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备战2019年世界杯提升实力的突破点研究
——基于对世界篮球运动发展趋势的分析
2018-11-26王成龙郭洪亮
王成龙 郭洪亮
(1.福建医科大学体育部,福建福州 3501081;
2.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1)
中国男篮1994年首获世锦赛第8至今已整22年,这一期间国家男子篮球队整体实力处在以第8名为上限的踏步与下探的徘徊之中。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第31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以0胜5负的战绩结束里约奥运征程,场均净负29.6分,创下净失分的历史新高,后姚明时代两届奥运会中国男篮10负0胜,与对手的差距越拉越大。在CBA联赛繁荣发展以及改革进入良性循环背景下,中国男篮国际大赛成绩为何不升反降?是否与引领世界篮球发展的风向标——世界篮球运动发展趋势相悖?笔者认为做好篮球人才培养与竞技实力提升长远规划,建立系统、可持续的篮球整体架构,将成为新一届篮协的固本务实之举。因此,本研究通过研究世界篮球运动发展趋势,针对中国男篮备战2019年男篮世界杯成绩提升找到突破点进行定性分析,以期研究成果能为中国男篮提供有价值参考。
1 世界篮球运动发展趋势
1.1 速度篮球
速度篮球是当今世界篮球发展趋势中最具代表性的特点之一,20世纪60年代,世界篮球开始提速,我国篮球界当时已认识到“高度+速度”的阶段性特征;20世纪90年代,奥运会允许职业球员参赛,美国“梦之队”速度加紧逼的强悍打法及其表现出来的巨大优势,使世界篮坛为之耳目一新,此后竞技篮球二次提速在各国展开。现代篮球运动的快速体现在速度能力上是反应速度快、动作速度快、移动速度快;在个人技术应用上表现为变向快、转身快、过人快、突破快,具有强大的提速、摆脱和超越防守能力[1-2];在战术运用上表现为推进快,传球快,攻击、反击快,攻防转换快,快攻运用多。在“以快取胜、以快制高、以快制快、以快胜弱”的理念下,篮球运动的训练手段发生了许多改变,技战术打法不断创新,快速从过去强调快攻、快速退防,发展到阵容配备上的改变[3]。姚明将近十年国际篮球打法上的变化比喻为:“古代战争和现代战争的不同,新的武器出现改变了原来的战争态势”[4]。这种变化使具有速度素质优势,崇尚速度篮球的美国队在进攻端变得流畅无比,以“速度冲击防守,以速度遏制进攻”的美国队,大赛平均得分可达100分以上,快攻得分居各队之首,多数比赛都以高比分告捷。根据统计,1992年奥运会,梦一队场均得分117.25分,平均净胜对手43.75分,是一支阵容齐整,有高度、有速度的完美球队。2010年第16届世锦赛,美国队是梦之队历史上平均身高最矮的球队,夺冠就是利用天生的速度优势将“跑轰”战术发挥到极致的球队[5]。2012年第30届伦敦奥运会美国队场均净胜对手32.5分,小组赛上更是不可思议地156-73的悬殊比分大胜尼日利亚队,创下奥运会得分纪录和分差纪录。如此的高得分、高分差和场均高净胜分,淋漓致尽地体现了速度篮球的攻击力。2016年里约奥运会美国男篮夺冠以及NBA总冠军勇士队就是利用天生的速度优势将“跑轰”战术发挥到极致的球队[6]。因此,速度篮球不仅是欧美强队的特点,也是篮球竞技水平落后国家正在有待改革的地方。
1.2 强度篮球
