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互联网金融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2018-11-26辜思

商情 2018年47期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消费影响

辜思

【摘要】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对人们生活方式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居民的消费,进而促使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本文将针对互联网金融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展开研究,分析互联网金融对人们交易方式与支付方式带来的改变,阐述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内容,并提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有关意见。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中国居民;消费;影响

互联网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并逐渐融入到社会各个行业中。现如今,人们的交易与支付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互联网金融对人们消费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传统市场行业受到极大打击,而互联网交易行为质量亦参差不齐。研究互联网金融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针对其中优点加以发扬,缺点及时整改。促进互联网金融对人们消费环境、心理、行为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必要性

新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变化必然朝向积极方向,并成为中国寻求经济中高速增长新引擎。实践证明,供需协调是当前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传统需求主要包括投资、出口、消费。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需求逐渐发生了转变,并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现阶段,互联网的普及,致使中国居民信息接受差异逐渐拉近,便捷的网络支付、消费方式也发生着巨大的改变。未来我国消费需求的增长将有无限可能,并迎来重大突破。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发展,是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呈现疲软状态,经济增长呈L型发展的态势。在该时期内,应进一步加快供给侧改革,发挥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作用,并更加关注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当前,“互联网+金融”的新模式更能够深入挖掘潜在的消费需求,进而促进现代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提升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能力。现如今,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明显。因此,培育并刺激消费潜力,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互联网的出现,催生了第三方支付的消费模式,进一步刺激居民网络消费的发展潜能,使得互联网金融与网络消费相互促进,并带动网络消费规模不断扩大。马克思所提出的消费与生产的关系来看,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也起到引导生产的重要导向作用。可见,消费对于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越加明显,居民消费也进一步促进生产规模的增大。

综合来看,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具有重要意义,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刺激居民消费,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而金融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与实体经济相协调,进而形成一种新的金融形态。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

(一)互联网金融在国外的发展现状

1971年,美国机建立的Nasdaq奠定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础,并将这一全新的运营模式变为现实。1999年美国总统签署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进一步促进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2000年,西班牙创建了第一家互联网金融服务企业,并将该种经营模式推向了世界。进入21世纪后,全球发达国家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推向高潮,网络银行、借贷等新兴互联网金融模式开始融入人们生活。电子货币以及网络支付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交易方式。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正迈向成熟。

(二)互联网金融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20世纪以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才初具规模,2005年后,第三方支付企业迅速增长,网上银行用户达到2.44亿,网上支付用户达到2.71亿。2013年,出现“三马”联手开启互联网金融的新时代。而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以及天弘基金所推出的余额宝项目,远远高出银行利息,并成为新的消费支出特点。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呈现出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新方向。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成为重要事件,记人史册,使其迎来了新的时代。当前,互联网金融已经融入到社会各个行业,并迅速增长。发展虽有机遇,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三、互联网金融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

对于居民而言,其消费需求是當前有支付能力的情况下,其消费意愿的需求量。需求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商品的价格以及自身可支配收入的多少。在互联网金融普及的情况下,消费模式多样化的背景下,居民消费需求将面临着较大的新变化。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允许居民分期付款。而分期付款也可以看做是当期收入的增加,相当于预算约束线外扩,可购买的商品数量增加,居民消费能力也因此增加。虽然商品支付手段发生了变化,但支付金额仅是若干期的平移,最后仍旧需要偿付。

互联网金融能够帮助居民消费进行对比。在同种商品中寻找最低价,以增加商品的消费量。互联网金融将所有数据收集起来,消费者可以在该平台上搜寻不同地区的商品销售价格,继而根据自身需求,寻求质优价廉的商品。当然,在低价与团购策略的方式下,消费量自然也将大幅度提升。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消费需求的增长与时间成本有着密切的关系。长期以来,中国城乡的二元结构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城镇是居民消费的主要动力,而农村的消费潜力仍有待开发。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农村居民上网现象逐渐成为常态,而利用网络消费的人数也在不断增长中。农村人口不再浪费大量的时间去城市商场购物,仅依靠互联网即可完成足不出户的送货上门服务。当然,这种消费模式也进一步提升了居民消费需求,增加商品消费量。

(二)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消费的心理影响

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消费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将经历较为复杂的心历路程,其消费偏好也将发生改变。例如,当消费者偏爱某种商品时,但由于预算有限,无法在当期购买该商品。而互联网金融能够提供分期付款的消费方式,或信贷的消费方式,此时消费者便能够打破预算约束,提升消费者当期购买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消费者心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进而改变心理需求。

具体来讲,互联网金融下消费者极易产生各种冲动性消费,消费欲望将被急剧增加甚至膨胀。以微信而言,朋友圈中微商或好友发布的商品会对消费者带来消费欲望。一方面是好友的使用体验能够强化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信任程度。另一方面出于攀比心理,也将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不仅如此,在众多消费平台中,大量产品使用免费体验期,以及直播使用感受,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可见,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居民消费的心理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冲动消费表现的较为明显。

