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贷行业风险事件的微观分析

2018-11-26陈才沛

商情 2018年46期

陈才沛

【摘要】网货行业风险事件频发的原因从微观层面来讲,主要是因为P2P平台自身期限错配、抵押品流动性弱、抵押品价值较低等因素拉高了平台的风险系数,一旦发生挤兑或者长时间的资产净流出,网货平台将缺乏足够的金融工具来平衡自身风险。

【关键词】期限错配 抵押品流动性 抵押品价值

一、引言

2018年以来,网贷行业发生问题的平台数量骤然增加,且不定期存在部分大平台爆雷的问题。根据网贷平台数据,2018年2月份当月,P2P问题平台31家,6月份问题平台数量达到93家。7月份问题平台数量持续上升,截至7月14日,问题平台数量己达到54家。更是出现了网贷行业“黑色星期五”:7月13日一天之内三家爆雷两家清盘:贝米钱包、合力贷公告清盘退场;汇通易贷逾期;惠民益贷发生逾期,停止放标;投之家运营团队报案、经侦介入。

二、微观分析

(一)期限错配

《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规定:禁止“资金池”业务,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最短期限不得低于90天,禁止非标期限错配。

目前,几乎所有的P2P平台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期限错配,这也是P2P平台一个显著的特征。为了满足投资人偏爱短期投资理财的喜欢,平台将长期融资拆分成期限为1月、3月、6月、12月等短期理财产品来吸引这一类投资者。

爆雷平台的投资项目机会几乎都在12个月以下,且低于三个月的投资项目占比非常高,例如天天财富占比为84%,投之家占比为66%。换言之,一旦无法满足投资者的回报要求,那么投资者就会撤回大量的短期投资,平台将面临巨大的提现压力。

(二)抵押品流动性弱

抵押品流动性的强弱直接影响到网贷平台的资金安全,一旦借出的资金无法及时收回,而且抵押品又无法及时变现,网贷平台就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下面是几家主要的网贷平台(根据资金规模选取)的抵押品以及对应的最大借款额。

从表格我们看出,这几家有代表性的网贷平台几乎都有不需要抵押品的个人信用借款服务,信用担保无论是种类数量还是最大贷款金额占比都非常突出,前者平均值为75.6%,后者为63.8%。而信用担保恰恰是流动性最低的担保,根本无法变现,因此网贷平台抵押品的流动性非常差。

(三)抵押品是否足值

抵押品是否足值意味着网贷平台面对可能存在的违约风险时是否能覆盖风险。一旦网贷平台的抵押品的价值远远小于它的借款金额,或者说抵押品没有变现的价值,那么当借款人违约时平台将面临最大的出借风险。

根据下表,可以看出足值的抵押品最大借款额的平均占比为36.2%,而无变现价值的抵押品最大借款额的平均占比为63.8%,后者几乎是前者的两倍。因此大量的网贷平台都暴露在抵押品价值远远小于借款金额的风险中。

当然,也不排除P2P平台非法自融等造成的问题时间频发,但由于该部分数据不易获取,在此不做分析。

三、备案延期和监管趋势解读

(一)备案和整改延期原因众多,并非为拖垮网贷行业

1.行业发展情况极为复杂,监管细则落地缓慢

P2P网贷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资渠道,其发展在2015年之前处于三无状态: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无监管细则。基于“法无禁止即可为”,P2P平台的业务不断拓展,校园贷、首付贷、现金贷、与金交所等资管机构合作代销产品先后刮起一阵“热风”。但是,产品是否适合,需要通过完整的周期来验证;操作风险和避险措施均需要完全考虑,导致各项监管细则落地缓慢。此外,监管细则在一些细节方面不够完善,整改过程中容易出现新的问题。

多年来刚性兑付盛行,不少投资人盲目投资,一旦出现风险就把矛头对准监管部门,加大了地方监管处置的难度和压力。一个个平台背后是无数投资人的血汗钱,有些地方不可避免对无法备案的平台“投鼠忌器”。

2.各地监管细则存在地区差异,产生监管套利空间

由于互联网没有空间限制,可以在全国开展业务。但同时,各地的备案和监管细则标准不统一,导致了突击异地注册、买壳、多地备案等套利现象的涌现。

北上广等地监管相对较严,中西部地区相对较松,同时,西部地区金融较北上广落后,为增加税收和支持产业转型希望引进互联网金融機构,因此,会吸引一部分网贷平台前往中西部地区备案。例如,在监管相对薄弱的中西部地区,比如湖南等地,网贷平台设计非常复杂的金融产品来迷惑和诱骗消费者;很多网贷平台也利用监管的非一致性进行异地备案逃避监管,比如北京的网贷公司为了逃避银行存管监管可能借壳去无这类监管要求的广东进行登记注册。

3.整改验收工作量大,整改进度不及预期

按照现有的监管框架,大部分P2P平台需要整改的地方很多,且调整难度大。大标的清退,一方面得一步一步来,以最大程度降低损失;另一方面,平台为了在市场中保持吸引力,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调研、考察、推出、宣传新产品。

同时,监管备案的工作难度也较大。尤其是北上广地区,平台数量多,规模大,业务复杂,整改的难度大,而监管资源有限,造成整改进度不如预期。

多年来刚性兑付盛行,不少投资人盲目投资,一旦出现风险就把矛头对准监管部门,加大了地方监管处置的难度和压力。一个个平台背后是无数投资人的血汗钱,有些地方不可避免对无法备案的平台“投鼠忌器”。

参考文献:

[1]李先玲.P2P网络借贷平台倒闭原因的实证分析.金融发展研究,2015(3),

[2]严复雷,李浩然.P2P网贷平台信用风险影响因素分析[J].西南金融,2016(10):13-17.

[3]顾慧莹,姚铮.P2P网络借贷平台中借款人违约风险影响因素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5(11).

[4]杜永红,石买红,史慧敏.大数据环境下P2P网贷平台的风险评估与防范[J].会计之友,2016(22).

[5]陈慧宇,孙玥,谭中明.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与防范研究[J].金融经济,201600).

[6]冯艳丽.基于P2P网络借贷模式的互联网金融风险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