高强度对抗是现代竞技篮球比赛又一显著性特征,有些教练甚至认为:相比于技战术,对抗能力才是如今能在国际赛场赢球的本钱。当代强度篮球的表现形式是以速度为先导、以力量为基础、以紧逼为主要对抗形式。传统攻防对抗中,“攻”为主动,“守”为被动的状况发生一定的转变,进攻组织已无法随心所欲,既定战术的使用和成功率大大受制于对手的防守强度[7]。在强度篮球攻略下,由于高强度防守对技战术运用的破坏性,强弱对抗中弱队的失误、被抢断次数及双方的失误失分比差异悬殊,惧怕侵略性防守,缺乏身体对抗能力的球队,训练战术在赛场上很难成型。同时,高强度攻防对抗回合增多后,运动员完成精细技术(投篮)的控制力下降,投篮命中率不高。中国队球员在国际性比赛中,投篮命中率很难达到个人在国内联赛上的水平,而国外运动员,特别是美国队队员,国际性比赛上的投篮命中率却常常高于NBA联赛上的水平,重要的原因就是联赛强度不同造成的。许多时候,美国队球员在联赛上的得分,比在世界大赛上的得分更困难,特别是季后赛的比拼,越到后面越是超强度的硬战,攻防越需要在高强度对抗中完成。联赛水平的差异使习惯于高强度对抗的球队,在国际赛场上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较少,命中率不降反升;球风偏软,习惯于低强度、慢节奏比赛的球队,在国际赛场上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较多,对抗中弱队往往因为跟不上比赛强度,导致技战术运用受制,攻防效率下降,失误增多,得分困难,意外伤几率增大,对抗不适等,使比赛过早进入垃圾时间。欧美强队都是推崇强度篮球的球队,小差别是欧洲球队更偏向于力量型的强度,美国篮球在力量的基础上更具速度成分的优势[8]。在强度篮球主导下,抓对抗强度训练,力争打出强度篮球的攻击力,已为各国国家队所重视,没有强度就没有侵略性已经成为普遍的共识,强度正主导着篮球场上的对抗。
1.3 团队篮球
世界篮坛的发展越来越向整体均衡型战术体系发展,欧美洲的团队篮球在阵容组合上,讲究各位置均衡配置,人员上虽然无法做到全明星,但力求主力与替补之间的能力差别最小化。除了个别场次的关键硬战,一般情况下,主力与常规轮换队员的上场时间差别不大,约在20-25分钟之间,以此有效保持场上队员的体能和效率,保持系列比赛中团队作战的整体性和延续性。比赛中有球星战术,但不会把全队的胜负寄托在个别明星队员身上,这是欧美团队篮球的取胜之道。团队篮球理念下,欧美球队12名成员,无论哪个位置、哪个运动员意外因伤缺阵,都不会对球队的整体实力造成大的影响。2006年世锦赛,西班牙头号球星、世锦赛MVP得主加索尔决赛前意外受伤,西班牙队在没有绝对主力加索尔的情况下,夺得世锦赛冠军,这一实例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真正的团队篮球。相形之下,中国男篮往往更看重个人在大赛上的作用。近几届国际大赛,中国男篮始终没在打造团队上下大力气,总是心存侥幸地期望依靠个别球星的一己之力打进8强,成为强队或稳定在准世界强队行列。2008北京奥运会上,坚决依靠“姚核心”的思想,使尤纳斯在王治郅表现上佳时仍然不敢重用,疲惫的姚明换下手感炙热的王治郅,致中国男篮在家门口失去一次可能改写最佳历史战绩的机会。近几届国际大赛,中国男篮始终没在打造团队上下大力气,总是心存侥幸地期望依靠个别球星的一己之力打进8强,成为强队或稳定在准世界强队行列。事实证明,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打造团队”比“打造球星”更重要,团队篮球可使球队获胜的风险分散,应对困难的能力更强,取胜的主动性更大。现代团队篮球,世界强队注重整体重于注重个体,整体实力也正成为衡量球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1.4 模糊篮球
