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子读书法对语文教师阅读的指导价值

2018-11-26周迪

课外语文·下 2018年9期
关键词:语文教师朱子素养

周迪

【摘要】宋代大学者朱熹提出的读书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至今仍值得我们去探讨和借鉴。为此,本文在探讨与分析“朱子读书法”的内涵、特征以及现今语文教师阅读所面临的困境这两个问题的基础上,进而获得朱子读书法与语文教师阅读困扰方面存在的联系,希望借朱子读书法更好地指导语文教师的阅读,从而通过阅读来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关键词】朱子;读书法;语文教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朱熹(1103年—1200年),字元晦,又字仲晦,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读书、教书、编书,对如何读书有着非常深切的体会,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积累了大量的读书经验,这些经验见解被后人总结称为“朱子读书法”。朱子提出的读书法对后人的读书有着很深的影响,然而通过查看语文教师阅读的相关调查资料可以了解到,语文教师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作为教书人的教师已经远离了书籍,其专业素养可想而知。因此,语文教师的阅读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深思。

朱熹是理学家中正式明白教人如何读书的大家,他关于读书方法的言论众多,但他自己却简要地概括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又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此不易之理也。”朱熹将之概括简要,然而其中意蕴颇深,对于我们读书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其一,朱子读书法的第一步,即强调阅读须“虚心”,然而在虚心之前,朱子提出“读书须是有精力,至之日,亦须是聪明。虽是聪明,亦须是静,方运得精神”。可见,阅读首先需要精力,现今的语文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缺乏阅读时间和精力,鲁迅曾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所以关于这一点则需要语文教师自我协调,挤出读书的精力来了。有精力读书,却还需虚下心来,现今语文教师的阅读心态浮躁,阅读目的功利正是心不虚的表现。心不虚如何看得进书?语文教师教学生静下心来看书,却往往自己在看书的时候都做不到,当阅读着一本教学参考书的时候,往往是为了备课所需,因为自己不知道,所以依赖教参,这时候的阅读,只是把书本作为教学的工具,或许教参上的知识已经掌握到了,然而阅读的乐趣全无,全然是有目的地阅读。除去教参用书,现今的语文教师读的大都是一些教育专著,或是为提升自我教学水平,或是为评职称写文章,我并不反对这些书籍本身,然而这样的阅读不就是带着一种急切的获得心态去閱读的吗?初读书就希望有所获得,就希望执统要而驭全书,这种做法皆是心不宽。朱子所谓“虚心”,其恰恰就在于警示后人读书切忌有所得。初读书只是为的循序渐进,逐字逐句逐段地去了解书中原意。

当然,朱子所谓的“虚心”还在于对于书中的言论观点持一种虚心的态度,这对我们语文教师的阅读也有指导意义。初读一本书时,不带有自己任何主观的想法,以一种虚心的心境去探寻书中的道理,不赞同这本书的观点,无须立马指出来,如若日后可以多看些书,多悟点儿道理,或许你就会觉得先前的想法是多么可笑了。我觉得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不似数学那般精准严密,它近乎哲学与艺术,语文阅读理解的答案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我理解的此处朱子所谓的“虚心”便是以一种观赏艺术的姿态去阅读书中他人的言论,无在乎对与错、好与坏,持一种淡然的态度,于万卷书中去探得奥妙,于自我心中去寻得真知,这不仅可以做到虚心阅读,对于自我的身心修养也有裨益,可见,读书与做人相通。做到朱子所谓的第一步,不仅可以使教师学问有所长进,也可以提升其自我的修养了。

其二,朱子读书法教人读书强调须做到精读熟读,这一“精”字则需要读书者读书有所思,这与孔夫子“学思结合法”的读书方法是一脉相承的,可见,这一点在读书中尤为重要。朱子主张在阅读中获得乐趣,一名真正的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位读者,还得是一位优秀的读者,而一名优秀的读者最重要的就是喜爱读书,把阅读当成乐事。但是很多语文教师阅读心态浮躁,几乎感受不到阅读带来的乐趣。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师如何成为一位优秀的读者呢?如何能够在阅读中增长乐趣呢?首先,读一本就要是一本。读书不在于数量的多,朱子云:“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熟读的方法,朱子推崇苏轼的“八面受敌法”。这种读书方法很有意思,它将读书比作打仗,把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分为若干个面,这些面就如同打仗时遇到的敌人,一面一面地去抵御击打,一个角度一个角度地去读文章、分析文章。语文教师在阅读的时候不仅可以采用这种读书方法,也可以将这种方法潜移默化地介绍给学生。其次,一书未毕,不看他书。在看一本新书的时候要做到专一,一本书还未读透,又如何能够去看另一本新书呢?然而读新书的时候却需要兼看旧书,不断地将已经看过的书拿出来反复看,每看一次,所感受的都有所不同,于你的学问见识都会大有长进。长此以往做到这样阅读,我想阅读的乐趣自然会渐渐获得。寻得了阅读的趣味,自然能够将一本书从头翻阅,逐字逐句逐段,细细品味,沉潜玩味于其间。

其三,很多语文教师缺乏研究的能力。这些语文教师写论文,大多是拼凑前人的研究成果,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缺少发现问题的能力。朱子读书法的第三步就是主张读书者在精读文章之后能够产生疑问,有自己的主见。阅读是读思结合的过程,发现问题也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所以朱子所谓的生疑,并非指在阅读前就带着疑问。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可以习得,这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如果你读书少,书中的问题你根本没有能力去发现,所以语文教师需要广泛地阅读,阅读的书多了,你的视野也就开拓了,对于书中所提及的事物自然才有个了解。然而读书广泛远远不够,你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探究得深了,才能对书中的看法观点提出疑问,产生自己的想法。语文教师如果能按照朱子读书法,在不断阅读过程中渐渐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对于其专业成长是大有帮助的。“生疑—解疑—无疑”这样的读书过程,才是解读一本书的方法,在这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学问才会有所长进。

关于朱子读书法,元代程端礼在《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中讲到朱子弟子将“朱子读书法”总结成了“读书六法”,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六条读书法后来成了朱子读书法的代表,后人每谈及朱子读书法,一定会提到这六条。本文在通读这六条读书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将其总结成朱子教人读书的三个步骤,这三个步骤重点强调了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循序渐进这三点读书法,也涉及朱子读书法六条中没有概括到的“读书时候产生疑惑的问题”。这三个步骤,一方面是对朱子读书法的内涵与特征的概括,另一方面则是根据语文教师的阅读当前所面临的困境而提出的,因此对于语文教师的阅读有很强的针对性,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晋]傅玄.钦定四库全书荟要——御纂性理精义[M].长春:吉林出版社,2005.

[2][宋]黎靖徳.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94.

[3]张立文.朱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束景南.朱子大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钱穆.朱子新学案[M].成都:巴蜀书社,1986.

[7]钱穆.朱子学提纲[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8]钱穆.学龠[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9][清]张伯行.朱子语类辑订[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0]廖照兴.语文教师阅读与专业自主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语文教师朱子素养
“理一分殊”是朱子學的“一貫之道”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多肉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My Diary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