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抚苏农政实践摭议
2018-11-26邹祥平
邹祥平
摘 要: 林则徐是清朝道光年间卓有建树的一代名臣,在江苏巡抚任上(1832—1837)从朝廷期望、民生疾苦出发,聚焦农政,在以问题为导向的农政思路和实践为标准的农政举措下,江苏虽灾害频发,但农政得宜。林则徐的农政实践为稳定东南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林则徐 江苏农政 甲午日记
林则徐是清朝道光年间卓有建树的一代名臣,其一生政治实践受嘉道年间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从道光三年(1823)受任江苏按察使,到道光十二年(1832)担任江苏巡抚直到道光十七年(1837)正月升任湖广总督,在江苏的十余年间,林则徐推行的一系列善政尤以关心民瘼的农政为著,这在他道光十四年(1834)的《甲午日记》中可见一斑。
一、农业为本,以水利为先
在农业社会,国家税收与农业丰歉有着重大关联,而水利则是农业丰收的重要保障。林则徐在《刘河节省银两拨挑七浦等河折》中说:“赋出于田,田资于水,故水利为农田之本,”[1](643)可见这是他农业改革思想的基石。尤其是他治下的江苏,作为朝廷财赋重地,在道光年间却水灾多发,自道光元年到十九年,江苏共有639个州县遭受水灾,为全国最高[2]。此时的林则徐自然将水利作为治本之策而格外重视,因此到苏不久便提出疏浚黄浦江、吴淞江、刘河等三江水道的建议。黄浦、吴淞两处经治理出水已畅后,就剩下刘河绵延七八十里,几成平陆,林则徐遂集中精力推动刘河疏浚工程。在与两江总督陶澍反复磋商、筹措经费后,刘河疏浚工程于道光十四年三月初八动工、四月底完成。同时林则徐还根据实地考察情况,通过发动官绅捐款、采取以工代赈等措施,对与三江相表里、同样淤塞不堪的白茆河动工修浚。这在《甲午日记》中均有记载:
(三月)初八日,癸酉。是日东南风,天暖,夜色月好。刘河开工。二十日,乙酉。大晴,东南风。晚登舟赴刘河查工。二十二日,丁亥,晨起。肩舆看工,六渡桥早饭,申刻至刘河镇小坐,又至白家厂看海口拦坝,晚折回。二十三日,戊子。昨夜阴,五鼓雨一阵。晨起赴岸上阅工,即回舟,开行赴白茆港。二十四日,己丑。早发,辰刻抵白茆河工次,即登岸看工。在张市郑宅早饭罢,赴海口视潮势,议筑坝,仍看工[3](134-135)。
(四月)初九日,甲辰。晴,晨起腹痛已愈。余赴刘河验收挑工。十一日,丙午。晴。卯刻登岸验收各段挑工……是日申刻,启西坝放水。十二日,丁未。晴,大热。晨起河水始到,早饭罢,乘小舟一路探量水势,自四尺至七尺许。十四日,己酉。晨阴,登岸验收挑工。十五日,庚戌。晴。晨起,制府(时任两江总督陶澍)来舟中,同观各工。巳刻,启西坝放水,水至八尺以上[3](137)。
从中可见,林则徐连续两月都到工地实地督查,此后六月又冒风雨赴太仓查验刘河坝外引河工程。刘河、白茆河疏浚后,及时发挥了泄洪作用。据《甲午日记》载:七月二十三到二十五日间,“密雨数寸”、“昼夜水长数尺余”、“昨夜大雨达旦,今晨仍复淋漓……涨水多已没踝”[3](150),对此,林则徐当即命令涵洞全行开启,结果“滔滔东注,两日之内消水二尺有余。而秋汛大潮,仍无倒灌。是刘河之容纳与涵洞之宣泄,已著有成效”[4](153)。第二年夏天的大旱也因“赖水利治,岁仍报稔”[4](178)。
林则徐从国家财赋、民生疾苦、社会安定层面对水利、漕运给予了高度重视,这在后续督办武进境内孟渎河挑浚工程、修建丹阳练湖堤坝工程中同样得到集中体现。据《甲午日记》记载:
