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2018-11-26余建林
余建林
摘 要: 小学教师担负着全面培养小学生的任务,小学教师除了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外,还必须掌握小学教师的职业技能,这种职业技能只能在实践教学中加以培养。为了培养毕业生扎实的职业技能,必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然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除了遵循综合系统性、结构协同性、和谐成长性和的科学创新性原则外,还必须强化理论与实践的“一体性”和“系统性”,实践过程的“连续性”和“渐进性”,实践渠道的“多元性”和“开放性”,等等。
关键词: 小学教育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
武夷学院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可以分为三大模块,即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专业教育课程模块和综合实践教育课程模块。由此可见,综合实践模块即综合实践教学体系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即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和社会实践等)的合理配置,建立起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教学内容体系[1]。
一、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
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2]。高校只有重视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才能使毕业生大大缩短岗位适应期,尽快完成角色转变;才能培养出应用型、实践型的小学教师。
(一)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未来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小学教师职业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职业,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活动,才能使他们了解小学、了解小学生和小学教师;才能逐渐形成对专业上的自我认知;才能使他们对专业产生许多困惑和迷茫,才能激活他们对自身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提高学习主动性、目的性和自觉性[3](85-86)。
(二)实践教学体系是形成良好专业情感的途径。
学生的专业情感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靠说教式理论学习养成的。他们的专业情感的培养必须依赖于系统的、丰富的、经常化的实践教学。“知之深,爱之切”。只有通过经常化的实践教学,才能使他们更加了解儿童、了解教材、了解班主任、了解教师的日常工作,才能逐渐形成对教育教学的丰富情感体验,才能升华自身的感悟,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形成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和献身教育事业的情感。
(三)实践教学体系是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必要途径。
全面扎实的多门学科知识、艺、体、劳等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必备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是小学教师较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小学教师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实践教学过程的实践性知识。虽然学生通过课堂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但这些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教学的途径使其内化,形成实践性知识,最终形成合理知识结构。
(四)实践教学体系是形成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小学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实践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实践能力、教育和组织管理能力、运用教育机智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这些能力只能在实践教育教学中通过反复实践活动和经验积累而逐步形成。
(五)实践教学体系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经阶段。
教师是专业人员。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实践教学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作用。一名学生要想成为一位专业化的小学教师,必须通过实践教学,强化教育实践能力,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
二、构建实践课程体系的原则
實践教学体系在小学教育专业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将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各项技能的获得;影响毕业生的整体素质。要培养高素质、具有一定实践能力且能胜任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小学教师,必须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综合系统性原则。
构建实践课程体系,要对实践课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设计;要保障学生掌握系统理论知识的同时,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要克服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相脱节的弊端,使实践课程具有体系上的完整和内容上的综合。
(二)结构协同性原则。
构建实践课程体系应设置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功能、不同形式的实践课程,如: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课堂实践与课外实践,等等。它们之间的比例合理,形成结构协同体,即同一课程内部表现为章、节、目的、内容的协同;课程与课程之间表现在前后课程的安排、学生接受知识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的协同;课程体系表现在不同层次、不同课程间的协同[4]。
(三)和谐成长性原则。
构建实践课程体系应根据专业方向和年级的不同,设置多样化、开放性的实践课程,有助于促进他们专业成长和个性和谐发展。
(四)科学创新性原则。
