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新时代发展研究

2018-11-26方琪

商情 2018年46期
关键词:意义

方琪

【摘要】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它并不是故步自封的思想,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动态发展的法治思想体系。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是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精髓的同时,顺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 新时代发展 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法治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法治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并没有专门论述过“法治思想”,但其理念却贯穿在整个法学理论当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和严密的体系。在历史唯物史观为指导下,通过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逐步建立起马克思恩格斯的法学理论。马克思认为,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通过具体揭示法律现象与经济基础之间的深刻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国家阶级性是法的本质,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必须要适应经济条件,并体现此经济基础上的统治阶级意志。同时,马克思指出,管理国家和社会是法的基本职能。通过深刻剖析经济基础及法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了法社会公共管理与国家统治的双重职能。两种职能相互制约密切联系,从而相辅相成,以实现对国家社会的有序管理,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此外,马克思在深刻认识到生产资料分配的不公,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阶级之间矛盾激化,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马克思恩格斯的法治思想中认为,追求公平与正义是法的价值所在。法律的价值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实现权力与权利的均衡平等,从而为人民众的基本权利带来保障。

(二)列宁的法治思想

列宁从俄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在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法制理论精神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探讨了法与社会主义民主专制的关系。对于法律建设,列宁认为,俄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坚实的法律制度保障,因此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建设。在制定法律的过程中要善于倾听民众的呼声,坚持法律的制定要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的原则。同时,列宁指出法制建设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要兼顾法律的统一性与发展性,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及时修正不适合社会主义发展的法律,积极保存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法律。对于法律的遵守和执行,列宁指出,任何人必须严格遵守法律制度,每一个公民都不能无视和藐视法律的权威。领导干部尤其要发挥好带头作用,严格遵守法律党章,各级专门的执法部门对于法律制度也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对于法律的监督,列宁主张构建执政党内部的监督、专门的执法部门监督以及人民群众监督的系统监督体系,加强各方面监督,鼓励民众抵制违法行为维护好自身权利。列宁的法治思想在法律建设、执法守法以及完善法律监督等方面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开辟了新的构建社会主义法制道路。

二、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

习近平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中国的提出在当代中国大地掀起了一股法治之风,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党对法治建设的信念,是对国家治理手段的重要创新。当下我党已开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总目标的法治探索,最为显著的成绩就在于不光执政党依法执政意识有所增强也会使全社会形成一种法治至上的崇高信念,以法治的方式促进社会治理的创新。

首先,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正确处理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之间的关系。尽管在具体事务所涉及方面有所不同,但二者所反映的价值追求都是共通的,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人民。其次,习近平同志还强调要强化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决不允许政府权力的运行超出法律范围之外,必须要将政府权力紧紧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绝对的权力造成绝对的腐败,政府权力异化不仅会危害人民群众的利益,更会阻碍法治中国的推进,难以实现公平正义的社会氛围。此外,习近平同志还指出,中国的法治建设要善于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汲取养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历史灿烂悠久,其中不乏一些优秀的治国理政的理念,我们可以从中借鉴与现代法治理念相通的元素,为中国法治建设增添本土色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立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就当前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发展情况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

三、发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重要意义

(一)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作为建设我国法治社会的根本指导思想,运用到法治建设的实践中来。并基于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本质内涵形成一套适合中国发展的思想体系,而这套思想体系的发展成为指导我国法治建设的思想基础。纵观中国法治的发展历程,新中国历届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中,都努力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基本发展情况进行有机的结合,并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赋予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以新的含义。从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到什么是依法治国,如何实现依法治国,再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等重大实践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探索。可以看出,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方面,习近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论断。在历届中央领导集体法治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发展正在不断地走向成熟和完善。

(二)為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指引方向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庞大而艰巨的工程,要靠法治作为支撑。也就是说,国家治理的实施需要借助国家法治化来为其提供制度保障。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只有进行法治化建设,明确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才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法治建设极为关心和关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纳入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中,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指引方向。法治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不断发展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法治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核心。因此,需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用法治的形式将这些已经拥有的制度优势确定下来,使其在国家治理过程中继续发挥作用。对于一些还不成熟和完善的制度,以及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这就需要运用法治及其思维方式加强对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同时,在法治实施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到我国的基本国情。在国家治理能力的目标确定上,要与我国现实发展情况进行有机的结合,要综合对国家的基本现状发展进行全方位的认知,从而有效提高法治的效用。习近平的法治思想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方向引领,有利于建立一种可持续的治理模式,更好地实现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的和谐与稳定。

(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保障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每个中国人民共同的夙愿所在,指引着每个中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关系到每个中国人民的切实利益。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时刻将人民放在国家的主导地位,注重对人民利益的保障。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体系之中,人民群众的核心利益是国家法治建设的基本原则,只有在全社会范围内,在人民群众学会尊法、守法、懂法、用法的前提下,能够合理地运用法治手段来维护自身利益,分析解决实际同题。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法治建设的目标,才能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法治保障。从我国当前的人口基数角度来看,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应该加大建设力度,并从法治化的发展角度来进行综合性建设。对于社会各阶层利益的调节,要将法治化作为规范整个社会的基本制度条件。习近平的法治思想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思想引导下,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向前推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不断积累能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7.

[2]孙国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46.

[3]张文显.法治中国名家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81.

[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90.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40.

[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52.

[7]龚柳.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探析[D].贵州:贵州师范大学.2017:32.

[8]谭全万.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创新[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1-3.

猜你喜欢

意义
有无冠词 意义大不同
有意义的一天
意义的猎手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0的苦恼
留学的意义
诗里有你
Confucius:Life with Many Meanings
HOW TO SPEND SUMMER VACATION 如何欢度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