(七月)二十八日,辛卯。危。晴,颇暖。晨至丹阳……兰卿(李彦章,时署江苏按察使分巡常镇通海河务兵备道)在此筹修练湖闸坝已数日矣,邀余登岸相度。早饭后舟行二十里至张官渡,复登岸行四里许,观新筑之黄金坝及上练湖木桥……又于上下练湖之间,地名盛七家涵者,议建上下二闸,并挑挖引河,以备济漕之用。晡时始回舟开行,夜未泊[3](150-151)。
(十一月)初九日,庚午。晴。二鼓出胥门,至廖仪卿舟次送行,谈至夜分。遂乘小舟赴宝带桥一带河道巡查,至五鼓折回。十三日,甲戌。早晨阴。过常州。申刻过奔牛,小停。因丹徒运河浅涩异常,委武进往孟渎河测量存水尺寸及桥座情形。十四日,己亥。阴晴相间。晨过丹阳县……午至张官渡登岸,阅视练湖水势,周围多涸,中泓亦不及尺,自此以上运河节节阻塞[3](163)。
(十二月)初六日,丙申。阴,东北风仍大。余赴兰卿寓中商定挑河章程,三鼓回,遇雪。……十三日,癸卯。晴,天气稍和,冰凌渐解。拟于望日兴挑,各段委员均于是日遣赴工次[3](166-167)。
在农业为本、水利为先的抚苏方略的指向下,在林则徐个人宵衣旰食的勤政作风的表率下,道光年间的江苏官员群体中呈现出难能可贵的同心用事的良好政风。到次年林则徐再过丹阳时,练湖已可灌田十万亩。这些水利工程的兴修显然都是利国利民的善政,在當时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丰圃艺稻,以民食为天
道光十三年十一月,林则徐在《江苏阴雨连绵田稻歉收情形片》中对江苏歉收原因作了分析,除天灾因素外,其中一条归结为“唯所种俱系晚稻”,认为晚稻“成熟最迟,秋分后稻始扬花,偏值风雨阴寒,遂多秀而不实”,九月以后若雨水多,没有收获的“难免被淹”,收获了的没办法晒,“亦多发芽霉烂”[1](309)。基于这种调查和分析,林则徐大胆提出了推广早稻的设想,希望调整江苏原先一麦一稻的传统耕作制度,而改为双季稻种植。
林则徐这一设想并非突发奇想。结合他为《江南催耕课稻编》所作叙简要考察:一是林则徐本是福建人,“吾闽早稻艺于谷雨之前,小暑而获,大暑而毕。芒种时早稻犹未刈,而晚稻之秧已茁,即种于早稻之隙,若寄生然而不相害”,可见他对双季稻种法有一定了解;且当时下属李彦章是林则徐同乡同学,曾在广西任上劝民开辟水田试种水稻,一年两种两熟,对早稻种植有实践经验,《江南催耕课稻编》即是林则徐为推广双季稻请李彦章专门辑录而成的。第二,从序言中林则徐对民间疑问的答复中看来,林则徐不仅有实践基础,而且有很强大的理论自信。比如民间认为“闽粤地暖”所以可以早种早收,但是“江南春寒”未必合适,对此林则徐的观点是湖南湖北、包括苏北里下河一带“亦非尽暖也”,“无岁不恃早稻活”,“江南地虽不暖,岂尚寒于江北乎”;再有民间认为“地力不可尽,两熟之力,未必胜于一熟”,林则徐以福建为例反驳说:“其地多山田,不能腴于江南也”,但是“早晚二禾,亩可逾十石”,并表达出“余固为民食计也”的拳拳之心。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林则徐的设想有着充分的政治依据。朝廷重视农业为立国之本,作为表率,康熙皇帝曾亲自在丰泽园内种植早稻,“并诏颁御稻之种于江浙两省艺之,并有一岁两种之谕”[1](392)。
综上可见,林则徐在江苏推广双季稻,出发点是民生,立足点则是经验和理论的自信及政治的依据,但林则徐难能可贵之处还在于实际推广过程中的亲身实践。作为一名成熟官员,林则徐深知“弗躬弗亲,庶民弗信”,为了让百姓从比较中了解早稻的好处,林则徐决定亲自试种早稻,可能是效仿康熙皇帝在丰泽园内种植水稻的做法,他选取的试验田就在江苏巡抚衙门的后园内。在以园林甲天下的苏州,林则徐的抚署后园非但没有像其他官衙或仕宦、富户之家叠石理水刻意经营,反而开辟一亩水田种植早稻,其他所种花木也没有珍贵品种,不过是紫藤一架,白桃花、辛夷数棵,翠竹百株,剪秋萝十本,亳州牡丹四十八根,从中亦可见林则徐朴素的生活作风与淡雅的文人旨趣。对于这片开辟水田种植了水稻的后园,林则徐的亲家陆莱臧后来“名吾园为丰圃”[3](140),对此,林则徐欣然从之,大抵一个“丰”字恰恰道出了他的初心。林则徐丰圃艺稻的实践过程在《甲午日记》中有多处记载:
