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现状及建议

2018-11-26宋焕琴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8期
关键词:乡村治理基层党建乡村振兴

【摘 要】 当前农村基层党建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班子成员素质较低、党组织号召力不强、工作作风不实、党建工作形式化、工作方式老化等问题。加强基层党建,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新三步走”目标的需要,筑牢党的执政根基的需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需要,确保农村社会稳定的需要,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的需要。要想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和任务,就必须加强教育,转变工作理念,整顿班子队伍,发挥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创建乡村治理的新模式。

【关键词】 乡村振兴;基层党建;乡村治理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和任务。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可见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说明改变乡村状况迫在眉睫。

乡村振兴,也就是要建设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依靠新的乡村动能。这个新动能来源于坚持党的领导,贯彻中央的政策,基层党组织的带头,全体村民的努力,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新一代年轻人的积极参与。在所有这些新动能中,基层党组织的带头和引领作用是重要的动能之一。基层党组织对于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民居住环境的改善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要借助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力量,找准着力点,并稳步推进。

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是,很多地方基层党组织的建设都亟需加强。今年一号文件指出了当前农村发展中存在的五个短板,其中,农村基层党建薄弱被列为短板之一。只有加强农村基层党建,改變这种薄弱的状况,才能跟上时代发展需要,保证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一、当前农村基层党建的现状

根据调查显示,当前的基层领导干部对引领农村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还不能适应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班子成员素质较低

在许多村里,村两委班子成员整体素质不高,学历偏低,年龄老化,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学习的热情和习惯。有的人还不会使用电脑和网络,更不可能去开网店、搞电子商务。受这些因素影响,部分村干部在带领农民发家致富、脱贫攻坚上的措施、办法不多,甚至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开拓创新、实干苦干的精神。这种低素质导致村里的产业发展难度大、门路少,主导产业几十年没变过样,仍然维持传统的低质低效,比如以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为主。村民收入没有明显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

2、党组织号召力不强

现在的老百姓各家有各家的赚钱途径,对村干部、党组织的依赖性变弱,村干部的号召力也明显减弱。每个村都装上了大喇叭,通过大喇叭安排村里事务,宣传党的政策,召集村民代表开会等。但是大喇叭几乎形同虚设。喇叭一广播,贫困户大多会去认真听,因为贫困户享受了各项扶贫政策,喇叭广播的都是和贫困户的利益直接相关的事。而普通老百姓,只要不是分钱分地分物或者别的惠民政策,一般不关心村集体的事和喇叭广播的内容,也不会采取积极行动。

3、工作作风不实

有一部分基层干部虽然人当上了干部,但是心思不在村里,工作不在状态。要么不在岗,要么在岗不办事,缺乏主动服务意识。还有的村干部政治纪律观念淡薄,在执行党的政策、落实上级要求上搞变通,搞形式主义。像美丽乡村建设,在很多村镇都是一年一个设计,每年都变花样。同一条道路,前年栽的是柳树,去年拔掉柳树栽杨树,今年毁掉杨树栽槐树,这种盲目地、随意地搞决策、上项目、不调研、不切实际的做法,既大量浪费了国家的财物,耗费了人民的血汗,也反映出基层干部的好大喜功、心浮气躁的工作作风。

4、党建工作形式化

许多村子党建没有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党建任务的内容及标准制定注重形式,对上级安排的政治学习走过场,挂几个横幅、刷几条标语、摘抄几页笔记就完事。上级要求观看视频会议,学习有关政策,村干部按规定时间打开了电视,但是观看电视的人寥寥无几,根本不了解上级的精神和指示。所以,党的许多农村工作政策难以有效落实。

5、工作方式老化

许多村干部思想僵化,工作方式老化,方法单一,管理三农工作,没有新思路、新点子。这种老化,表现在各个方面,像吸纳班子新成员、发展产业、招商引资、管理村级财务、处理矛盾纠纷、乡风文明普及、美丽乡村建设等,都缺乏新的方式方法。虽然村干部本人已经进入了21世纪,但是思想和工作方式还滞留在20世纪。

面对当前基层党建和乡村治理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如果不尽快解决,就会严重影响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和整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进度,还会引起农村社会的不安定。

二、加强基层党建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俗话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根本要靠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靠基层干部这些“关键少数”来发挥领头雁的作用。所以,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治理好乡村,在当前尤为迫切和重要。主要是基于以下五个方面的需要:

1、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新三步走”目标的需要

十九大提出了实现现代化的三个阶段性目标,也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应国家的三步走的目标,乡村振兴战略也提出了三步走的目标。要实现这两个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就要靠基层领导干部的坚强领导。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责任重于泰山,使命无比光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基层党组织既是指挥部也是冲锋队,既要将党和国家关于乡村发展的政策传达给村民,让他们了解乡村振兴计划和战略,又要成为具体的行动者和实践者,发挥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保证新三步走的目标按期实现。

2、筑牢党的执政根基的需要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我们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党的基层组织作为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建立在群众生产生活现场,居于群众之中,处于各项工作的第一线,同群众保持着广泛而又密切的联系,是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完成各项任务的可靠保证,是人民群众了解党、认识党的窗口,是党执政的力量源泉和根本依托。 “万丈高楼平地起”,作为党的建设的基石,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稳固,只有把每个基层党组织都建成坚强战斗的堡垒,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服务群众功能,才能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3、实现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需要

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条要求就是产业兴旺,也就是要让农村人有钱花,生活富裕,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产业兴旺,需要有思路开阔、有奉献精神的领导班子和带头人,不仅自己能致富,更重要的是能够开拓致富产业、带动大家一起致富。

