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勇敢任事 忠心辅政

2018-11-26刘兆伟刘北芦

共产党员·上 2018年8期
关键词:张居正万历理政

刘兆伟 刘北芦

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明朝江陵人。年少时聪颖超群,12岁考中秀才,16岁考中举人。嘉靖二十六年,23岁的他考中进士,因殿试优秀被授为庶吉士。徐阶等朝廷重臣都很器重他。张居正身材修长,眉目清秀,长须至腹,“勇敢任事,豪杰自许”,但城府深而莫测。张居正既敢于担当,又圆融变通。徐阶是王阳明再传弟子,反对邪恶贪赃,与严嵩、严世藩父子相抵牾。开始时严嵩势力大,反对官员与徐阶往来,原与徐阶友善者,皆避之三舍。而张居正照样与徐阶往来,同时也不疏远严嵩。

嘉靖四十一年,张居正38岁,升迁为裕王讲读,即四年后登基的隆庆皇帝朱载垕的老师。隆庆皇帝重用张居正为内阁辅臣,张居正时年42岁。两年后,张居正被任命为6岁太子朱翊钧的老师,朱翊钧即后来的万历皇帝。张居正对朱翊钧进行教诲辅导以至辅政,共14年。张居正为首辅,忠心不二,勤恳奉君,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改革,力挽明末的颓局,维护了国家、朝廷的大局,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其同时代人,只比他晚出生两年的大思想家李贽称其为“宰相之杰”,后世认为评价恰如其分。

忠心培育幼帝,倾心辅政

张居正作为明朝万历皇帝的第一輔佐重臣,是有重大成就的,对万历前十年的经济、吏治、外交、边防等改革颇见成效,使衰败的明朝为之一振。而张居正作为隆庆、万历两代帝师,是真正成功的。尤其培养教育辅佐6岁至20岁的万历皇帝,苦心经营,一心想使其成为英明君主,再度振兴明王朝,颇见成效。

万历皇帝10岁登基,随之以老师张居正为首辅。张居正首先谏议每月逢三、六、九日上朝接见群臣,商讨国家大事,其余时间都到文华殿学习、听讲。接着张居正向万历进献了《帝鉴图说》,内容是古代治乱兴衰原因百余例,每例皆配图,且以通俗话语说明,以便幼帝一看就明白,目的是让万历皇帝从小就知道怎么做国家能兴盛,怎么做国家会衰败。他又安排儒臣将明太祖等列圣宝训、实录分40类编成书。这40部分,图文鲜明,每部分都讲得深刻警切,极有说服力,其内容可以说涵纳了帝王所应具有的一切美德与治国安邦的全方位能力。张居正将全部身心都用在培育幼帝之上,不仅教幼帝学好儒家经典,践行仁爱万民,守礼行礼,以礼范民,也在管理天下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方面加以引导。他考虑得精细,引导得具体,在事上教,在事上引导。他向幼帝灌输“富国强兵”思想,通过历史上有作为帝王的经验,传授“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思想,让幼帝从小就重武备、选将才,以防不测。他还教诲幼帝要戒奢行俭,亲贤臣、远小人,处理好外戚关系,等等。

张居正作为万历皇帝的老师,14年间所倾注的心血,是难以衡量的。其培养出的万历皇帝在位48年,在明朝历史上是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

为国家长治久安计,勇于担当

张居正为天下计,为皇帝成长为英明君主计,告知幼帝祖训成法不能丢,不能随意变更。要学好古圣先贤的修养身心、治国安民之道,要亲贤臣、远小人,要关爱人民、抚恤边远,要节俭用度、减轻人民负担。幼帝闻之称善,认为老师讲得好。在皇帝认可他的治国理政思想后,他立即整治官员队伍:罢免不作为的官员与不称职的官员;召集群臣,指出官员中存在的问题,指令其针对自身错误即刻改正,去恶趋善,如果有不改其恶者,严惩不贷,“百僚皆惶恐,自此吏治为之一振”。

