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车辆安全管理之我见

2018-11-26李娜

商情 2018年46期

李娜

【摘要】树立红线意识,坚持“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树立底线思维,落实“六个到位”,促进车辆安全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关键词】车辆安全管理 红线意识 底线思维 六个到位

“人命关天,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习总书记为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严格的“红线”要求。对车辆安全管理工作来说,必须把“红线意识”当成原则,不能突破;当成标准,不可降低;当成责任,不能逃避。

1 树立红线意识,坚持“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

1.1 想安全

意识决定成败。“想安全”是安全意识的养成。现实工作中,为什么不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不是人们不要安全,不是做不到,而是“想不到”。这样的事例在日常车辆生产管理工作中比比皆是。因此,凡事有想才有希望,不想,则一事难成。

人的生命最宝贵,宝贵的生命不能仅仅依靠别人的监督来保障,关键是要靠自己来把握、来珍惜。确保车辆安全生产是员工的第一工作责任。作为一名员工,关键要做到想工作的风险性,想工作岗位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想不遵章守纪的后果。思考如何安全地完成工作任务,问自己有没有能力完成这些工作任务,问完成这些工作任务还缺乏什么。问工作发生意外的应急措施是什么。“想”就是把握,“预防”就是珍惜。没有安全意识,事故就会不请自来。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是关键。个人安全为小家,企业安全为大家。让每位员工都明白“安全为了谁”。安全制度才能形成有效的保护,安全教育才能成为善意的提醒,安全行为才能成为一种习惯,安全教育才能入耳人脑人心,安全意识才能扎根灵魂深处。

1.2 会安全

“会”的前提是“懂”,是“明白”,是“知道”,懂什么是风险,明白为什么“要安全”,知道怎样做才安全,即懂得安全风险分析知识,掌握驾驶岗位隐患排查技能,熟悉应急处置预案。知道如何进行安全操作,把“想安全、要安全”体现在行为上。

“会“的基础是明确安全责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努力掌握安全知识技能。当出现紧急情况时,会采取应急措施,处置得当。这些知识是平常的学习、实践活动的经验积累,甚至血的教训。

“会”是一种信心,是一种能力,是负责任的一种表现。谁都知道干工作会伴随着风险,干得越多风险越大,但我们不能为规避风险就不去干工作。安全生产是“干”出来的,不是“想”来的。“会安全”,意味着自己有能力去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有能力保护个人生命和企业的财产安全。“会”才能做到反“三违”,才能做到“四不伤害”。

从“想”到“会”,需要培训,培训是连接员工从“想安全”到“会安全”的桥梁。在现实中,很多事故的发生,不是人们不重视安全,而是源于对事件危险性的无知,源于不懂安全知识,不会安全操作。因此,学习培训是“会”的关键,是安全生产的重要抓手。安全培训不到位是最大的隐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通过学习和培训,让员工真正明白“安全为了谁”。

1.3 能安全

“发现隐患是成绩,治理隐患是绩效”。“能安全”是一种自信,是“会安全”追求的结果。强化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技能,做安全的明白人,是对自己、对家人、对他人、对企业负责的表现,是家人的期盼、员工的福利、企业的效益。“能安全”取决于“人机互补、人机制约”的安全系统,依靠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提升全员的安全技能、严格地执行规章制度以及全员工作做实做到位来支撑。我们创建安全生产示范线最终追求的目标是“人、机、物、环、管”的和谐统一和平安无事,而这些是以全员“能安全”来体现。

2 树立底线思维,落实“六个到位”

2.1 思想认识要到位

要抓好安全生产法规和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宣传教育工作,使领导干部时刻牢记“责任重于泰山”的教导,增强抓好安全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提高职工群众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我要安全的自觉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自觉遵守安全生产各项规定,从思想上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2.2 制度执行要到位

安全工作涉及国家财产和群众的生命安全,关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工作中来不得半点含糊,必须丁是丁卯是卯地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用制度规范行为,用制度评判工作优劣,用制度保障各项工作到位。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不护短,不迁就,不搞下不为例,该奖的奖,该罚的罚,以维护制度的严肃性。

2.3 技术培训要到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安全工作是一项高技术含量的工作,既有其复杂性、艰巨性的一面,也有其规律性的一面。要做好安全工作,光有一腔热情还不够,必须从提高能力人手,加强安全技术培训,使管理者懂安全,操作者会安全,为安全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能力保证。

2.4 检查考核要到位

要克服安全工作中的疲劳心理、厌战情绪和应付思想,使干部职工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推动工作上水平,保证长效安全,就要经常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检查和考核,检查考核时做到深入、细致、科学、严格,全面覆盖,不留死角,不留盲区,考核结果要个人的先进评比、绩效完全对接,實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

2.5 经费投入要到位

要重视对安全工作的经费投入,从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出发,坚持向安全工作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加大对硬件设施和隐患治理的投入,做到该投入的经费一分不少,不安全的效益一分不要,提高本质安全的能力。

2.6 隐患治理要到位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安全工作中出现的事故隐患,要落实专人负责,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彻底整改,使隐患没有藏身之处和滞留之时。对整改情况要进行检查验收,整改不合格或隐患没有完全排除的坚决不能投入生产,坚决杜绝麻痹、凑合和侥幸思想,提高安全生产保障系数。

事实上,每一次车辆重特大事故发生,都让人感受到锥心之痛的同时,也让我们一再深刻反思。而每一次反思,几乎都会出现“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这样的字眼,而这更是需要着重反思的地方。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车辆安全事故频发的现实似乎在警示我们并没有吃一堑、长一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的严格执行是安全生产的最大基石。领导有情,制度无情。只有坚持不折不扣地执行好各项规章制度,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做好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切实做好安全应急演练,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车辆安全管理水平才会不断地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