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结合法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的应用

2018-11-26徐正中

课外语文·下 2018年9期
关键词:语文阅读读写结合小学

徐正中

【摘要】语文是学生后续生活与工作的必备技能,是表现个人综合素质的核心与关键。而小学语文课堂是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价值观、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有效学习方法的关键时期。故而,对于小学语文课堂的创新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以读写结合的方式重塑小学语文课堂,旨在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奠定基础。

【关键词】读写结合;教学法;语文阅读;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阅读课堂是增加其语文知识、建立学习体系、补充课堂内容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阅读能够在进一步巩固课堂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理解,从而提升语文水平。基于此,广大的一线教学工作者以及相關科研单位对于语文阅读课堂的优化与改革格外重视。从现阶段的研究现状来看,读写结合的方式对于学生有效掌握阅读课堂教学重点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其具体应用进行阐述。

一、小学语文阅读行为的核心作用

阅读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其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也是全方位的。甚至毫不夸张地讲,其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贡献是一种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高效手段。具体而言,至少可以在如下三个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是对表达方式的提升。我们应该注意到学生在相关语法讲解与学习之前便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过应用。这就是其在日常阅读中潜移默化所培养的一种能力。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产生一定的模仿行为久而久之将会转化为一种独特的语言习惯与表达方式。

二是对表达能力的提升。表达能力的建设主要是指学生的口语化表达。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由于口语练习的不足而产生“哑巴”的现象。语文是学生的母语虽然不会产生如此极端的情况,但是阅读量尤其是朗读量的增加对于学生口语表达的积极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为此,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丰富其语言素材,能够形成更为精确的表达,同时对于增加学生表达自信具有一定的贡献。

三是对写作能力的提升。写作能力除了前文探讨的表达方式之外,在广泛的阅读过程中有助于学生积累素材,提升逻辑思维等能力,在此背景下辅助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二、读写结合法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的应用

上文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的必要性及其核心作用。这一作用在教育界基本上达成了共识。然而,部分学生、家长,甚至是教师对于如何引导学生开展阅读的重视程度不足,进而导致了部分学生存在“一目而过”的不良现象,不仅无法发挥阅读在语文能力提升中的应有贡献,更使得学生养成了不良的阅读习惯,对于后续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障碍。在实践经验的支撑下,笔者认为读写结合的方式适宜于对小学语文阅读的引导,适宜于在阅读课堂中进行应用,具体如下: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科学的阅读目的。对小学阅读课堂的教学目的予以进一步明确及强化。除了基础的课程要求之外,使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一到两个额外的知识点。此种知识点可以是语文知识体系中的,也可以是其他学生感兴趣的外学科背景知识;与此同时,要注意阅读材料的选材,既要保障学生的兴趣,同时要保障阅读材料自身的科学性。

其次,综合运用不同的“读”,形成有效交叉模式。在读的过程中可以细分为阅读(快速浏览)、默读(逐字阅读)以及朗读(出声阅读),按照记忆与理解程度进行划分则朗读效果最好,阅读效果最差。基于此,读写结合方式要灵活地应用不同的阅读模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指导。一是通过阅读来使得学生掌握文章的梗概,这一过程对于学生提炼文章结构,形成后续文学构架与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二是通过默读来推敲文章中的情感及表达方式,这一过程能够锻炼学生对于文章深层次解读的能力;三是通过朗读来模仿或者强化语言的表达能力,这一过程对于学生而言完成了在应用中将学到的知识变为自己能力的过程。

最后,以写带读,提升综合应用能力。写的过程是学生的“输出”过程,是进一步把所学知识转变为自我能力的过程。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建议采用“大小写”的方式进行构建。所谓的“大写”,是布置学生独立完成一篇文章的写作。一般由学生在课后根据阅读的内容形成问题相近或内容相近等写作任务。所谓的“小写”,则主要是指学生在课堂中可以完成对于某句话的写作。具体到写作类型上则可以从仿写开始,进而延伸到扩写、续写等,在逐步升级中形成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在上述的应用过程中,我们需要把握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需要注意朗读行为的本身需要得到支持,此种形式充分地利用更多的感官而形成综合刺激,有助于学生记忆以及语感的强化,同时朗读的过程本身是学生增加记忆的过程,尽量避免嘈杂且烦乱的朗读模式,为学生营造更为宽松且科学的阅读课堂;另一方面则是需要注意读(阅读、默读、朗读)、写之间的结构分配。写作过程的学习量安排要较为科学合理,既需要具有一定的写作量来保障其有效性,又不能因为过多的写作量而使得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三、总结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而针对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重构则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关键。基于此,本文系统分析了语文阅读的重要作用,并从建立阅读目的、运用“读”模式、充分发挥“写”优势等三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可能的应用过程。同时,提出了两方面注意事项。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今后的相关教学改革提供必要指导。

参考文献

[1]罗小琴.有的放矢,“问”出语文课堂的独特韵味——谈小学阅读课堂的提问设计[J].学苑教育,2017(14).

[2]张三顺.探索群文阅读模式 激活小学阅读课堂[J].当代教研论丛,2016(7).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语文阅读读写结合小学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
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功利性问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阅读反思: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