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变化
2018-11-26马世凯
【摘 要】 文章回顾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依据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的四次重大判断。认为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正确的;而1957年召开的党的八届三中全会后乃至十年“文革”时期对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误判,导致了重大灾难。改革开放新时期,认为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質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根据实际指出,主要矛盾已经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 社会主要矛盾;历史变化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1949—1956)
1、完成民主革命历史遗留任务阶段对主要矛盾的判断(1949—1952)
在建国初期毛泽东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看法主要体现在他在1950年4月的一次讲话当中:“今天的斗争对象主要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而不是民族资产阶级。”[1]这就说明了我们党在建国之初对矛盾的分析判断是把人民大众同封建主义、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的斗争作为国内的一个主要矛盾来看待和处理,而民族资产阶级是可以争取的对象,是团结和合作的对象。与此同时,新中国成立之初,百业待兴,急需通过发展生产力来恢复国民经济。所以,在建国初期,我们党一方面要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同封建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还要大力在新解放区进行土改运动和物质资料的生产,解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在这些矛盾中党侧重解决的是彻底打败国民党及其残余势力,巩固新生的民主政权。
2、过渡时期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1953—1956)
随着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残余势力被彻底清除以及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基本完成,我们党于1953年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以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过渡时期,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国内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判断:“在打倒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故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2]这说明随着土地改革的完成和国民经济基本的恢复,国内主要矛盾随着旧矛盾的基本解决新的矛盾凸显出来,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在各个领域的斗争日益激烈,已经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党解决矛盾的目标也由消灭封建主义变为消灭资本主义。同时,我国落后的社会经济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人民群众仍然处于十分贫穷状态,人民大众迫切要求发展经济解决困难的愿望日益凸出。在这对矛盾中党通过“三大改造”的方式着力解决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主要矛盾的认识变化
1、“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
1956年底伴随着“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我们对资本主义的斗争已经取得绝对胜利,资产阶级作为一个对立的阶级已被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大地上开始扎根发芽,社会主要矛盾也由此发生改变。在八大召开之前,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在理论上为党的八大正确分析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起了导向性作用。八大在党史上是一次重要的会议,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突出贡献是正确分析了基本国情,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明确了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十年建设时期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1957—1966)
这一时期,由于党对国内逐渐变化的形势出现了误判,最终改变了在八大上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判断。毛泽东曾经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大量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要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3]但是,随着1957年整风运动形势的变化,使得党和毛泽东对国内主要矛盾的认识产生了动摇。最终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对主要矛盾作了错误修改“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4]
3、十年“文革”时期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1966—1976)
以《五一六通知》和《十六条》为标志的“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使中国社会进入了全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灾难年代,也使得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之所以出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谬论,主要根源于对主要矛盾的错误认识。由于当时中苏关系全面破裂,苏联出了“修正主义”,致使毛泽东认为我们党内也出现了“修正主义”,资产阶级在中央有自己的代理人。因此在“文革”期间,毛泽东认为在社会主义阶段“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始终是国内主要矛盾。在实践中“抓革命促生产”,不重视生产力的发展,搞全民斗争,通过“全面夺权”的方式进行对所谓“资产阶级”的斗争,最终使国民经济陷入全面瘫痪,给国家和人民带来重大灾难。
4、粉碎“四人帮”后前两年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1976—1978)
在粉碎“四人帮”后的前两年,由于党的主要领导人不能准确理解毛泽东思想,推行“两个凡是”错误思想,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看法没有更进一步,仍然停留在“文革”层面,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在这一时期,尽管广大人民群众有纠正“文革”错误的愿望,渴望发展经济,对主要矛盾重新认识,但由于“左倾”错误的继续推行,党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完成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1978—201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党史上历次发生“左倾”错误根源的基础上,依据对变化的世情的重新判断,认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重新对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各方面矛盾进行深刻分析,使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回归正源,为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航向。最终我们党把握住历史机遇,实现了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正是基于对社会主要矛盾长期性和艰巨性的清醒认识,我们党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没有改变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看法。
四、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2017—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新时代我们对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新跨越,新发展。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告别贫困、解决温饱,即将实现全面小康,按照既定目标稳步前进。目前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超过30%。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行业和领域跨入世界前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臻完善。由此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都发生了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必然发生相应变化。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时代条件和背景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当前我国经济总量从改革开放前的世界第十一位上升到目前的第二位,并且长期保持下去,“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成为历史。二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们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已从物质文化生活领域拓展到政治、社会、生态环境等其他领域。三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提供了科学指导。
【注 释】
[1][2] 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74、231.
[3] 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364.
[4]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606.
【作者简介】
马世凯,任职于德州市委党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