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云重重的“鼻阻塞”
2018-11-26江德胜
江德胜
鼻位于上呼吸道的最上端,空气自前鼻孔进,通过鼻腔由后鼻孔入鼻咽。鼻腔如果被异物堵住或发生病变,就会出现鼻阻塞的症状,如在伤风感冒时表现的说话声呈闭塞性鼻音,俗称“齆(wèng,与瓮同音)鼻头”,嗅觉也会因气味不能吸进鼻腔而受到影响。鼻阻塞严重时会被迫造成长时间张口呼吸,睡眠时鼾声大起,严重影响生理、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能力,为此,每天都能遇到因鼻阻塞困扰而前来就诊的患者。但奇怪的是,有些患者经过仔细的检查并没有发现问题,也排除了炎症、肿瘤和异物等常见病因,那为什么会发生鼻阻塞症状?
心理因素造成鼻阻塞
走进诊室的是一个穿着军装的小伙子,一脸愁容地诉说自已长期受鼻阻塞的痛苦,曾辗转多家医院就诊,都没查出病因,但自己就觉得鼻子通气不畅。我曾经多次参与征兵体格检查,虽然我知道眼前这位小伙子能穿上军装,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我还是想了解一下他的嗅觉情况。果然检查后发现没有异样。于是我再用小片棉絮放在他双侧的前鼻孔处,观察呼吸时有无运动,结果也是正常的。所以我胸有成竹地告诉他,这是一种主观性的鼻阻塞,鼻黏膜上的神经与通过的空气产生摩擦,才能感觉到有气流通过,一旦这种感觉失灵或减退,就会产生主观性的鼻阻塞症狀。为了取得一个客观的依据,我对他进行了鼻测压的检查,所获得的鼻气道开放度的数据,说明他鼻气流速度和压力变化均属正常。看来这位小伙对自己的鼻子产生了一种心理上的误解。希望他能丢下“包袱”,调节好自已的心理状态,不要深陷在焦虑和抑郁的状态中。
“交替性鼻阻塞”现象惹的祸
另一个病例是一对夫妇,开口的第一句话是说他俩都是一个鼻孔出气,闻听此言真叫人一头雾水。经过仔细询问才知道,这不是生活中有相同看法和见解的意思,他们只是都觉得自己只有一侧鼻孔是通气的。经鼻镜检查后我发现他们的鼻腔形态结构均正常。这是一种称之为“交替性鼻阻塞”的现象,需要从有关“鼻周期”的生理机制说起。鼻腔外侧的鼻甲富含海绵状组织,由自主神经控制、中枢支配,产生自主性的左右侧交替舒张和收缩,以调控鼻腔开放度的交替变化,也就是左右鼻腔交替“上班”,执行通气任务,而“交接换班”时间平均为2~3小时,最长不超过4小时,年龄越大,周期越长。“交班”过程是悄然进行的,自身难以觉察。
另一类“交替性鼻阻塞”出现在睡眠时,侧卧位时,在下的鼻腔多呈阻塞状,上方鼻腔执行通气任务,翻个身,很自然的又是上通下阻,所以不必介意自己到底是一个鼻孔还是两个鼻孔在出气。
鼻阻塞严重影响学习和工作,一旦出现鼻阻塞现象要去正规的医院就诊,积极治疗,还鼻子一个健康的通气状态。
(作者每周一下午有特需门诊,每周二上午有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