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百年纪念:依然不能永别的战争
2018-11-26徐方清
徐方清
“双11”那一天,在阴雨绵绵的巴黎凯旋门下,一位当地华裔少女用沉静的中文朗诵将世界的记忆拉回一百年前:
“忽闻教堂钟声、工厂汽笛声,以及厂外欢呼声与歌唱声同时并作,余辈惊问何故,使君休战条约已签订,战争从此可以终止!此何日也?记忆永久不忘之,1918年11月11日……”
1918年11月11日,德国政府代表与协约国代表在法国贡比涅签署停战协议。此时在法国西北部城市鲁昂,在华工团当翻译的23岁青年顾杏卿,将闻悉停战的瞬间写在了日记里。100年后的2018年11月11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主持了一场高规格的“一战”结束纪念活动。现场观众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俄罗斯总统普京、德国总理默克尔等70多位各国政要。华裔少女现场所朗诵的文字就出自顾杏卿之手。
始于1914年、结束于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二战之前人类历史上破坏性最强、波及面最广的战争,共计约有970万军人和1000万平民倒在了战火中。远离欧洲主战场的中国也未能幸免,“一战”期间,英法两国从中国招募华工约14万人。
11月1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右二)、法国总统马克龙(右四)、德国总理默克尔(右五)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右六)等多国领导人,出席在法国巴黎凯旋门前举行的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一百周年仪式。
100年后的今天,战争依然不曾远离。对于“一战”原因的探寻,这100年来从未停止。是德国的骤然崛起与英国的霸权直面相撞?是狂热的民族主义孕育出了战争怪兽?还是民族国家体系历史演变的结果?都是,又都不尽然。
从历史视角俯瞰当下,虽然制约战争的力量比“一战”发生前要强大得多,但制度抗衡起伏不定,战略信任一直脆弱,民族国家间尤其是大国关系中的“囚徒困境”依然存在。
乐观一点看,“核恐怖平衡”“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经济全球化,以及理性政治的构建,有可能会让人类免于又一场世界大战。但与此同时,“冷战”“凉战”“经济战”“网络战”等等轮番登场。谁又能清晰辨明,在民族主义和非理性思潮抬升的背景下,这些“战争形态”与真正的热战之间的边界是什么、在哪儿?无人敢断言又一次世界大战不会到来。
马克龙在现场讲话中,呼吁各国铭记战争的惨痛教训,避免历史悲剧重演。他还抨击“自身利益优先”的论调,称民族主义是對“爱国主义的背叛”。这番话,多少是冲着奉行“美国第一”理念的特朗普而说。
在“一战”百年纪念活动现场,晚到的普京快速地与并排站立的马克龙、默克尔和特朗普等人一一握手。他还轻拍了一下特朗普的小臂,笑着冲他竖了下大拇指。只是这种释放善意的互动,并不能遮蔽美俄间在众多领域的剑拔弩张。
约20天前,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冷战前夜诞生的《苏联和美国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其理由是:一来俄罗斯长期违反条约,并扯上和条约并无关系的中国;二是为了让美国“开发受这类条约限制开发的武器”。
特朗普政府单方面退出的方式,映射着大国间战略信任脆弱和协调机制式微的困局。“核恐怖平衡”也许是避免大规模战争的一种威慑手段,同时也让人类处于一脚踏空就万劫不复的悬崖边缘。
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说,战争一无是处,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事情会比战争更糟糕了。但人类至今没有找到永别武器的途径,甚至通过武器升级和局部战争来谋势、渔利的思潮还时而抬头。此时的“一战”纪念,除了不该忘却历史的教训,更需要在警钟长鸣中坚守住探寻远离战争路径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