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南川区完善森林保险 推动林业精准扶贫

2018-11-26秦诗言

绿色中国 2018年16期
关键词:南川有偿林农

重庆市南川区自2015年开展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建设以来,对林地有偿退出、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建设、家庭林场、森林保险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全面完成试验任务,取得了很好成效。

积极探索三权分置,推进集体林地规模经营。一是探索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办证。积极探索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开展“三权分离”办证,出台《南川区集体林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试行)》,赋予经营权抵押、担保、贷款等更多权能。二是探索土地承包权和林木所有权“两权分离”办证,实行土地(耕地)承包权和林木所有权、使用权分别办证,进一步放活了经营权、落实了处置权和保障了收益权,使非林地造林农户和企业的造林热情激增,全区森林覆盖率也因此由“十二五”初的46%增加到“十二五”末的51%。

努力健全服务体系,提升示范建设服务水平。一是不断完善行政职能。在全市率先成立林权管理中心,开通林地林木交易网和咨询服务平台,建立集林权登记、森林资源流转信息库、中介服务、政策法规咨询于一体的林业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一站式”服务。二是建立林业综合服务大厅。将林权登记、林木运输、检疫、种苗、野生动物繁育、林木采伐等行政审批纳入大厅“一站式”办理。同时新增设立群众工作接待站,向群众公示姓名、工作内容和监督电话,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三是成立不动产登记中心。根据《中央编办关于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的通知》,南川区成立了不动产登记中心,由国土房管局统一管理,承担指导监督全区土地登记、房屋登记、林地登记等不动产登记工作的职责。

探索完善森林保险制度,推动林业精准扶贫。按照“三个兼顾”和“两低一保”的原则和“政策性业务、市场化运作、商业化经营”的开办宗旨,以及“政府得民心、林农(场)得实惠、保险事业得发展”的工作目标,坚持集体经济组织统筹缴纳商品林保费管理机制,除各级财政配套补助资金外,需林权所有者自行承担的商品林保险费(0.72元/亩)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缴纳该部分商品林保费,承保商品林受灾理赔时,按50:50的比例赔付参保单位和林权所有者。在往年由乡镇缴纳商品林保费的基础上,2017年,进一步探索商品林保费代缴机制,改由国有林场代缴保费,发生灾害后由林农全额获得理赔。林权所有者获得赔付款可有效保障其林木资产权益,自2012年起230万亩森林连续五年实现保险全覆盖。

建立林权流转的机制和制度试点。一是探索创新森林景观资源流转模式。即:在原承包关系和林木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林农将森林景观资源作为有价值的商品有偿转让给林业投资业主综合开发森林旅游业、林下种养殖等。二是探索集体林地有偿退出机制。为有效盘活林地资源,推动林业综合改革,南川区在多方调研、考察论证、实地探索试点的基础上,出台《南川区农村居民自愿有偿退出林地承包经营权管理办法(试行)》。

改革试验的主要经验做法是:

一是加强联营推动多方共赢。通过入股、租赁和转让三种合作模式,国有林地与集体林地合作打捆建设。山王坪喀斯特国家生态公园,从原规划的1.06万亩,流转公园周边分散集体林地达到2.45万亩。集中连片的生态资源激活社会资本参与热情,目前力勤(重庆)投资有限公司与南川签订了关于山王坪喀斯特国家生态公园合作经营协议,拟投资5亿提升公园建设。林农除获得流转费用,还参与景观租赁费分成,并由公园经营者按照公益林政策标准适当补偿,优先在公园务工或自行发展森林旅游,实现一举四得。国有林场累计联营集体林地7.59万亩,经营总面积达26.91万亩。全区景观资源流转8.8万亩,景观流转费2000万元/年(含转让模式的景观资源流转),森林旅游收入突破40亿元。

二是发挥优势带动林农致富。依托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中央造林补贴等重点项目,国有林场将分散的集体林地通过土地入股联营、流转等方式进行合作造林。林场负责购苗栽植,因地制宜打造黄栀子、晚熟李等特色经济林。优先解决联营集体所属农户的务工,合作见效后双方按合同约定进行收益分成。近年来,国有林场及国有林产公司依靠此模式退耕还林1.5万亩,石漠化治理1.6万亩,造林补贴2.3万亩,封山育林9万亩,抚育7.8万亩,林场森林覆盖率达95.7%,活立木蓄积量突破87万立方米。

三是探索管理机制,加强集体林地资源利用。探索林地有偿退出,充分尊重农户意愿前提下,农户先将零星分散的林地有偿退还给集体经济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再流转给项目业主进行规模化经营。已在河图镇虎头村开展有偿退出林地32亩,林农按每亩1.1万元有偿退出承包权,引进有经济实力的企业进行规模经营,使“死资源”变 “活资产”,最后成为“活资本”。

四是持续放活经营,推进林业适度规模发展。开展集体林地经营权流转试点,赋予经营权抵押、担保、贷款等更多权能。重庆市彦州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态农庄项目流转林地0.2万亩,在林权登记中只变更林地、林木的使用权,有效放活经营权;探索非林地造林办理林木所有权证制度,实行土地(耕地)承包权和林木所有权、使用权分离办证。如南川启禄林场流转0.1万亩非林地造林,试点办理林木所有权证。

五是出台配套政策,增强社会资本参与热情。出台《南川区关于加快推进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发展的实施意见》、《南川区关于大力培育家庭林场实施意见》、《南川区森林公园申报建设标准及审批程序》以及《关于办理重庆市林业设施权属证(试行)的通知》,引导家庭林场、森林人家和森林公园建设,助推森林体验、森林养生产业发展,实现“砍树挣钱”到“看树赚钱”的改变。目前全区已发展家庭林场6家,森林人家50家,各类公园突破16个,带动发展农家乐200余家,吸引社会资本36个亿,森林旅游已成为南川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引擎。

猜你喜欢

南川有偿林农
南川:“特”字上下功夫 “同”字上做文章
名师要带头抵制有偿家教
河北省平原地区林农技术培训供需分析及发展对策*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教育科研是破解“有偿补课”问题的利器
重庆市南川区:山隐云深不知处
企业排污步入“有偿”时代
寻 宗
沙洋停征林业“两金”减轻林农负担
我国已关闭63家“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