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倦怠情况调查研究
2018-11-26汪付官
汪付官
【摘要】本文以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状态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了大学生学习倦怠的主观和客观原因,挖掘了大学生对学习产生倦怠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大学生学习倦怠对策,为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 学习倦怠 对策
好好学习是大学生毋庸置疑的责任和义务,大学生的思想发展、精神面貌、心理特点都会在学习这个主导活动中有所反映,而学习活动反过来也会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发展。一切教育目标的达到都依赖于大学生对学习的热爱程度以及学习目标的实现。但是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大学生上课不听讲、旷课、考试作弊等现象早已是司空见惯,退学、校园暴力、自杀等现象也是屡有发生。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地方高校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大学生的学习倦怠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出来,这些问题不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还对学生的发展前途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作用。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因为长期的课业压力过大或负荷产生精力不足,对学业知识及与学习相关的活动热忱逐渐消失,对同学态度冷淡,不愿交流或过多接触的行为,以及考试成绩不理想,对学习持消极态度的一种不良现象。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研究的方式了解大学生出现学习倦怠的现状,分析其原因并找出方法和对策,以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克服学习倦怠,更好地学习提升自己,实现自我价值。
一、研究概况
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座谈两种调研方法,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采用直接调查的方法,对在校生实地发放调查问卷,要求答卷人采取无记名方式进行填写。第二步是采用间接调查的方法,在间卷调查的基础上,调研省内其他地方高校关于大学生学习倦怠情况的分析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整理分析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并找出对策。大学生产生倦怠的原因有外在因素,如参与社团、做兼职占用了学习的时间,也有个人因素,包括是否有明确的目的性、是否有学习目标、是否有职业目标设计等等。
1.问卷设计
本次问卷调查主要是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以在校大学生作为主要的调查对象,对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同时进行学习倦怠情况的抽样调查。此次问卷调查发放总数为200份,收回有效问卷总数195份。发放范围较为广泛,回收率高达97%。
2.问卷设计与安排
本次问卷以单项选择题为主、主观建议题为辅的封闭式问题形式,问卷设计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基本资料:掌握参与问卷调研学生的基本信息;二是学习情况:摸底问卷调查学生的学习状态;三是影响因素:分析学生学习倦怠的可能因子。本次调研策划历经时长3个多月,主要经历了三个阶层:报告初次探讨及准备阶层,收集资料了解大学生在校学习状态,设计和讨论确定本次问卷调查详细内容;实际调查阶层,对我校大学生发放问卷,实施调研;报告整理阶层。
二、大学生学习倦怠原因分析
造成大学生学习倦怠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即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通常造成大学生学习倦怠的主观原因有人际关系的不顺畅、学习目标不明确、思想观和价值观的偏差等等。客观原因通常有就业压力大、教师的教学方法、管理体系、考核评定体系的陈旧、社会风气的影响等。这次我们的调研将从主观和客观原因两方面分析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
1.主观因素
(1)个人目标不明确。针对个人目标是否明确,我们在这次问卷中设计了四道题。第一题是:你现在就读的专业为高考志愿的第几志愿?第二题是:是否愿意付出全部的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第三、四道题是:你有设计选修过自己的职业就业生涯规划吗?第一题中选择“第一”的占46.2%,选择“第二”的占“16.6%”,选择“第三第四”的19.4%,选择“调剂”的占19.3%。从调研数据显示,超过一大半的学生目前在读专业并非是自己的第一志愿,这种情况间接说明大多数学生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从这一结果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在进大学时选专业是因父母的意愿而选的,并非根据个人的目标、喜好、方向来选专业。盲目选择专业,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激情,会导致学生个人以后失去学习兴趣,进而会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慢慢的就会产生学习倦怠。第二题调研结果数据显示,有54.4%的同学愿意全身心的投入学好自己的专业,说明一半的学生有自己的读书目标,希望个人日后有所作为。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是目标不确定的,因为父母的期望而去拿文凭,这部分同学明显是为他人读书,而不是为实现自己的目标。第三题调研结果显示,有 58.8%的学生没有自己的职业计划和目标,在大学的生涯里是走一步算一步,遇到挫折很快就会放弃所做的事,自然也易受他人的影响,容易产生学习倦怠。
(2)个人意志力不坚定。很对学生会受“学习无用论”的影响对学习产生倦怠,只有在考试时才会读书,部分来自学习经验的缺乏、过度追求完美的心理、学习内容和社会需要的脱节及父母期望值过高等产生学习的负面情绪,便会慢慢地失去学习的热情,失去动力,产生学习倦怠。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的问卷设计了多道题目。根据调研数据显示,一半的学生有或多或少由于个人意志力不坚定而导致的学习倦怠。
