤立的单线式的运作,而是有交叉的复合线式的运作,以达到根本目标上的一致性——培养学生成人、成才。而且由于学校的特殊性,学生更崇拜自己的教练,有时学生碰到学习上的问题时,教师可以依靠教练的有效配合,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文化学习。

(二)班子成员与班主任、教练员结对合作

班子成员要求与班主任、教练员结对,形成强大的教育队伍,每个班子成员承包一个班级,一是进行一月一次的主题班会,二是对班级中重点的那些学习后进、行为偏差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三是对学生进行和运动队有关的德育教育。同时要求教练员收集曾经带教过的优秀运动员的事迹,也可收集所带项目的有一定知名度的运动员的事迹。通过每次运动队队课对运动员进行鼓励性教育。

(三)要求教练员每周下班听课

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三少年儿童体育学校采取了教练员每周下班听课的举措,要求教练员即时了解运动员在课堂上的表现。任课教师每周与教练员沟通一次,向教练员汇报学生的学习、思想变化情况等。

(四)任课教师、班子成员观摩现场训练

教师和班子成员到现场观摩训练课,了解班级中的学生在训练中的表现情况,从而更多渠道地了解自己所教的学生。

(五)尝试四线基础队

对于三线体校学生来说,奥运精神应该是从一开始就进行熏陶,而在具体操作时绝不是简单的意志品质的养成,更应该注重的是适合三线体校实际的、适合低年龄阶段学生特点的熏陶。三线体校可尝试在校内建立四线基础队进行专门的训练和指导,扎实基础,为专业训练打下基础,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进行道德素养方面的教育和疏导。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三少年儿童体育学校在这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探索出了一套适合“三集中”少体校四线后备队员的培养方法和策略,提高管理举措针对性,把小队员培养成为学习习惯良好、具有自理自律能力、道德素养、体育基本能力的后备队员。即强基(文化基础、训练基础)、宽能(学习能力、体育能力、自理自律能力)、励志(德育素养、奋斗目标)。

(1)思想层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队员为国争光精神,坚持刻苦训练,顽强意志。进行法制教育:增强队员法制观念,为今后的成长成才牢固做人理念。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培养队员遵纪守规的意识,做符合体校的小小体育人。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从思想层面熏陶学生对学习的重视度,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厌学情绪,端正学习态度。

(2)学习层面。选取一些体校走出去的典范队员的学习经验与小队员分享,选取目前尚在体校学习的优秀队员的学习经验分享给小队员。请基础队的学习好的队员介绍经验和方法并且安排学习结对形式共同进步。

(3)训练层面。从四五年级年龄特点出发,不宜直接进行专业化训练,而应该强化一些体育专业训练之前的铺垫过程,进行基础性训练。在进行基础性训练过程中,每周适当安排时间让队员回归原来招生的专业队,进行相应的训练。以适当地进行衔接性地训练,为今后正常开展专业性训练打下基础。同时,基础队教练和专业队教练要及时相互沟通,了解队员的训练和接受情况,使其回归时较快地适应训练,并且有助于教练制订个性化训练计划。

(4)研发校本教材。三线体校基本是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所学的教材也是市教委统一安排的教材。如上海的教材由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但没有专门为三线体校编撰的教材。因此三线体育学校完全可以通过编撰一些校本教材来体现体校的特色,尤其是和奥运文化相关的校本教材,来实现体育训练和文化教育的平衡和相互渗透。

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三少年儿童体育学校近两年时间专门开发了适合体校的专题系列校本课程:《奥运悠悠》《体坛璀璨之星》《体校天之骄子》,相关校本课程已安排在下午时间进行学习和交流。

其中《奥运悠悠》课程从奥运会的历史记述开始,解析了一些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三少年儿童体育学校开展的和奥运有关的项目、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三少年儿童体育学校一些有成就的运动员的一些经历、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三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的校歌、校规等都在其中,目的是希望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能够知晓学校发展的历史,传承学校的历史,增强体校学生的自豪感并以此激发学习和训练的动力。《体坛璀璨之星》则介绍了上海在奥运会上夺金的优秀运动员的一些事迹,让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三少年儿童体育学校学生有较为真切的认知和感受。《体校天之骄子》则介绍了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三少年儿童体育学校输送出去的优秀运动员的事迹和经历。三本校本教材相互依存,弘扬和传承了奥运文化。