模糊篮球(位置模糊)的形成与发展,一般认为经历了位置分工明确阶段,位置交叉与渗透阶段,打破位置界限阶段和“位置模糊”印证阶段[9]。现代篮球运动的快速发展促使传统意义上的位置分工日趋模糊。比如那些同时具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位置攻守职能的球员,场上的新称谓是后卫/前锋球员(又名锋卫摇摆人)、前锋/中锋球员等,他们打破球场上传统的位置意识、技术与职责,成为性价比更高的“位置模糊”球员。里约奥运会美国队引领的模糊篮球打法,显著的特点:一是阵容配备不拘一格,敢于弱化内线作用。新一届美国男篮阵容中只有考辛斯一名真正的中锋,与多数国家的阵容配备有别;二是全部球员都具有位置模糊能力,最好的球员可以打5个位置,最少的可以打2-3个位置;三是突出3号位的群体优势,近几年NBA常规赛得分排行榜上,前3名都是小前锋球员,他们能攻善守,全面多能,除了超强的得分能力外,防守上也可以随意换防、错位防,出色的攻防兼备能力,几乎将小前锋的全面性推向了极致,展现出对一支球队无与伦比的支配力;运动员位置的模糊化与篮球运动技、战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10],移动进攻的广泛采用,扩大了运动员场上活动范围,改变了原有的进攻位置和活动区域[11],大量挡拆的广泛使用,换防、补防迫使运动员必须具备位置模糊能力。模糊篮球引发的位置革命,对篮球运动员的选材、培养,球队的技战术打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顺应模糊篮球的发展趋势,培养篮球运动员的位置模糊能力,成为世界篮球运动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2 中国男篮备战2019年世界杯提升实力的突破点
2.1 速度篮球视野下的发展——增加快攻得分能力
中国男篮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始,内线有了“移动长城”之后,技战术风格就完全改变了。攻防转换慢、快攻少、投次少、低得分等问题一直伴随着中国队反复地从奥运会到世锦赛,从世锦赛到奥运会,不断延续着风格突变后难以纠偏的不适。第14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队被世锦赛官方网站评论为“速度最慢的球队[12]”。之后,国际大赛上“靠速度拖垮中国队”成为一句流行语。因此,追赶世界篮球运动发展水平,提速是中国男篮“双国家队”配置中必须做出的重大改变,笔者认为这种改变首先体现在增加快攻得分比例。快攻作为最有效的进攻战术一直是各队进攻中首先采用的,它是一个队“快速”思想的最好体现[13]。一支球队的快速攻击能力,很大程度上可通过快攻发动次数和质量反映出来[14]。近8次世界大赛,中国队不仅进攻耗时长,而且快攻得分与对手存在显著性差异。欧美球队每场快攻得分约占总得分的13% -15%,中国队多在3-5%之间。为此,改善中国队的快攻能力,新一届中国男篮一方面,要加强快攻的意识,提高快攻的能力,力争整体上快攻水平上个台阶;另一方面,应重视我国篮球运动员能力优势快攻的培养与运用[15]。新生代控卫中,郭艾伦的速度优势与控球能力突出,是我国少有的速度型“美式”控卫。未来国家队战术体系中,在发挥速度型球员个人特点与球队相容性上,教练员需要潜心研究战术,尽可能让特点鲜明、快速度的队员自信地按照自己的方式打球,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特长,以此改善中国队的快攻得分能力。这一问题的解决,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中国队的战术打法。此外,注重提高内线球员的移动能力。内线作为中国队传统打法的攻防枢纽,只有内线提速和重点队员提速双管齐下,中国队才能真正提速,内线不提速,后卫线速度再快,在节奏掌控上也得时刻留心“内线速度”,由此容易导致整体上难以提速。因此,国家队重建应打破慢速度下的平衡态,建立整体提速后的内外线新和谐,只有这样中国男篮才会有实质性的进步。