在互联网背景下,大数据更加偏向于对消费者个性的研究与分析,进而将有关产品推销给用户。当消费者流动性约束有所下降时,效应水平将不断提升。但在这个过程中,居民消费心理还受到安全问题的影响,并制约着用户网络消费行为。因此,应适当规范网络消费制度,强化风险与安全的管理。以此,才能促进消费者消费欲望。

(三)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居民消费方式层出不穷。加之各种软件的出现,更使得人们消费方式朝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其中主要包括:“宅”消费、信贷消费、比较消费、租赁式消费等等。消费方式的改变使得居民消费需求得到了较大的满足与提高。

1.“宅”消费方式

即,人们可以做到足不出户便享受着购物与消费行为,例如:淘宝、京东、拼多多、网易考拉、美团外卖等等消费平台,都能够做到送货上门的服务。现代社会下,人们时间有限,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分给逛街、购物、休闲的时间越来越少。因此,“宅”消费的方式广受人们欢迎。既能够满足时间上的需求,也能够为不喜欢出门购物的人们提供商品购买渠道。

2.体验式消费

当人们消费能力有所下降时,但又由于该商品性能优良,具有较大的购买欲望。此时,便能够通过网络平台,申请体验商品的服务。在无消费的情况下,提前感受商品使用体验,了解商品性能。尽管体验期有限,但若:在使用期间消费能力有所回升,且对该商品爱不释手,便可以决定购买下来。当然,这种体验式的消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3.租赁式消费以及信贷消费

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方式随着人们的心理不断丰富。租赁式消费便是以租金形式,获取商品的使用权限,但不具有所有权。当租赁期满后,需要将商品归还,若发生损坏或丢失也需要照价赔偿。但能够满足人们基本需求,在需求结束后,返还商品。以减少资金的投入。而信贷消费则是一种延长付款时间的消费方式。人们可通过本月购买,下月还款,或分期付款的方式,提前体验商品。消费者在当期的压力大大减少,也能够增加其他商品的购买量。

(四)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消费方式的影响

近年来,余额宝的出现为人们打造了另一款余额增值服务项目。根据天弘基金的有关数据显示,2015年余额宝的季度规模达到7117亿元,环比增加了23%。居民利用余额宝,不仅能够得到收益,还可以利用其中余额进行消费与转出。可见,人们消费方式不仅仅体现在物质的购买上,还将体现在理财基金的购买角度。传统基金、股票、存储等消费方式逐渐被排斥,要么高风险,要么低收益。相比较,余额宝的收益是极高的。将钱转人到余额宝后,第二个工作日将对其进行计算,发放余额宝收益。当然,余额宝的收益率随着资金的多少不断变化,成本增多收益增加,成本降低,收益降低。但在总体开看,余额宝与银行市场的利率要高出很多,与其将资金放入银行,不如将其投入到余额宝等理财软件中。进而随时随地将收入转化为储蓄,或消费支持。以此,也能够改善人们消费环境,提升消费需求,刺激消费欲望。

四、展望

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较大,在未来的发展中,应不断鼓励并推动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以促进居民消费,提升国民经济。在宏观政策层面,发挥互联网金融扩大居民内需的重要作用,发挥“互联网+金融”消费的积极能力。以促使居民自发产生消费意愿,避免冲动消费。与此同时,改善居民消费环境,利用互聯网金融引导居民进行消费,并不断刺激居民潜在的消费能力。才能使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疲软的环境下保持稳定增长。

此外,应为居民营造安全、和谐的互联网金融消费环境,加大对基础建设的投入,引导居民通过网络进行消费。尤其大力发开农村消费领域,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改变传统消费理念,促进用户采取平移消费方式,适当增加居民的消费需求,刺激经济增长。

五、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展开了研究,得出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消费心理、行为、方式等方面均带来较大的影响。在不同层面刺激着居民的消费行为,促使大众优选互联网消费平台,拓宽居民消费渠道。同时,居民消费也受到预期收入的影响,但随着分期付款方式的普及,互联网金融在一定程度上也在挖掘居民消费潜力,刺激其消费欲望。

参考文献:

[1]吕建黎.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服装业为例[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7(12):82-84.

[2]张李义,涂奔.互联网金融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的差异化影响——从消费金融的功能性视角出发[J].财贸研究,2017,28(8):70-83.

[3]唐艺军,剧苗苗.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消费影响的贡献测度研究——基于P2P视角的实证检验[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4):393-399.

[4]周晓唯,李菲,论“互联网+”基础设施对居民消费的影响[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6,17(6):35-40.

[5]王茹.互联网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及区域差异[D].西北大学,2016.

猜你喜欢

互联网金融消费影响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消费舆情
信用消费有多爽?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