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护生“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设置小老师角色的探索
2018-11-26邹凤鹏何求
邹凤鹏 何求
摘 要: 为探讨男护生“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设置小老师角色的教学效果,本文选择2017级护理专业45名男护生为观察组,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设置小老师角色,选择2016级38名男护生为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教学,得出结论:在男护生“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设置小老师,激发男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基础护理学”技能操作成绩,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关键词: 男护生 “基础护理学” 小老师 实验教学
随着医疗护理学科的飞速发展,临床对男护士产生了一定的需求,男护士在护理专业中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角色,我校每年招收一定数量的男护生。“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主干课程,是应用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满足患者生活、治疗、心理需要的一门课程,其实践性非常强,理论与实践课时之比约为1:1,但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男生对基础护理技能学习兴趣低,实践动手能力较差,成绩不太理想,为此笔者尝试在男护生“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小老师带教这一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我校护理专业2016级38名男护生作为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实验教学,2017级45名男护生作为观察组,在实验教学中,在每一小组中为男护生指派一位小老师,负责其实验技能的带教与管理。两组护生共83名,年龄18岁-21岁,两组学生年龄、入学成绩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教学方法
两组学生使用教材由周更苏、王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基础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分两学期讲授,分别在一年级下学期和二年级上学期讲授,理论授课、实验授课均由同一组任教老师按同一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进行讲授。
1.2.1观察组
1.2.1.1选拔、培训小老师。
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将16个—18个学生分为一组,一组学生中分配四五名男护生,每一组学生以病床为练习单位分为6小组,每一小组约两三人,这四五名男护生分配在其中两三个床位小组中。在实验授课过程中,先由带教老师进行示范、讲解,再由同学模拟练习,课余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行练习,最后进行操作考核。带教老师在最初两三次实验带教过程中,认真观察每位学生的表现,挑选出认真、自觉、动手能力强、具有良好沟通能力、性格开朗的女生,与其谈话,征得护生同意后,即指派其为小组男护生的小老师,安排男护生和小老师在同一小组练习,每一位小老师负责同组一两位男护生的带教和管理。
为了让小老师具有较熟练的带教能力,我们在任教老师上完理论课后,实验课前通过微信等方式发放实验操作视频,让小老师反复观看,在实验课前一天,集中小老师进行第二天需学习的操作技能的培训,讲解重难点,操作注意事项,让小老师先行练习,并回示,纠正其错误或不足之處。
1.2.1.2小老师示范,管理男护生。
在实验课堂上,先由带教老师示范,讲解,各小组学生再模拟练习。对有小老师带教的男护生组,带教老师示教讲解后,则由小老师先行操作,模拟老师带教过程,边做边讲,起示范作用,再由本组男护生进行操作练习,小老师需指导、监督同组男护生的技能练习。在开放实验室期间,自行练习时,由小老师管理各自所带男护生,及时向任教老师反映男护生练习情况及思想动态。
1.2.2对照组
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法,先由老师讲解示范,学生模拟练习,最后考核评分。
1.3评价指标
1.3.1观察组男护生对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设置小老师角色的评价。课程结束后,自制问卷从学习兴趣、职业认同感、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发放调查表45份,回收45份,有效回收率100%。
1.3.2考试成绩:“基础护理学”每一项操作技能学习后,安排操作考核环节,操作考核参照我校自编的《基础护理学技能考核评分标准》,满分100分,比较两组男护生的技能操作平均成绩。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男护生基础护理学技能成绩比较,观察组成绩比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观察组男护生对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中设置小老师角色的评价,见表2。
3.讨论
3.1可提高男护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现代护理事业经过长时间发展,女性在护理专业当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虽然各级医院的手术室、精神科、ICU、急诊科等病房均逐渐出现男护士的身影,但由于传统观念、护士待遇、性别偏见等影响,使得男护士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尹国才、李燕、周婷等研究指出,对于护理专业男生而言,其是整个护理工作人员中的一类特殊群体。目前,从整体层面看,护理专业男生人数相对较少,且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多数男生尽管从事着护理专业的相关工作和学习,但内心并不认同男性在护理专业中的地位,会产生自卑、无助、孤独和苦闷等心理压力,相应地其感受到的来自学习和工作方面的压力要比其他专业的男生和本专业的女生高得多。男护生如果对今后从事的专业不认同,那么直接影响他在校的学习态度,对专业学习缺乏信心,学习不积极,学习成绩差。
在男护生“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设置小老师角色,带教老师示范后,再由小老师示范,在男护生操作过程中由小老师监督其练习,指出不足,小老师与其年龄相仿,生活环境、经历、社会地位相似,有着共同语言,能更好地交流。小老师认真自觉的学习态度,乐观自信的性格,对男护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无形之中感染男护生,使男护生树立积极、正确的职业认同感,愿意在专业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勤练操作技能,学习成绩得以提高。研究结果证实,80%的男护生认为“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设置小老师角色能提高学习兴趣,88.9%的男护生认为“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设置小老师角色能提高动手能力。
3.2有助于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患者获得的医疗护理照顾是整体性的,它需要医疗保健系统中所有成员密切配合才能完成,护士有责任维持有效的沟通,协调与医生、后勤部门、医技部门等的工作,保证护理工作有序、高效、顺利地进行。因此,护士必须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设置小老师角色,男护生须与小老师密切配合,团结互助,才能共同进步。在此过程中培养护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研究结果证实,93.3%的男护生认为“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设置小老师角色能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3.3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小老师带教男护生过程中,小老师是与男护生一同学习生活的同伴,男护生在技能练习过程中不会因为害羞或其他顾虑而不敢向小老师请教,小老师在扮演“教师”角色过程中,要将技能操作中的步骤、重点、难点有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将自己的思想传递给同组男护生,在此过程中锻炼双方的语言表达能力。研究结果证实,91.1%的男护生认为“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设置小老师角色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4对小老师的促进作用
小老师因为有着带教任务,这会让承担小老师角色的护生心里产生紧张感和压力,这种紧张感和压力迫使护生主动、积极进行技能练习,这种做法提高小老师的学习驱动力,小老师的操作技能得到很大的进步。此外,小老师需在同组男护生面前进行技能操作并讲解,提高护生的心理素质。
从本研究可以看出,在男护生“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小老师带教这一方法实具有可行性,且效果良好。男护生的操作成绩、学习兴趣、职业认同感、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能得以提高。在今后运用这一方法时要注意对小老师的带教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小老师的示教过程应能得到标准评价,及时发现错误并纠正,更加有效地促进小老师和男护生对技能的掌握,使双方的操作技能得到正性强化。小老师比其他学生需付出更多時间和精力,要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达到教师的标准,增强带教效果,要付出更大努力,如何提高小老师的带教积极性,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这是今后需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高娟,王金冬,王静,等.同伴教育在男护生“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0):2558-2561.
[2]尹国才,李燕,周婷,等.临床实习压力对医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J].西北医学教育,2014(02):344-346.
[3]柯一琼.本科男护生《护理学基础》实验课带教方法初探[J].当代护士,2014(01):159-160.
[4]童志晓.外科护理实训教学中设置小老师角色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80-81.
通讯作者: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