2.2 强度篮球视野下的发展——打造强度篮球的对抗身体
世界篮球原来分为欧洲的力量派和美洲的速度派,如今这两大派别正在迅速融合。欧洲人在力量的基础上增加了速度,而美洲人在速度的优势中增加了力量,速度与力量的结合铸就了现代篮球对抗的基石。对抗能力一直是中国男篮的软肋。改变这种现状,需要从两方面做起:一是确立强度篮球的对抗意识,现代竞技篮球,随着对身体接触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判罚尺度的改变,篮球场上的对抗已愈发激烈。比赛不仅有身体对抗、技术对抗,还需要心智对抗,全方位、高强度的对抗在赛场上全面展开。由于文化习性与认识滞后,我国许多运动员对身体对抗的认识还停留在“不允许有身体接触”的阶段,持有一种“谁用力挤、靠、推我,就是与我过不去”的陈旧思想,甚至视贴身紧逼、干扰球,伺机抢、打、断球为挑衅,在国内外赛场上引发事端。为此,国家队要注重培养运动员的对抗意识,尤其要让运动员在复杂、猛烈的对抗中养成每球必争、每分必夺的好胜性格和不惧强手、不服明星的好战精神[16]。应对世界强队,新一届中国男篮不能再有软习性,要树立起强硬的风格。只有敢于对抗,才能适应对抗、赢得对抗。同时,CBA联赛裁判员对身体接触的判罚尺度也要与国际接轨,以此促进和鼓励合理的身体接触,不断强化我国运动员的对抗意识。二是打造强度篮球的良好的身体形态和超强的运动素质是身体对抗的物质基础和保证。“打铁还得自身硬”,如果身体条件与身体素质达不到限制对手的要求,每逢双方发生身体接触,吃亏的必定是瘦弱的一方,这是“硬”道理。新一届国家队球员要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必须同步得到改善,需要多在健身房练习,增加力量,这样才能增强场上对抗力,增加侵略性。
2.3 团队篮球视野下的发展—力求各位置均衡发展,践行团队篮球
篮球比赛,虽然明星队员是一支球队的重要实力体现,在势均力敌的比赛中,可以更多地起到决定比赛胜负的作用。显然,依靠一己之力在多数情况下是行不通的,赢球更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激活每一个火力点。因此,单核心战术应该放弃,备战过程中应重在提升以个人能力为基础的整体实力,这方面中国男篮要做出以下改变:一补强后卫线,力求各位置均衡发展。中国队对控卫的角色定位是组织进攻,不在意甚至不要求后卫得分。为此,提升我国后卫线的实力:一要改变培养理念。组织后卫的培养不应受制于“组织”二字,现代优秀组织后卫数字化标记是“20+10”,进攻中组织后卫是传球、助攻还是得分,由自己掌控,处理球合理就行[17]。同时学会冷静指挥整支队伍的同时,更合理地掌控投篮、突破的时机,保持侵略性。这些能力的提高,将缩小我国后卫线与世界强队的差距,逐步实现各位置的均衡发展。二要淡化球星作用,践行团队篮球。近几届国际大赛,中国男篮都过于依赖个别球星打球,事实上无论是国际赛场还是NBA赛场,依靠个别球星(特别是依靠内线)的个人能力,要想取得好名次都是不可能的。强队之所以称之为强队,关键在于平衡。现代世界大赛,欧美强队都有多名球星,整体实力强大,中国男篮参与这种水平的国际性大赛,以“单核”应对“团队”显然势单力薄,偶有一胜也是涉险过关。为此,国家队重建必须淡化球星作用,践行团队篮球。放弃“单核”建队,以前遇到的问题是“不依靠姚明靠谁?”现在的问题可能是“不依靠易建联靠谁?”笔者认为,明星战术只能是中国队多种战术打法的选择之一,是球合理运转的结果,明星战术及个人作用的凸现,应在比赛的特定时候使用,这样才有战术的突然性和奇效性。不围绕明星队员或没有明星队员的战术打法才是备战的重点,有了这样的准备,对手应对不力时,球星发挥大作用,赢球自在情理之中。因此,中国男篮应该顺应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变化,更新观念,打造团队,这是中国男篮复兴的必然选择。在整体打法上,处理好易建联相对突出的个人能力与全队的关系,理想的做法是用好易建联,但不要再有“易核心”,这既是教训,也是中国男篮走向强大的需要。
