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永川区探索公益林管理健全林权流转

2018-11-26秦诗言

绿色中国 2018年16期
关键词:定损永川林权

重庆市永川区自2014年底以来,在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探索公益林管理经营机制,完善森林保险制度,建立林权流转的机制和制度等四个方面进行探索,取得一定成效。

开展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一是探索非林地林木确权。为解决非林地造林林木权属问题,永川区采取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两权分离”方式,为非林地上林木办理“林木证明”。目前,已累计办理“林木证明” 10宗,办证面积7810.5亩;其中,有2宗以抵押方式向银行获得贷款180万元。二是探索林地经营权办证。根据中央、重庆市委相关文件精神,开展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制定《永川区集体林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拟为林地经营权流入方办理林地经营权证。三是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积极鼓励集体林地经营权流转,着力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截止目前,全区累计流转集体林地396宗,流转总面积约13.56万亩,涉及各类新型林业经营主体300余个。研究制定了《新型林业经营主体认定管理办法》,完成首批新型林业经营主体认定47个。区财政安排6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家庭林场11个,单个补助资金4-8万元,专项用于造林绿化、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等。

探索公益林管理经营机制创新。一是推进公益林非木质资源开发利用。根据《国家公益林管理办法》和《重庆市公益林管理办法》对公益林管理的最新规定,在国家二级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范围内,大力鼓励以租赁、合作、入股等方式流转公益林开展林下种植养殖和森林游憩等非木质资源开发与利用,科学发展林下经济。截止目前,已流转公益林115宗,流转总面积约3.7万亩,建成森林人家39家,培育林下经济大户30户。二是探索开展重要生态区集体公益林赎买。为加强对三教镇张家湾林场的全国最大集中连片天然桢楠次生林的保护,积极探索开展集体公益林赎买试点,由永川国有林场作为主体对张家湾林场4369亩林地的剩余62年林地经营权采取租赁方式进行赎买。

完善森林保险制度。一是探索快速理赔制度。2013年起,连续4年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森林保险任务,累计参保面积126.24万亩。2015年以来,采取第三方中介机构定损和承保双方谈判等定损模式,成功处理13起理赔事件,赔付面积13314.2亩,赔付金额118.836万元。二是探索大灾风险共担制度。承保机构为降低赔付风险,在每笔保费中提取7%作为大灾风险准备金,在承保机构内部建立大灾风险分级共担机制。三是探索灾害预防保障机制。为避免林业有害生物、森林火灾等灾害而引发保险赔付,与承保机构会商,研究建立灾害预防保障措施及森林防火气象预警指数保险。今年,保险公司积极参与永川国有林场马尾松毛虫防治工作,就防治费用共担达成一致,解决了林场部分防治费用。

建立健全林权流转机制和制度。一是制定林权流转规范制度。完成《永川区集体林权流转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办法》对林权流转的条件、程序等作了详细规定。二是搭建林权流转交易平台。根据《重庆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办法》,已建成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交易程序规范、制度健全,可以为林权流转交易提供各类服务。三是引进中介机构开展森林资产评估。引进了11家林业规划调查公司在永川开展林业规划调查和资产评估业务,其中:甲级资质1家,乙级资质3家,丙级资质6家、丁级资质1家。

改革试验的主要创新做法:

一是探索为非林地林木办理“林木证明”。采取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两权分离”方式办理“林木证明”,解决了林业部门无权管理非林地林木问题,赋予了造林业主对非林地林木所有权保障;通过开展“林木证明”抵押贷款,解决了造林业主资金难问题,增强了广大社会业主造林的积极性。

二是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研究制定《新型林业经营主体认定管理办法》,对达到一定规模和条件的新型林业经营主体进行认定,并赋予经认定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在享受财政补贴政策时的优先权,有利于促进新型林业经营主体规范管理和做大做强。

三是重要生态区集体公益林赎买。重要生态区集体公益林区位重要,保护严格,因国家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不高,采伐利用严格限制,林农增收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开展重点生态区集体公益林赎买,有利于解决林农投入不足、保护不够、收入不高等难题,实现“生态得保护,林农得利益”双赢目标,促进林区社会和谐稳定。

四是森林保险第三方评估定损。投保森林发生灾害后进入定损理赔阶段,目前,分别采取过两种定损理赔方式:一是由第三方定损,二是投保双方协商座谈定损。两种不同定损模式利弊共存,前者耗时较短,相对公平,有利于维护林农利益,但定损过程需产生中介评估费等额外费用;后者耗时长且难以达成共识,林农相对处于弱势地位,但定损过程基本不发生额外费用。从讲究效率和公平出发,第三方定损模式占优势,但由于要产生额外费用,投保双方又不得不选择座谈协商。

五是森林保险灾害预防保障。探索森林灾害预防保障制度,在灾害未发生时,由保险公司提前介入,共同采取措施,防止灾害发生,实现花小钱保平安日的,促进保险公司和林农双赢,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保护生态建设成果。

猜你喜欢

定损永川林权
黄永川和他的“中华花艺”
林权供求信息
汽车保险查勘与定损方法的研究
汽车保险查勘与定损方法的研究
林权供求信息
林权供求信息
车险理赔引进人工智能
保险能否完成真正互联网+?
苗品记永川秀芽
苗品记永川秀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