根据国外多个国家的实践证明,单靠农村自己的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而必须走出一条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道路,包括企业的投资,城市居民的参与,来共同推动农村的发展。当前在西部农村正在进行的“三变改革”,就是一条能够发挥村干部引领作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并引进外来力量参与的道路。通过在农村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盘活农村各种资源要素,让分散的资源、资金和劳动力集中起来,参与到公司、企业、农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中,在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用的同时,让农户以持股分红的方式,形成长期稳定的收益。而三变改革的实施,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和村干部的积极参与。

4、确保农村社会稳定的需要

乡村振兴战略的第四个要求是治理有效,而基层党组织则是乡村社会治理的核心和关键。

乡村的治理小到家长里短,大到信访稳定;小到一家一户卫生,大到人居环境改善;小到个人致富,大到乡村经济;小到宣传疫苗播种,大到组织一场文化赛演;……乡村治理短板多、难题多,需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去攻坚克难。我们要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所以,现在基层党组织对农村的领导,也不能沿用以前的方式,而是要用一种全新的理念,全新的乡村治理方式,做到民主、公正、公开和细致。

5、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的需要

基层党建是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的基础和保障。在建设的过程中,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应发挥带头作用,做好政策的上传下达。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中,强调规划工作的前瞻性以及科学性,建设工作的合理性与实效性,建设目标的民生性。由于村民人数众多、所受教育程度以及观念等因素的制约,村民的意志需要通过基层党组织发声,离开基层党组织的集中统一,则如同一盘散沙,势必影响规划工作。在我国生态宜居乡村的建设过程中,由于规划的滞后以及盲目,导致了一些建设失败或者成效不佳的案例。只有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才能杜绝此类事件的再发生。

三、如何加强基层党建和乡村治理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只有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农村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参与,从而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可以尝试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1、加强思想教育

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通过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的方式,让基层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党的各项农村工作政策等,领会其中的精髓,并积极运用到工作中。除了理论学习,还要定期组织村干部到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各种先进做法和运作模式,发展本地区的社会事业和主导产业。同时,要加强基层干部的政治学习,保证执行中央政令不走样、不变形。

2、转变工作理念

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村以及农民的生活联系最为密切。乡村振兴战略关系到千家万户农民的切身利益,也是党和政府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应当转变形式主义工作方式,党建工作的内容应当以服务民生作为出发点,以村民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成效的试金石。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理念是指导党建工作有序开展的保障,只有将观念转变成为村民服务的实际行动,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3、整顿班子队伍

对占着位子不办事,侵占村民利益,贪污腐败的村干部,基层党组织要坚决予以教育,情节严重且拒不改正者,要依据国法党纪予以惩处或清退。对领富致富能力稍弱的基层组织,要吸收新鲜血液来加入。通过民主公正的方式,从返乡人员、返乡创业的大学生、退伍军人等人员中选出能力出众、敢于担当、品质优秀的党员干部,组建好一支团结干事、为民服务、廉洁奉公的基层领导班子。对于换届选举后新上任的基层干部,要加强培训,让他们领会党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掌握新时期农村工作的做法。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的目标。

4、发挥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在當前,主要是通过两方面的工作,发挥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一是组建村级合作社。组建“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发展各种农产品、农资和农机器具合作社,让农民充分参与进来,让他们尝到入股分红的甜头,从而把群众紧紧团结在党支部周围。“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这种模式,合作社本身就可以消除农民一家一户应对市场大风险的弊端。由村党支部发起建立合作社,这样能让村班子更有凝聚力和号召力。同时,合作社建在村支部,村干部带头入股,会用心办好合作社,这是另外一个优势。

二是加强群众对村委会的信任度。通过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形成一个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之外的“第三方”组织。并且制定相应的《村务管理制度》《村务监督制度》等制度,进行村集体资金的监督、村级财务的监督。村务监督委员会能够防止干部违纪违规,保证村两委班子的廉洁,进而增加群众的信任度和组织的凝聚力。

5、创建乡村治理的新模式

加快完善“一核两委一会”的乡村治理体系(“一核”即以党支部领导为核心;“两委”即村委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一会”即村务协商会)。实行“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推进村务民主协商,发挥各类人才、新乡贤等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以此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稳定。

在促进农村社会稳定方面,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也就是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全国很多地方都依据这个治理体系开创了自己的乡村治理模式,各个地方做法不同,但无一例外,都是通过一种机制或者制度,发挥基层党组织带领作用的同时,加大了群众的参与度。改变了过去用行政命令方式对待群众的老办法,代之以先进的理念和民主方式,引领群众更多参与村务管理。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的方式,赢得群众信任、取得群众支持,成为群众的当家人,从而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

基层党组织是领导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和顶梁柱,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人民群众真心支持,党的根基才牢固,党才有战斗力,才能团结带领全体村民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

【参考文献】

[1] 尹夏璐.美丽乡村建设与基层党建如何相互促进.人民论坛,2017(11).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2.5.(01)

[3] 徐小青.聚焦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http://www.71.cn/2018/0217/986624.shtml.

[4] 胡荣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问题与对策,http://www.71.cn/2018/0213/986480.shtml.

【作者简介】

宋焕琴(1974.8—)女,汉族,陕西合阳人,本科,陕西省渭南地区合阳县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党建和农村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乡村治理基层党建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践行两学一做 落实基层党建工作
全面深化公安改革下新疆公安机关基层党建创新研究
国内关于乡村治理理论研究综述
简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严”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