张居正为政,绝对维护皇帝权威,丝毫无误。君臣之礼,严尊不苟;内心尊君之诚,念念光明。他经常检查各级官员称职否,勤政否,尽职尽责否,提高官员责任意识。他有功必赏,有罪必罚,诚信严明,四海之内统一号令,绝无例外,即使偏远之地,朝廷下令到后也会立即奉行。

张居正制定了官员考核法,以督责吏治。当初,朝廷下令考核官员优行与劣迹,往往下级不上报。而张居正根据事件大小缓急限定上报时间,谁耽误谁抵罪。如此而为,让下情及时上达,朝廷可以掌控全国各地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下达指令。张居正辅政十年期间,真正做到了“政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一切官吏不敢饰非,政体清明。

在经济上,南方税粮靠运河运到北京,但往往运输的时间在第二年春天,这样容易遇水害,损失粮谷。张居正决定冬月即开运,年初全部运到,避开水患或河道干涸情况。推行几年后,国家粮仓充盈,可用十年。他又决定与北部蒙古族互相交易,以物换马,以减少朝廷大批养马成本,为朝廷与人民都带来利益。

张居正辅政期间注重加强边防,用李成梁镇守辽东辽西,让戚继光镇守蓟门。两人皆力战却敌,守备完善。张居正对其重视有加,边境和平安定。他选用的两广督抚殷正茂、凌云翼也多次平定匪患有功。浙江兵民作乱,他用张佳胤前去治理,很快平息。当时朝野都认为张居正知人善任。

坚持治国理政原则,不惧毁谤

张居正洞悉儒道,为隆庆、万历父子两代皇帝讲解《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且能与治国理政之道紧密联系起来。他深知治国理政无威势、无强权、无严法不可以,在治官治吏之中颇显铁腕,而一些官员在受到斥责惩罚后,对张居正心怀不满。

张居正持法严明,核定驿站传递职责,规定公卿群吏不能乘坐驿站马车,与商旅无别。他罢除冗官,清理官学,淘汰学业混子与不负责任的教师。官员额数压缩后,一些士子不得补官,和到外地不能乘公车的官吏一样,内心十分恼火。张居正严于治盗。对于隐藏强盗而不举报的,即使是好官也一定处理,所以有关部门没有敢掩盖的。抓住强盗后立刻杀头,不但杀强盗本人,还追捕其家属,于是盗患得以平息。但在抓捕、斩杀强盗过程中因不得力而受惩罚的官员,就对张居正产生了怨恨。但张居正为了国家大局兴利除弊,勇于担当,不惧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万历皇帝20岁时,皇帝及宫廷花销太大,致使国库入不抵出,张居正便把户部上奏账目报给皇帝,请皇帝量入为出,免去不必要的花费。当时,朝廷花巨资在苏州等地设织造,负责为皇帝及后宫采买衣物,耗尽大量金钱,谏议官上谏皇帝不听,张居正便面请皇帝纳谏。后来,他又请皇帝停修武英殿,减轻人民负担;裁减外戚无功升迁数额,降低薪俸开支。张居正坚持治国理政原则不动摇,不怕别人毁谤甚至身后攻击,这是历史早已肯定的,但他有些做法在当时引起朝野有识之士的反对。随着地位的上升,张居正多少产生了一些骄傲思想。他对官员的升迁、贬谪多因个人爱憎决定;他任用的管事者,不少人都有受贿行为;他家奴仆游七交钱买官,后来通过张居正,位列士大夫。

在张居正58岁去世后,其名誉一度遭毁。但他的功劳后来还是得到肯定,到明熹宗朱由校时,就有人提出还其清明治世功劳,到明思宗朱由检时,其历史地位、名分得到完全恢复。

猜你喜欢

张居正万历理政
灯塔颂歌
张居正感激考官让自己落榜
磨砺是一笔财富
万历援朝之战时期明廷财政问题
韩新政府成立百日:文在寅谈治国理政重要目标
嘉靖、隆庆、万历时期景德镇瓷器胎体与青花发色特征研究
张居正的职场成功三要素
论万历朝播州杨氏土司之覆灭
基于大国视角的中国治理问题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论略
明代万历年间“矿监税使”研究的现状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