(3)个人人格因素。人格对学生的学业影响不容忽视。如果一个人不能正确对待现实与理想的差距,遇事就往悲观方向想而不是乐观的处理,遇事紧张,过于自卑,过于自傲,不能把控自己的情绪,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缺点等,那么他的个人人格因素定会在某种程度影响学习。
(4)人际关系的不顺畅。研究表明,同学间关系的不融洽、与家人交流的不顺、师生关系的疏远等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个人的心情,进而影响学习的心情,无心听课。从我们的调查中也可看出与他人的关系失调确实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心情。
2.客观因素
(1)教学内容的滞后和教学方式的单一
从统计的信息数据可以看出影响学生上课积极性的因素很多,其中比率最高的是老师的讲课方式、课程安排不合理。正是这些因素最能影响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學生上课积极性一旦失去,便容易产生学习倦怠。
(2)应试教育体制的弊端。应试教育一切为了分数,忽略了人性的和谐健康发展,也会造成个人人格的不健康发展,产生厌学情绪。
(3)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包括就业压力大、学校管理体制的不完善、考核评价体制的不合理、社会风气的影响等。
三、大学生学习倦怠对策分析
1.学校应充分重视学习倦怠问题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很多高校尚未重视或完全重视大学生学习倦怠问题。学校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给学生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高校应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构建学习型人文校园。优化学习环境。高校应充分重视学习环境建设,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材选择等方面大力改善,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环境。
2.改进课堂教法,激发学习兴趣
从教师层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根据学科和教材的不同特点,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当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逐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并大胆进行其他的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实践教学对于大学生而言非常重要,重视实践教学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有利于解决学习倦怠問题。强化教学的同时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健康的心理是正常学习的重要基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预防心理疾病发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助于解决学习倦怠问题。此外,高校教师应致力于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艺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从而有助于学习倦怠问题的解决。加强学习策略干预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3.加强人际交往,赢得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通常是指来自社会各方面包括父母、亲戚、朋友等给予个体的精神或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社会支持水平是影响大学生学习倦怠的重要因素。较高的社会支持水平有利于缓解学生的学习倦怠情绪,使学生感受到爱和温暖,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而较低的社会支持水平则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倦怠心理。对于在校大学生,同学之间的关系是主要人际关系,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善于与他人沟通,体会到他人的支持和关爱。同时,师生关系也是重要的人际关系,从老师那里得到的支持会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所以老师要多关心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此减轻学生的学习倦怠程度。
四、研究总结
学习倦怠对大学生的学习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导致大学生在学习方面一系列的倦怠心理和逃避行为,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身心状态和学业发展。解决大学生学习倦怠,要从它的原因对症下药,本文针对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情况进行提出了有效的调查。以在校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质量为目的,根据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的真实数据,经过精确的分析,得出真实的原因,为广大在校大学生提高学习质量提出有效的建议。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研究外在环境与内在环境对学生的交互影响,从而对学生进行对策分析和有效于预。
参考文献:
[1]吴振良.大学生学习动机和态度调查[J].中国地质教育,2006,(2):109-110.
[2]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5,(5).
[3]杨丽娴,连榕.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6).
[4]廖兰莹.改善学习倦怠之行动研究[J].文教资料,2007,(9);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