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破瓶颈 砥砺前行 河北省承德市体育运动学校圆满完成“三级跳”

2018-11-27

少年体育训练 2018年2期
关键词:体校后备高水平

河北省承德体育运动学校是1983年建立的全日制中等体育专业学校,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承德市城区。建校35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体育人才,为省以上运动队、省体校和高校输送运动员达1120余人,有98人获“运动健将”称号,468人达“一级运动员”水平,近l200人达“二级运动员”水平。涌现出了奥运冠军蔡亚林,世界冠军金泳德、杨皓然,亚洲冠军郭秀英、魏建华、郭晓兵等一批名将。

进入90年代末,因为招生并轨、就业不包分配等诸多因素影响,承德体校和全国大多体校类似,出现了招生选材难,生源质量急剧下滑,办学经费紧张,训练规模逐年缩小(2013年底在训人数仅80人),办学举步维艰的情况。为了走出低谷,突破瓶颈,谋求发展,2014年初学校新班子制定了“创品牌、建基地、抓内涵、扩项目、强队伍、谋跨越”十八字办学方针,以创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为总目标,艰苦奋斗,砥砺前行。

第一次跨越 落实“双纳入” 改善办学条件

2015年5月,承德市政府召开体校发展专题会议,解决了体校多年的遗留问题,落实了学校的“双纳入”工作。学校的管理体制由体育局主管变为“教体共管,以体为主”的新模式。文化教育正式纳入了教育管理系列,运动员学籍、教师短缺、教师培训等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义务教育阶段的生均公用经费等纳入财政预算,训练经费、运动员教练员伙食补助和服装费也得到了全面落实。学校成为河北省全面落实国办发【2010】23号文件精神的样板学校。

“双纳入”的落实极大地促进了体校的教学工作。在近年省级以上大赛的赛前文化课测试中,参赛队员实现了“零淘汰率”;在体育单招高考中,运动员的文化课上线率达到95%,居河北省体校前列;在“新周期2017-2020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评估中,体校教学工作得到了国家认定组的高度认可,教学以满分通过,被评估专家称为“可作为示范,值得在全国三集中体校推广”。承德市政府2014、2015连续两年从教育附加费中投入400余万元,用于改善学校的训练教学设施。目前,学校办学条件焕然一新。

第二次跨越 树品牌布网点 扩大办学规模

2016年,学校制定了“建分校、布网点、彰特色、壮实力、建重点、升专科”新十八字方针,以“冠军的摇篮,升本的捷径”为办学理念,把射击和冬季项目作为学校的品牌项目,加大投入力度。

近几年,学校输送的运动员以杨皓然为典型代表,在国际赛场上相继夺得射击世界杯总决赛、世锦赛、亚运会、青奥会、全运会金牌。孙欢欢、张大山、陈天浩、和家欢、张思琪等运动员在国际国内大赛中也屡创佳绩。仅近三年,学校在原有射击、田径等7个训练项目的基础上相继又增设了橄榄球、摔跤、足球、艺术体操、游泳、羽毛球、速度滑冰和速度轮滑8个训练项目。另外,体校还充分利用社会条件,建立完善的培养和输送网络,设立了1个项目训练分校和13个校外训练基地,为体校的可持续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校内在训的运动员达936人,注册运动员达1346人(在学校网点训练的410人),创历史最高。

第三次跨越 创建“高水平基地” 提升办学质量

2014年,体校提出了以创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为总目标,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发展”的原则,在内涵建设上狠下工夫,在硬件建设上多方争取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2017年3月,学校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称号,在全国位列第95名。8月,被河北省体育局命名为“河北省冬季项目后备人才基地”,是全省首批命名和重点扶持的5个综合基地之一。9月,被国家体育总局表彰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12月, 被国家体育总局表彰为“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由此,承德体校以一年跨越多个台阶的速度完成了漂亮的“三级跳”,从河北省乃至全国体校的后列跃居河北省体校的前位。

猜你喜欢

体校后备高水平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以“四精四度”推进率先建成高水平人才高地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走到十字路口的业余体校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