四月初五日,后园田内插秧[3](136)。
五月十八日,自辰至申,断续雨三四寸,插秧甚得其益。二十二日,丰圃中种晚稻一区[3](142)。
六月初二日,下午莱臧来,留晚饭。丰圃中所种早稻已秀齐[3]143。
七月初七日,连日收获早稻,约计一亩可得米二石[3](148)。
这些公务之暇的稼穑之举,虽然记录下来的只是寥寥几笔,但足以显示林则徐对丰圃艺稻一事的关注和坚持。
在艺稻实践过程中,林则徐还特别注重对江苏官员的宣传,《甲午日记》中有多条材料可佐证:
四月二十七日,壬戌。晴,东风。云汀制府(时任两江总督陶澍)至吾署箭道阅官兵步射,即留席……至后园观稼,即于竹亭内玩书画。芝楣(陈銮,时任江苏布政使)名吾亭为“后乐”,云汀制府题额悬之。余集苏句为楹联云:“宦游到处身如寄,农事何时手自亲?”制府复为书之[3](139)。
陶澍身为两江总督,曾经担任江苏巡抚,陈銮时任江苏布政使、后接替林则徐担任江苏巡抚。林则徐借陶澍阅兵之际,邀请后园观稼,其意图不言自明。即从三人观稼后在竹亭内的文人活动,陈銮题名“后乐”,盖取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忧后乐”之意,林则徐集苏东坡诗句为楹联点名农事,陶澍欣然书法题写,显然林则徐推行双季稻的设想已经获得上级和下属的支持。另六月十五日条:
与方伯(时任布政使陈銮)、廉访(时任按察使瓜尔佳·怡良)同观署前所种早稻,俱已升浆,其中湖北之种穗长而粒多,比下河早稻为美[3](145)。
这次观稼既有利于决策层对早稻种植推广达成共识,又体现了林则徐的丰圃艺稻不是作秀,而是实实在在的调查研究。
除了以观稼的形式凝聚共识外,林则徐还重视通过考试强化宣传。据《甲午日记》记载:
正月二十五日,辛卯。晴。甄别紫阳、正谊两书院。紫:“其始播五谷”至“有恒心”;诗“义浆仁粟”。正:“虽有镃基”至“之盛”;诗“善米性和”。通场:“再熟稻赋”,以《吴都赋》语“知是土宜”为韵[3](131)。
从这条记载的时间来看,林则徐在决定后园辟田试种之前已经有意识地开展双季稻种植宣传,在给两家书院学生出的考题中,两道经题的内容都出自《孟子》,强调“民事不可缓”,民有恒产而后有恒心。两道诗题显然也是选取与农业相关的粮食阐发儒家道德与社会治理。所可瞩目者在于最后的通场题,直接要求考生围绕双季稻做文章,而且以“知是土宜”为韵,又暗含了林则徐对江南可以种植双季稻的判断,从中可见他对农改宣传的巧妙植入。五月初十,林则徐在清德堂出题考下属知县时,同样出了一个与种稻有关的诗题:
招科甲出身之知县十人在清徳堂考较,书题“得其心有道”至“兽之走圹也”,诗题“雨余闲看稻移秧”,得“秧”字。上灯后始散[3](140)。
其实考查林则徐日记中记录的各地八股考题,与农业生产相关的题目比比皆是,但是联系这次的考试对象是下属知县,而时间则是五月初二陆莱臧取名“丰圃”的八天后,所以剖析林则徐的用意,也有在一线官员中推介双季稻的明显意图。且不论双季稻在江苏的实际推行成效,林则徐破除阻力、躬身实践的作风和善于团结上下、和衷共济的能力,远非一般封建官员能及,既与当时江苏灾害频发、民生多艰的客观实际有关,又与他经世致用的主观思想关联至深。
三、林则徐抚苏农政略评
林则徐抚苏期间的农政实践是他经世致用思想下对江苏当时最重要且紧迫问题的行动回应。《甲午日记》中可见者虽只一端,但是林则徐农政改革的思路、举措与成效已经清晰可见。