(5)邀请优秀运动员回校作报告。要更好地提升学校人才培养的效果,教练员和运动员这两支队伍的表现很重要,为了给在校运动员提供可以借鉴的榜样学姐、学哥的经验,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三少年儿童体育学校会邀请输送出去的优秀运动员回母校与学弟、学妹们互动,分享成功的经验,坦陈失落和勇气,给在校的运动员鼓励与打气。2016年自行车项目冠军获得者钟天使奥运夺冠前在母校做过精彩的报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6)体育科研的有效助力。体育训练或者人才培养的过程其实也是体育科研探索的过程,每个教练员都会碰到瓶颈问题,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三少年儿童体育学校鼓励教练员探索体育科研、突破瓶颈,学校近几年申报并被批准的几个区级课题或与德育教育有关,或与体育有关的课题,依次是《体育学校实施价值观教育的实践研究》《 “三集中”少体校四线后备队员培养方法的实践研究》《基于非显性视角的自行车项目科学选材的实践研究》。多名教练员撰写的体育论文发表于《青少年体育》《运动》《体育科研》《体育教练员》等国家级刊物,与同行一起切磋探究,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体育训练中存在的问题,科研有效助力体育、助力人才培养。

(7)校园环境的熏陶和渲染。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操行,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环境更是如此。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三少年儿童体育学校有意识地在校园环境布置方面突显奥运特色,走廊、内外围墙、走道旁都张挂了介绍体育运动项目特点的宣传画,还在教学楼墙壁上介绍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三少年儿童体育学校输送出去的优秀运动员的一些经历和事迹,食堂、宿舍楼、教学楼、体育馆的空间等也都成了奥运文化熏陶的场所。

(8)其他方式的激励。①组织教练观摩体育比赛。组织教练观摩体育竞赛,感受运动员在场上的那种拼搏、意志精神,从而更深层次的从学生或队员身上把握奥运精神。②提供展示平台和机会。给运动员展示的机会和平台,除参加基本的比赛外,如锦标赛十项系列赛等外,还鼓励运动员参加市运会、全运会等高水平的比赛,争夺奖牌。同时在学校奖励中增加文化奖学金、体育奖励金、道德风尚好少年、明日之星等奖项,多激发学生对于文化学习、对于体育奥运的认知和感受度、体验度。③考核评比,“评坛论剑”。通过学校的各种考核评比的过程,强化考核内容,让奥运精神渗透到管理的方方面面和各个领域。

注意点

(1)适度的考量和把握。文化教育和体育训练之间借助奥运文化的连接和突破还应考虑适度的问题,奥运文化或者奥运精神既是一种有益的媒介,也是体校进行体育训练和文化教育的教育内容,因此在平时训练和教育过程中不能为了奥运而奥运,而应结合实际,恰当而契合。

(2)多力聚一才能发挥作用。以上各种方式的探索需要多方配合、家长配合、学生配合、教师配合,是一种多力聚一的表现,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产生作用。

成效浅尝

(一)显性成效

近几年来,学校经过大胆探索和实践,在体育训练和文化教育方面基本取得了优异成绩,输送的运动员获得了世界杯冠军、2016年奥运冠军。在校运动员在全国级比赛中收获了奖牌。中考及格率首次达到100%,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赞扬。学校被评为区级文明单位、市级安全文明校园、区级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市自行车项目精英培训基地、国家曲棍球项目推广校等。

(二)隐性成效

通过渗透,学生的学风、训风、队风明显向上。体育训练和文化教育可以互相迁移,学生在训练场上所表现出的刻苦精神自然迁移到文化学习上,文化学习上即使体力不支也能认真听课,认真完成作业。学习上习到的思维方式可迁移到体育训练上,自然快速地领会动作要领。各种活动中体现了奥运精神,如学生参与的军训活动不怕苦不怕累的表现得到了教官的高度认可。

三线体校一般都承担了体育训练和文化学习的两大重要任务,让两者在同一所学校中平衡或者有个巧妙的连接点,也是体校管理者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三少年儿童体育学校是在逐步地探索和实践中才有了一些经验,采取与一般基层学校不同的方式切入,来适合体育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实现文化教学和体育训练双赢的局面。

这种探索和实践的方式到底产生怎样的成效或许无法从量上给予明确的定论,但至少可以从质上品评出成效。本文期待得到同仁们更多的切磋和指导,以求共同提高。

猜你喜欢

体校体育训练教练员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学校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训练的有效结合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的影响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效应
体育训练中兴趣培养的路径探究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训练现状及对策分析
走到十字路口的业余体校
智能终端在体育训练过程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我校举办2018年全国舞龙舞狮教练员培训班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