2.4 模糊篮球视野下的发展——提升3号位球员的攻防能力
模糊篮球的发展,三号位的变化无疑是最大的。美国媒体认为现在是小前锋大时代,优秀小前锋的技术和身体能胜任多个位置,也能凭借大块头拼内线。相对于上世纪80年代,彼时的小前锋更接近于功能单一的得分手,无法在其他方面有更多的贡献。之后小前锋对进攻的串联和球队的掌控展现出全面化的风采,皮蓬在90年代为小前锋赋予了全新的定义,全能逐渐成为3号位的标签。位置模糊的三号位,通常是身材高大化的后卫或技术全面化的前锋,他们全面多能,是外线攻防的核心[18]。在进攻方面可以利用精准的投篮、犀利的突破、熟练准确的传球给对手带来麻烦;在防守方面可以利用身高优势限制对方后卫队员,还可以利用脚步的灵活性去更好地防守对方的前锋队员。用最好的三号位防对手外线得分的箭头人物,已是国际大赛上各国国家队的趋同性战术,尤其在后卫队员对位防守处于明显弱势时,重要的改变和弥补方法就是让“锋卫摇摆人”充当防守尖兵。目前世界上两位最好的三号位球员是勒布朗·詹姆斯和凯文·杜兰特,他们都可以从一号位打到四号位。姚明说:“勒布朗是现代篮球的极致,在未来,篮球的趋势将是更多像勒布朗这样多面手的球员”。2012年伦敦奥运会篮球决赛,詹姆斯不但可以很好地掌握进攻节奏,还可以在低位防守保罗-加索尔这样的大个内线球员。八分之一决赛时,他甚至打出了11分、14篮板和12助攻的数据。综合他的全能表现,詹姆斯被认为是奥运赛场上有史以来最全面的人。总的来说,三号位位置模糊球员使教练员在用人上更加灵活,阵容配备也更富有弹性和攻击力。现在强队流行的“一大四小”打法,“四小”的变化主要是在小前锋身上做文章。伦敦奥运会夺冠的美国队,采用“一大四小”配置时,“四小”的平均高度约为2.02 m,确切地说现代篮球“一大四小”提法应该叫“一大四中”更合适,即“四小”的真实高度不是一般后卫线(1.90m左右)的高度,而是小前锋的平均高度,同时要有较好的身体对抗能力。“一大四小”打法的出现并趋于流行,阵容配置上以大换“小”,不是简单地以速度换高度,实际上是对小前锋的作用更为倚重。否则,进攻时“一大四小”打法可以更快速、更流畅,但由攻转守后可能解决不了防守上的难题。2016年奥运备战时,中国队进行大量“一大四小”的打法演练,到了比赛时不敢用、不能用,主要是“四小”的技术不全面,得分能力不强,身体强壮度不够,对抗起来比较吃亏。美国队“一大四小”战术打得风生水起,是小前锋位置上聚集着詹姆斯、杜兰特、安东尼一群身体强壮、能力超强的球员。其阵容配置已经无限接近莱利预言:“未来每支球队都会由五个身高2米出头的球员在场上,他们能抢篮板、能得分、能突破、能传球,每个人都能做好每件事。到那一天,篮球场上将再没有位置之分”[21]。中国男篮要融入世界篮球的发展潮流,不但要跟上位置模糊化的发展趋势,而且要着力提升3号位球员的位置模糊能力。上世纪90年代中国男篮能够连续2次获得世界大赛第8名,最引以为傲的就是火力超强的锋线群,如今备战2019年男篮世界杯,锋线仍然是新一届国家队的主要依靠力量。时光过去20年,锋线不再是单一的得分手,与时俱进地提高锋线球员的位置模糊能力,是新一届国家队再创辉煌的关键,锋线优先强大了,中国男篮复兴的梦想就有可能提前实现。
3 结语
世界篮球运动发展趋势是引领世界篮球发展的风向标,篮球运动水平落后国家追赶世界篮球强国的发展步划,必须关注世界篮球运动发展动态和最新趋势。站在21世纪以来8次世界大赛的时间跨度上观察,世界篮球运动发展最显著的趋势是速度篮球、强度篮球、团队篮球和模糊篮球,这些趋势正主导着世界篮球运动发展的方向,实践上对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的发展最具指导意义。