首先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改革思路。林则徐抚苏期间,江苏面临的最大社会问题不是清朝初期的巩固政权,也不是康雍乾盛世时期的张扬靡费,而是自嘉庆以来频发的自然灾害带来的农业歉收及由此产生的民生问题、国家税收问题,作为江苏巡抚的林则徐因其经世思想,自然将农政作为施政重点。加之民食为天、利水为先等中国传统农政基本观点的影响,除田亩、税收等制度层面非一般疆臣所能变革外,林则徐所思考且能推动的农政改革路径就是想方设法增加提升种植产量及兴修水利、发挥水利对农业的保障作用,对此林则徐做了持续且卓越的努力。
其次是成事为标准的改革举措。林则徐的为政风格之一是重视实际考察。以水利而言,林则徐凡所到之处,均重视对山川地形的观察,并在日记中常有记录,如刘河水利工程,最初方案是凿沙通海,但是经过调查和听取意见,认为刘河入海口高于内地且凿沙通海费用巨大,所以改为将“刘河、白茆河河道开通,共长一百数十里,可资容纳,正不必自辟海口,而与吴淞、黄浦交汇通流”[1](331),又在刘河老镇建闸设坝,潮汐时泥沙不入内河,内河水大时又可越坝泄于海,工省利长,对两岸农田也大有裨益。再以双季稻推广而言,林则徐多途径地广泛凝聚共識和宣传发动,最重要的自信恰恰来自于他根据江南地理和气候条件在抚署后园丰圃艺稻的躬身实践所验证的可行性,除了《甲午日记》所载外,次年的《乙未日记》中也记载了“三月十四日,后乐亭前白桃花盛开,田中以下谷种”[3](176),可见丰圃艺稻一事,林则徐在持续践行。
晚年的林则徐在伊犁戍所和江苏巡抚李星沅往来的诗中曾回忆自己江东十年,感慨“连樯飞挽终无策,比户追乎剧可怜”[5],站在朝廷期望的立场表达了对漕运滞涩、田税征收等苏抚任上两大问题未奏全功的遗憾,但是江苏百姓给他的评价却是:“大江南北数十州之远,亿万户之众,虽乡曲妇人孺子绝不知大吏名氏者,独于公名氏甚熟,莫不知其为好官。”[6]正是林则徐以问题为导向的农政思路和成事为标准的农政举措,加上他个人勤勉的工作作风和干练的工作能力,以及上级的鼎力支持、下级的戮力同心,在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农政得宜的江苏相对其他地区并没有发生大的事端,林则徐的农政实绩为稳定东南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林则徐全集编辑委员会.林则徐全集[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
[2]李向军.清前期的灾况、灾蠲与灾赈[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3):64.
[3]林则徐.林文忠公日记.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五辑[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
[4]来新夏.林则徐年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5]林则徐著,郑丽生校笺.林则徐诗集[M].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1986:556.
[6]冯桂芬.显志堂稿卷一二[M].光绪二年校邠庐刻本,1876:3.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传统文化视野下的家风传承——以江苏巡抚群体为中心”(2015SJB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