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质量的保障与提高

2018-11-26龙忠敏

商情 2018年46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课堂

龙忠敏

【摘要】学校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履行其教书育人的特有使命。因此,课堂教学质量成为学校管理核心。通过建立和执行规章制度规范管理教师课堂教学活动、利用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制定与执行的柔性化莫定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条件、以人人心中有课堂的学校全员理念让课堂教学质量得以保障等,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课堂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质量

一、利用相关制度,规范、管理课堂教学

学校通过制定诸如课程主讲教师责任制、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教学质量评价、教师奖惩等等制度(当然,还有与学生相关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学校的课堂教学活动,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这些规章制度是学校规范教师行为的准则,是对课堂教学监督和管理的依据,当然,也使教师教学工作有章可循。只有保证了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学校才谈得上课堂教学质量。所以,学校的规章制度必不可少——不仅是课堂教学管理的需要,也是依法治校的需要。

但是,由于制度的强制性、自上而下和管理财象的被动性等特点使其作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中教学督导评价方法为例:尽管,督导专家都在力争客观公正,但即便是同一个专家,在不同的场合(如课程、课堂场景等),对不同的评价对象,也难以做到不偏不倚地进行评价(如果是不同的专家,情况可能更甚),加上教师应对的是千变万化的教学状况和不同的教学任务(每项教学任务都有不同的要求)、以及教师的教学成效具有滞后性等特点,这一制度对激励教师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是相对有限的,甚至还可能引起个别教师的顾虑和担忧(乃至不满)。

二、课堂教学(规范,管理制度的制定、執行,应考虑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规范和管理制度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保障,但教学活动的灵活多样性需要教师专业能力的有效发挥。因此,制度、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应立足于促进或帮助教师专业能力的发挥和提升。在制度和规范的确立和执行时,不仅需要自上而下,更需要自下而上的参与和消化(如可以通过培训学习)。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在正确理解和认识制度的基础上,自觉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师对制度执行的主动配合,使教学行为规范和(制度)要求逐渐成为教师的行为习惯。这将有助于教师个人职业素养的构建和发展,从而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之,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不仅仅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规范、要求和评价依据,还应该发挥其对教师行为的导向作用(诸如能让教师清楚学校鼓励什么、倡导什么、期望什么;并能引导教师认识自我、改进不足、提高工作绩效),激励教师专业发展,这无疑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有益的。

三、课堂优先.构建全员‘.课堂意识”

课堂是指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场所,是学校育人的主渠道。作为学生学习的场所,学校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实践,使之在活动中感悟道理,体验情感,反思自己,规范行为。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是指一种目标明确、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下,教师按学科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组织教材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根据固定的时间表,向全班学生进行授课。当然,这也是学校最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

所以,为了履行学校的教书育人使命,课堂就成为学校日常工作的核心。不论是作为课堂教学补充的其它教学组织形式,还是学校各部门的工作(包括工作的内容、方法、时间等),都应该围绕“课堂”的需要开展,以补充、服务、支撑课堂教学活动,为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保障。为此,学校应该让上下所有员工真正认识到学校的使命就是教书育人,课堂是完成使命的主渠道,学校所有员工的工作都应该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为课堂“开绿灯”。例如,当部门工作(其它事务)在时间上与课堂教学发生冲突时,其处理的基本原则应该是“课堂优先”,除非事件本身紧急又重要(如个别学生近期要参加市级及以上竞赛需要集训)。总之,努力构建重视课堂、尊重课堂、人人心中有“课堂”的良好校园氛围,才会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另外,学校还可以利用新教师传帮带制度的有效实施,让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言传身教,传承学校的优良文化,让新进教师从走上讲台开始就能重视教学规范,尽快养成良好的教学行为习惯,热爱课堂、敬畏课堂,从根本上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当然,课堂教学是教和学的师生双边活动,课堂教学质量还取决于学生对课堂的态度、教学活动参与的主动性和学习状况。学校(除了学生管理制度以外)可以在形成员工“课堂意识”的基础上,通过员工的示范(尤其是教师课堂上表现出的课堂态度和职业素养)、尊重课堂重视学习的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良好课堂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这无疑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总之,课堂教学需要规章制度的刚性管理和更能促进教师自觉行为和积极性的柔性管理方法的结合(或者刚性管理加入柔性元素或思想),两者的互补更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认识到,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教师和学生方面的,也有学校管理方面的(包括管理制度及实施情况、教学条件等),也有其它辅助部门的(工作情况)……。因此,课堂教学质量的保障和提高不仅仅需要教师努力提高专业水平,规范教学行为,也需要学校各方的共同努力,人人心中有课堂,形成共识,加强课堂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履行学校“培养人才”这一“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王斌华.教师评价—绩效管理与专业发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刘伟.教学利益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课堂
欢乐的课堂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提升古代文学课堂教学质量方法研究
初中数学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探讨
写字大课堂
以学生自我评价为基础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