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内部政治巡察与内部审计的合力探寻

2018-11-26林群尧娟

商情 2018年44期
关键词:合力内部审计

林群 尧娟

【摘要】针对目前大力开展的企业内部政治巡察工作,在发挥职能方面,经济责任审计与政治巡察有其方式、方法和措施的借鉴之处。本文试图着眼于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从技术方法论上对企业政治巡察与内部审计联动协同机制进行探寻,寻求增大二者合力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政治巡察 内部审计 合力

一、政治巡察的定义和范围

十九大以来,中央陆续出台《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中央巡视工作规划(2018-2022年)》等系列文件,要求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巡视制度,建立专职巡视机构,实现巡视全覆盖、全国一盘棋。正是基于国家层面政治巡察的力度和广度要求,不少企业,尤其是央企、国企也自觉的开展了企业内部政治巡察工作。

企业内部政治巡察工作的目标与党中央的政治巡察目标一致,也是要啊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发挥从严治企利剑作用”。

企业内部政治巡察工作是围绕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等“六项纪律”内容开展。重点对企业管理层执行《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遵守党的纪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等情况进行监督,着力发现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

二、企业内部审计的定义和范围

企业内部审计定义:《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企业内部审计,是指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财务会计制度和企业内部管理规定,对本企业及子企业(单位)财务收支、财务预算、财务决算、资产质量、经营绩效,以及建设项目或者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监督和评价工作。第四条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依照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认真组织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明确经济责任,纠正违规行为,检查内部控制程序的有效性,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维护企业正常生產经营秩序,促进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因此,部审计的主要工作目标为对本企业和子企业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型进行监督和评价。

企业内部审计的范围涵盖了本企业和子企业的财务收支、财务预算、财务决算、资产质量、经营绩效及建设项目等企业的经济活动行为。

三、企业政治巡察与内部审计的区别

(1)二者的内容不同。企业政治巡察工作主要是围绕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等“六项纪律”内容开展。主要检查: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执行情况以及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到位等问题;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和集体决策情况,是否存在不按照要求建立重大事项议事制度和决策程序,违反“三重一大”决策事项规定和程序等问题;落实“两个责任”情况,是否存在管党治党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督执纪问责不严格等问题;廉洁纪律执行情况,是否存在以权谋私、贪污贿赂、腐化堕落等问题;组织纪律执行情况,是否存在不按照要求或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违规用人、任人唯亲、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以及独断专行、软弱涣散、严重不团结等问题;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执行情况,是否存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力,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问题,是否存在损害职工群众利益等问题。

内部审计检查内容主要包括: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经济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情况、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重大经济决策情况、部门预算执行及其他财务收支真实性和效益性情况、国有资产的采购管理使用和处置情况、重要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管理情况、机构设置编制使用以及遵守落实廉洁从政规定的情况等等。相对而言,内部审计的检查内容比巡察工作内容更具体。

(2)二者的侧重点不同。企业政治巡察工作的关注重点是企业领导和管理层面的违法违纪情况,关注的党的建设是否弱化,党的重大决策是否落地;内部审计的检查重点是反映和揭示公司运营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矛盾,关注的是业务领域的问题。

(3)二者的方式方法不同。政治巡察的方法在传统的内部审计检查的方法之外,还多借鉴纪检办案的调查、谈话、现场考核等,较内部审计更为多样和灵活。

四、企业政治巡察与内部审计的合力探寻

企业政治巡察与内部审计虽存在上述不同,但都需要通过查找问题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因此借用相对成熟的内部审计手段查找政治巡察问题,是促进政治巡察的有效方式。

(1)统筹安排,周密部署。将政治巡察工作的目标、内容与内部审计目标、内容紧密结合,统筹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能确保实现巡、审结合,实现质效最大化。一是统筹计划。在安排年度巡察计划时,与审计机构进行沟通,对同时列入当年巡察计划和审计计划的单位,合理安排巡察和审计具体轮次,做到巡察与经济责任审计同步进行。二是建立联动机制。建立纪检监察、巡察、审计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和信息沟通反馈机制,定期研究巡察、审计过程中的发现的重大问题(线索),及时沟通信息、反馈情况,听取意见,协同开展工作。三是建立问题反馈机制。巡察办和审计机构及时互相反馈巡察单位问题信息,做到巡察与审计相结合,从政治作风纪律与经济责任两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从中找到问题线索的突破点,做到问题无遗漏,巡察无盲点。

(2)巡审结合,成果共享。当前各级巡视巡察工作都抽调审计人员参与,审计人员利用审计专业优势和审计经验,根据国家相关财经纪律法规等,采用详查与抽查相结合的审计方法,查阅被巡察单位会计凭证、财务账簿、原始单据、会议纪录等资料,对重点和疑点问题进行分析,发现问题线索,快速发现巡查的重点和疑点问题,为巡察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3)注重结果运用,放大质效。巡察和审计都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与巡察工作相比,审计存在刚性不够、手段有限等不足,而巡察则具有政治性、宏观性、权威性的优势,审计可以借力巡察的威慑力,结合领导干部“两个责任”落实情况,提高被巡察单位依法行政意识,规范单位经营行为,促进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落实。

企业政治巡察工作与内部审计工作在工作理念、法规依据及实际操作层面上都有许多的异曲同工之处,为建立二者的协同机制提供了可能、可行,在企业内部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政治巡察和内部审计协同机制,形成监督合力具有实践可行性。

猜你喜欢

合力内部审计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合力套纸杯
合力
多方发力 形成教育合力系统——建瓯市东峰中学的课改启示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人类的咬合力不及蟑螂的五分之一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