构建实践课程体系,要有科学创新意识,在精简或压缩原有理论课程内容和学时时,增加实践学时。要把科学性与创新性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实践课程体系的科学性、针对性与实效性。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普通高校小教专业培养的本科毕业生,虽然学历提高了,但专业素养令人担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缺乏有效的实践技能训练。所以必须重视特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加强实践技能训练。经过近几年深入探索与研究,武夷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初步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3](86-87)。
(一)构建理论与实践的“一体性”和“系统性”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与理论知识教学相脱离,这是许多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必须改变实践教学内容的传授方式,由“单一性”为“一体性”。使实践教学内容以观摩性实践活动、参与性实践活动、模拟性实践活动等形式贯穿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其中观摩性实践活动主要指院里设有名师讲堂,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听专家讲座和名师成长经验的介绍等;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到基地校参加小学教研活动,听观摩课或公开课等。参与性教育实践主要指组织学生参与到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如安排二、三年级学生到基地校见习各一周和二周,要求学生至少上一节课,参与小学班级的管理,协助指导教师批改作业等;模拟性实践主要指利用校内微格教室进行试讲或教师利用课程教学在教室里组织学生进行试讲。当然,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也要体现过程的连续性、内容安排的系统性。即教育理论课开设与教学实践课开设相并列;校内基本功训练与校外基地学校训练相补充。如二年级上下学期分别开设《课堂教学综合训练》和《小学班级管理》,相并列的是上下学期分别安排学生到基地校集中性见习一周等。甚至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各级比赛中优秀选手的视频或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学习和借鉴他们的长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可以使学生扎实掌握理论,又可以获得娴熟教学技能。
(二)构建“连续性”和“渐进性”的实践过程。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整体目标分解成子目标,并将各个子目标具体落实到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渠道之中。通过各子目标的实现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如:为了实现提高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目标,首先要训练学生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包括口语、粉笔字和简笔画等);其次通过见习听课,使他们熟悉如何备课及上课的基本环节;最后通过听观摩课、试讲、模拟课堂教学、上课等提高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涵盖学生在校四年的全过程,避免实践教学体系在时间安排上较零散,缺乏连续性和渐进性。可以先安排以专业情感教育为主的实践活动,然后经过参与性实践和观摩性实践活动,进一步进行模拟实践,最后是整体性的實践活动,中间穿插技能教学和研究性实践,等等,如:大一经过一系列新生教育后,可用一周时间走进小学、了解小学和听名师经验介绍等;大二的实践时间保持在占学期总时间的12%左右,可主要安排集中性实践活动等,如安排学生专业见习1周及听观摩课或公开课等;大三的实践时间保持在占学期总时间的15%左右,主要安排集中性实践活动,如安排学生专业见习2周及听观摩课或公开课等;大四的第七学期实践时间增至六周(不包括毕业论文设计),占学期总时间的30%左右;主要安排学生到小学实习。第八学期是教育研究和毕业实习(或顶岗实习)。总之,实践教学应贯穿大学四年始终,并且在时间和内容上都具有“连续性”和“渐进性”。
(三)构建“多元性”和“开放性”的实践渠道。
实践教学体系的课程设置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线进行的整体设置,体系结构可由集中性教育实践、课程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三大类构成,其中集中性教育实践是主渠道,课程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是补充,体现实践教学体系的“多元性”。如:大二开始开设《课堂教学综合训练》及每学期安排一周见习,大三开始开设学科教学法课程及组织各种教学技能比赛等。此外,还安排学生进行集中性见习2周。同时,还要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实践教学渠道,鼓励教师多开一些开放性课程,如:《小学数学微格教学》和《小学语文微格教学》等形成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氛围,积极邀请武夷山市名师进高校,开展系列的名师讲座,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同时,还要提高校内微格教室的使用率,以校内训练为核心广泛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和不同实践课程内容开展网络教学、模拟课堂教学等,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条件。
总之,实践教学既是培养学生教育教学技能与能力的重要途径,又是强有力的手段之一。实践课程体系建构的水平,将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影响专业办学的成效。所以,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必须重视特色实践课程体系的建构。只有构建合理、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培养适应教师职业发展、具有实践能力的小学教师。
参考文献:
[1]刘维俭,王传金.教师职前教育实践概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3.
[2]杨宝忠.小学教育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当代教师教育,2008(3):57.
[3]蔡志凌.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特色实践教学体系探析[J].教育探索,2011(8):86-87.
[4]曹慧英.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07(9):70.
基金项目:武夷学院2018年教育教学教改项目(项目编号JG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